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与巴西练习t__Word_文档(1).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2480240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拉丁美洲与巴西练习t__Word_文档(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拉丁美洲与巴西练习t__Word_文档(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拉丁美洲与巴西练习t__Word_文档(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拉丁美洲与巴西练习t__Word_文档(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拉丁美洲与巴西练习t__Word_文档(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拉丁美洲与巴西练习t__Word_文档(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拉丁美洲与巴西练习t__Word_文档(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拉丁美洲巴西练习一、单项选择1.下列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A.煤、铁资源丰富 B.7月,热带草原区降水量大C.咖啡和粮食出口量很大 D.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巴西东南部2.墨西哥高原和安第斯山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为板块挤压而成 B.均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而成 C.均为断裂抬升而成 D.均为古老的山地高原3.当我国大部分地区盛行冬季风时,巴西高原的季节和昼夜情况是A.正值旱季,昼长夜短 B.正值雨季,昼短夜长C.正值雨季,昼长夜短 D.正值旱季,昼短夜长读“某大陆沿南回归线地形刹面示意图”,回答第4-5题。4.图中山脉A的成因是 A.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张裂而形成 B.由美洲板

2、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而形成 C.由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张裂而形成 D.由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而形成5.一轮船从E沿岸的港口出发前往印度的孟买,走最短航线需经 A.巴拿马运河 B.麦哲伦海峡 C.好望角 D.苏伊士运河6.读“南美洲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判断正确的是 A.这是南美洲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 B.处等温线密集的主要原因是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C.处等温线向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冬季大陆冷却快 D.处等温线向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受巴西暖流的影响7.位于拉丁美洲的世界著名渔场和成因是 A.秘鲁渔场上升流 C.北海道渔场暖流和寒流交汇 B.北海渔场上升流 D.纽芬兰渔场暖流和寒流交汇8.拉丁美洲主要的石

3、油生产国有 A.巴西和阿根廷 B.委内瑞拉和墨西哥 C.美国和墨西哥 D.墨西哥和阿根廷读下图,回答9-11题。9、图中甲、乙两山脉分别是A落基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B安第斯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C横断山脉、大兴安岭D大分水岭、大兴安岭10、有关图示两山脉附近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山脉都处于板块碰撞地带B甲山脉西坡降水量大于东坡,乙山脉东坡降水量大于西坡C甲、乙两山脉的西侧都有地中海气候分布D甲、乙两山脉以东的河流汛期均出现在510月11、有关、两地所在国家的正确叙述是A两国最大的城市均是本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B两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C地所在国家的畜牧业以出口羊毛而著名D地所在国农

4、业专业化水平很高读右图回答下列12-13题。12关于图示国家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居民多为西班牙人的后裔B乙地自然环境优越,人口密度大C该国是南美洲唯一的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DM城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城市13M城建城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政治B交通C宗教D资源图4为某区域等高线图,回答14-15题。14关于图4 中的西海岸地区地理特征描述正确 的是A有暖流经过B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附近C常年受西南风影响D沿岸地貌轮廓破碎,不利于渔业发展15关于图中山脉东西两侧水系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流域面积东部小、西部大B河床坡度东部缓、西部陡C流量季节变化东部小、西部大D东侧为内流河,西侧为外流河读

5、中美洲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完成16-17题。16甲、乙两地相隔不远,但降水差异大,其主要原因是A甲处于信风背风坡,降水少;乙处于迎风坡,降水多B.甲处于赤道低气压控制区,降水多;乙处于信风带,降水少C甲沿岸有寒流通过,降水少;乙处有暖流影响,降水多D甲处于西风迎风坡,降水多;乙处于背风坡,降水少17中美洲是世界上香蕉的主要产地,导致其香蕉产量大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A农业技术水平高 B以香蕉为主要食物 C高温多雨的气候 D临近美国,市场需求量大右图中的线段表示一段经线,线段上的数据为纬度,MN以及PQ 之间均为海洋,NP之间为陆地。据此回答1821题18N点所在地区附近A有寒流经过 B有世界性大渔

