17 中国石拱桥10.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250424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 中国石拱桥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7 中国石拱桥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7 中国石拱桥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7 中国石拱桥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7 中国石拱桥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 中国石拱桥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 中国石拱桥10.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人教学设计课题名称:中国石拱桥姓名李欢工作单位盐池县第五中学年级学科八年级语文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 中国石拱桥,它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光辉成就。作者选取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我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着重说明我国石拱桥不但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而且在设计、施工上的伟大创造和高超的技术水平,从而歌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从全文的结构来看,这篇文章采用了有总述有分说的方法:先概括说明石拱桥的外形、结构和功用;接着,用例证说明和特征说明的方法,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分别说明它们的独特构造和高度艺术水平;最后又综述解放后我国桥梁

2、事业,尤其是石拱桥的新发展,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教学目标由了解作者,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过渡到对说明文的学习从而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经历了小学六年和中学一年的莽撞之后,思想开始发展成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成长。有些事情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的满足,追求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这就造成他们在性格上既有活跃的一面,也有内敛的一面。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着用一套较宽松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以饱满的热情全面参与到课堂学习

3、之中去。四、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首先多媒体展示人民大会堂照片)教师介绍:在1959年“首都十大建筑”的建设中,他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30年代,由他主持设计并建造了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主建设的钱塘江大桥,50年代他又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跨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出示钱塘江大桥及武汉长江大桥的图片),他是谁?茅以升作者介绍: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桥梁专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学生观看图片并听教师介绍。激发学生兴趣,并在此过程中对作者有所了解。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自读课文,圈画文中重点生字词进行学习交流。字词正音:洨河 饮涧 张鷟2、 画

4、出文中对石拱桥总特点描述的语句。3、回顾说明文有关知识。用思维导图对说明文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圈画学习重点字词并交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提炼信息。学生把握有关说明文的知识,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培养学生自学及对信息的提炼能力。课前用对比阅读的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说明文与记叙文等文体的不同之处,再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的文体特点而不是教师强行灌输。三、新授1、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中国石拱桥具有哪些特点?请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加以说明。(1)请学生阅读4、5自然段,根据文章内容,小组合作画出赵州桥结构示意图,并归纳赵州桥的特点,看看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其特点。(2)

5、阅读6、7自然段,看看卢沟桥又有那些特点。(3) 提问:抗日战争的起始时间和全面抗战的时间。2、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又为我们总结了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以及新时期桥梁事业的发展。原因有哪些?新时期桥梁事业又取得了哪些发展?补充拓展:东海大桥、珠港澳大桥,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由此拓展:哪些方面还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 引导学生把握本文说明顺序。(4)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学生阅读课文,画出示意图,归纳赵州桥特点。(请一位同学上台展示)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提炼总结。学生回答明确学生阅读最后两自然段明确并从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体会。文

6、中找出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句子加以品析。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锻炼学生对信息的提炼和概括能力,并在画图的过程中直观的感受赵州桥的特点。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并引出卢沟桥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通过学生概括原因,教师补充拓展,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感受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把握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感受作者严谨的科学精神。四、练笔把握说明文特征,选取对象,写一则简短说明文。 学生通过本文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 通过练笔,考察学生对说明文的掌握程度。五、作业布置 查阅陈寿儒夜宿卢沟观晓月,对比两者在写法上的不同。 学生对比、总结。 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将说明文和其他文体再次进行区别。教学反思:说明文是学生不太熟悉的一种新文体,内容一般又比较枯燥无味。不像记叙文,有生动的情节、感人的故事、鲜明的人物形象,能深深地吸引学生。为了让学生能喜欢阅读说明文,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颇费了一番心思。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在说明赵州桥特点的时候让他们用示意图的形式来理解,并用图片加以直观感受。在整堂课上我没有强行灌输说明文知识,而是逐步引导,有了这个基础,才有可能完成深入阅读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