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2495589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做小试验,初步体验量的守恒。 2、懂得做试验后获得的结果才是正确的结果。 3、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地进展试验。 活动预备: 1、阅历预备:幼儿有从杯中倒水的阅历。 2、物质预备:教具:一粗一细两个杯子,里面分别装有不同水位的水。 3、学具:粗细不同的杯子若干(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其中粗杯子里盛有兰色的水,细杯子里盛有红色的水),粗细不同空杯子若干(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活动过程: 一、哪个多哪个少? 教师(出示粗细不同的杯子):这两个杯子一样吗?哪儿不一样? 引导幼儿发觉杯子有粗有细。 教师:杯子里面有什么?你觉得杯子里的水一样多吗?哪

2、个多哪个少呢?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 鼓舞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思索试验方法 教师: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你猜得对不对呢? 鼓舞幼儿思索,并提出建议。师幼归纳多种方法,并引导幼儿分析这些方法中哪些可行,哪些方法有难度,现在没方法做。鼓舞幼儿发觉借助空的第三只杯子可以了解两杯水是否一样多。 三、幼儿操作活动 两位幼儿共同做试验,一人拿一杯水,然后再取一个空杯子。先猜猜两杯水是否一样多,谁多谁少,然后再试验。 教师观看指导,了解幼儿的试验方法。 如,方法一:一幼儿先将自己杯子中的水倒入空杯中,做一个标记后把水倒回去。另一个幼儿幼儿再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比拟水位与标记的凹凸: 方法二:一

3、幼儿在自己杯子的水位处作标记,然后把水倒入空杯中,另一个幼儿将自己杯中水倒入做标记的杯子中,比拟水位与标记的凹凸。 方法三:假如幼儿取的空杯与其中某幼儿的一个杯子一样大小,则可以让另一幼儿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两杯水放在一起直接比拟水位的凹凸 提示幼儿试验时留意渐渐倒入,不要将水泼出来。同时要将杯中水全部倒完。 四、我们的试验结果。 请幼儿介绍试验的结果,引导幼儿发觉,光用眼睛看,结果不肯定正确,要通过试验才能知道正确的结果。 中班科学教案:会变的颜色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试验,从而知道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初步培育幼儿的奇怪心和观看力量。 2、体验探究活动

4、的乐趣。 二、活动预备: 1、黄色的水若干,红、黄、蓝三色颜料。 2、演示记录卡和操作记录卡若干。 3、操作图若干,透亮塑料纸若干,调色卡人手一份。 4、毛笔若干,抹布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设置悬念,以变魔术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看,这是一瓶什么颜色的水呢?(黄色) 今日,教师来当回魔术师,来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 请小朋友认真看魔术师要开头变魔术喽!我们一起喊一、二、三!(教师摇摆瓶子) 黄色的水变成什么颜色的水了呢? 2、自由争论: 师:谁知道魔术师是怎样把黄色的水变成绿色的水的?请大家相互争论一下,然后告知教师! 3、自由探究 毕竟参加了什么颜色的宝宝了呢?请每位小朋友也来

5、当回魔术师:你们看教师帮你们请来了红色宝宝、黄色宝宝、蓝色宝宝三种颜色宝宝,请你们选择其中的一种颜色宝宝把瓶子里的黄色宝宝变成绿色宝宝? 谁变出了绿色宝宝?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变出来的?(幼儿答复) 总结:我们现在一起来试一试,然后用记录卡把它记录下来。 (出示大的示范调色卡教师边讲解边调色,并出示记录卡进展记录) 4、探究操作 师:咦!刚刚有的小朋友还变出了什么颜色?(熟悉橙色) 师:那又是怎么变出来的呢?先不要说出来,教师为小朋友预备了调色卡,请小朋友试一试,怎样可以变出橙色?再把它记录下来。(幼儿调色并记录) 教师总结:请幼儿说一说,教师出示大记录卡边讲解边示范。 5、引导幼儿发觉并记录

6、蓝色宝宝和红色宝宝也想手拉手,那它们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请你们自由选择一种材料试一试,可以用瓶子,也可以用调色卡,还可以用透亮的塑料纸重叠起来看看,然后把你们的发觉用记录卡记录下来!(幼儿自由选材操作并记录) 变出了什么?请你把你的记录卡讲给大家听听。 教师总结:出示大记录卡进展记录。 6、操作嬉戏:变色眼镜 师:小动物们听说小朋友学会了一样本事,所以想考考你们,瞧!小猴戴上蓝色的.眼镜看黄色的香蕉会变什么颜色了呢?小狗戴上红色的眼镜看蓝色的蓝莓会变什么颜色了呢?小猫戴上黄色的眼镜看红色的苹果会变什么颜色了呢?(边说边出示大操作纸)请个别幼儿讲解。 四、延长活动: 小动物们要回家了,我们赶快到