6、场分布 C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D是河口地区19该地区的最大河流,其水文特征是A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 B含沙量大C冰期较短 D流量小,通航里程长20、该段经线所在的国家,其城市化特征为 A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 B起步早,城市化水平低 C起步晚,二战后城市化发展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 D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人口聚集于城市21该段经线所在国家为解决能源矿产短缺的问题,以地产某农产品为原料研制汽车能源,该农产品是A长绒绵 B甘蔗 C木材 D油棕近年来,巴西农业突飞猛进,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牛肉、家禽、大豆、糖、咖啡和橙汁出口国。读巴西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回答22-23题。22图中a、b、c

7、、d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正确的是Aa商品谷物农业、b种植园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原始迁移农业Ba种植园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商品谷物农业、d原始迁移农业C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原始迁移农业、d种植园农业D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种植园农业、d原始迁移农业23巴西农业迅速发展可能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是A热带雨林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B水土流失和土壤肥力下降C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 D土地沙漠化和土壤盐碱化下图所示为南美洲(局部)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回答24-25题: 24影响图中等温线数值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洋流C纬度 D海陆

8、位置25图中20等温线东部地区农业生产的方式是A水稻栽培 B玉米种植C小麦种植 D牧场下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MN的实际距离约为OR的一半,据此,完成2627题。26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A甲区域的实际范围是乙的四分之一B在乙区域,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时,白昼时间增长C甲区域等温线的分布,7月较1月稀疏D乙区域的气温年较差比甲区域大27M、H两地所在国家A铁、煤、石油、水能、森林等资源丰富B光热充足、耕地比重大,有利于农业的发展C最大的工业基地均位于其国土西部D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读下图沿南北半球分界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28-29题。28下图中与剖面图b

9、、g两地气候对应的点是 A B C D29a、b两地的陆地自然带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是因为 Aa受暖洋流的影响,b受寒流的影响 Ba地位盆地地形,b地位高原地形 Ca地获得的太阳辐射少b地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Da受赤道低压的影响,b 终年受信风的控制30. 读下图,下列关于甲河、乙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河的流量比甲河丰富B甲河的流域面积比乙河大C甲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乙河的汛期出现在春季D甲河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乙河水流平缓,航运便利二、综合题31.下图表示南美洲部分地区气温及降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大陆东西两侧沿海10等温线经过地区的降水量分别为 。说明造成A地降水量偏低

10、的主要原因。(2)说明南回归线附近大陆两岸年均温差异的形成原因。(3)位于潘帕斯草原的B地1月月均温19.8, 7月月均温8.5,年降水量912mm。简述B地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因素。3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2)B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包括(按自北而南顺序) 、 和 。(3)A图、B图所示都是狭长型的临海国家,导致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当P1地盛行西南风时,P2地的气候特点是 ,流经P2地的主要洋流是 。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冬季a地比同纬度内陆地区温度 ,说明其原因。(2)与a地气候类型相符的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在下图中的代号是

11、 ,并简述其原因。(3)b海区是世界著名的 渔场,说明该渔场形成的自然原因。35.读下面两个国家轮廓图,在图上填国名和首都名称,并回答下列问题。(1)两国共同的资源是 ,两国工业生产的共同特点是 。(2)A国主要经济作物是 、 、 ;B国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是 、 、 、 。(3)A国最大城市是 ,最大海港是 。B国两个主要港口是 、 。(4)B国的热带经济作物和A国的茶叶种植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36.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及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1)图中的A是 河;B是 高原;C是 山脉。(2)A河支流的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 地形的接触带上。(3)A河流域的气候类型是 ,从位置、地形、气压、风向、洋流等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是: 。(4)A河航运条件及形成原因是 。(5)与A河纬度相近的另一大洲上的一条大河是 。简要分析它在流向(总的趋向)、流量、水能、航运条件等方面与A河的差异: 。37.读下图,回答:(1)a区域的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