7、教室去用会变的颜色做一条彩色的围巾送给它们吧!(陈皆佳)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奇异的玻璃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水2 一、活动背景 水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熟识的、喜爱的东西,我就抓住这一教育契机,留意创设操作环境,供应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去发觉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是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究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在尝试活动中,了解水的特性。 2、能认真观看,乐于尝试,懂得爱护水。 (二)活动预备: 1、两个金鱼缸(一缸水内有一条金鱼,一缸米内有塑料彩球),一玻璃杯清水,每组一份菊花精、白糖、盐、沙、石子

8、、红豆。 2、人手一只塑料小篮、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半玻璃杯清水、一条毛巾。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导入课题 (1)出示一杯清水 师:瞧,今日我给大家请来了好朋友水。它的隐秘可多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水的隐秘。 (2)幼儿猜猜水里、米里有什么。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金鱼缸,一个缸内装水,一个缸内装米,你们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吗? 幼:有的说水里有条金鱼;有的说水里有条金鱼在游来游去。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有的说一看就知道;有的说透过水看到的。 师:看看米里有什么? 幼:有的说只有米;有的说什么也没有;有的说看不出。 教师从米里拿出塑料彩球。 小结:水是无色透亮的,能观

9、察水里的物体;米不透亮,看不见里面的。 (评:以探究隐秘引出课题,萌发幼儿的奇怪心,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以详细形象的猜一猜活动,让幼儿自己感受水是透亮的。) 2、幼儿进展尝试操作。 (1)盛水活动 师:教师给小朋友预备了有洞的小容器、塑料袋、小篮、请你们选一样来盛水,看看会怎样? 幼A:小容器里的水跑到了盆里。 幼B:篮子放到盆里时篮子里有水,拎起篮子水没了。 幼C:塑料袋里的水流到盆里了,盛不住。 小结:水会流淌。 (评:供应材料,幼儿在自己的尝试操作中感知水会流淌,教师准时确定幼儿的结论,使幼儿有了胜利的体验,为下一尝试活动奠定了根底。) (2)溶解试验 师:请小朋友从桌上的白糖、

10、盐、菊花精中取几样东西放入你的清水中,再轻轻搅拌,看一看,你会发觉什么? 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认真观看水的颜色及实物在水中的变化。 建议幼儿相互沟通试验结果。 师:谁来告知大家试验中,你发觉了什么? 幼A:糖、盐放在水中没有了,沙子沉到了杯底。 幼B:菊花精放在水中,搅一搅后没有了,水变成了淡黄色,小石子还在水中。 幼C:糖、盐、菊花精放在水中都没了,水变颜色了,沙子、红豆、石子都在水里。 师:小朋友观看得可真认真。 小结:糖、盐菊花精放入水中不见了,这几样东西被水溶解了。 师: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东西能被水溶解。 幼:有的说果珍,有的说阿华田,有的说味精,有的说化肥,有的说感

11、冒冲剂。 (评:供应多种材料,引让幼儿尝试操作,并引导幼儿自己观看、比拟,叙述自己的发觉。既为幼儿间的互动供应了时机,又使幼儿的主动活动得到了充分表达,熬炼了幼儿的语言力量,也理解了溶解的含义。让幼儿运用已有阅历,培育幼儿制造性思维。) 3、引导幼儿爱护水 师:水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也是小金鱼的家,看小金鱼在清水中游得多欢呀。可我们常常在电视看到一些河水发黑、发臭,鱼儿都死了,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所以我们怎样爱护水呢? 幼A:不把脏东西丢进河里。 幼B:工厂里污水不能放到河里。 幼C:看到河里有垃圾把它捞上来。 幼D:让治污水的叔叔把水变洁净。 师:小朋友的方法可真多,好了,现在我们把刚刚水杯

12、里的水倒到水桶里,可千万不能乱倒呀。 (评:教师适当引导,使幼儿了解水污染的危害,激发幼儿爱护水,增加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评价: 本次活动新奇、好玩。幼儿从以往“教师示范,幼儿学样”的旧教学模式中摆脱了出来,真正成为科学活动的仆人。我为幼儿供应多种材料,幼儿进展了两次主动探究尝试活动,熟悉了水会流淌,有的东西在水中会被溶解。在活动中我没有进展一手包办,而是强调让幼儿直接操作材料,去观看、去发觉、去思索,满意了幼儿的奇怪、探究、盼望尝试的欲望,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培育了动手力量,进展了直观思维力量。同时在活动中师生感情融洽,幼儿专注投入,为幼儿积极参加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根底,又由于我对每个幼儿的尝试活动都赐予确定、鼓舞,使幼儿体验到胜利的喜悦。最终一个环节又增加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在这一活动中,我得到许多启发: 一、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擅长观看,擅长捕获教育契机,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着手,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 二、幼儿尝试精神的潜能是存在的,在设计活动时,应考虑到幼儿制造思维的进展,这样孩子们就能得到充分发扬创新精神,熬炼实践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