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绘画常识.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2472994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绘画常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近现代绘画常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近现代绘画常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绘画常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绘画常识.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近现代绘画简史岭南画派十九世纪后期第一个地方性画派:(二)居岭南(三)杰四(关山月 黎雄才 杨善深 赵少昂)二居指的是居巢和居廉岭南三杰“岭南画派”以留学日本的广东人高剑父、高奇峰兄弟以及陈树人为著,世称“岭南三杰”。他们的作品中融入海外技法,即水墨中掺入水彩、水粉画的粉质颜料,在不吸水的矾纸上作画,使画面色彩鲜艳亮丽,借此表现岭南阳光充足的亚热带自然风光,有“新国画派”之称。高剑父(1879 -1951), 中国近现代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作品多用水墨渲染,用笔泼辣,时作没骨法,除树石局部略用线条外,天色、水光和云雾都以水墨渲染,墨卷波涛,笔缩云烟,深浅远近,诗意盎然。

2、作画很少用中国画线条,而是用色彩和水墨的渲染来表现形象和质感。 黎雄才(1910-2001),中国现代中国画家。1910年5月15日生于广东省肇庆市。父亲黎廷俊擅长绘画,使黎雄才自幼受到艺术的熏陶。黎雄才是当代画坛的重要画家,也是岭南画派最有影响的传人之一。擅长巨幅山水,精于花鸟草虫,画作气势浑厚,自具风貌。他的山水画青绿山水特点鲜明,评论界将它命名为“黎家山水”。赵少昂(1905-1998)字叔仪,原籍广东番禺。赵少昂擅花鸟、走兽, 继承岭南画派的传统,主张革新中国画。他的画能融汇古今,并汲取外国绘画的表现形式,同时又注重师法造化。作品笔墨简练、生动,形神兼备,深受人们的欢迎。海上画派(海派

3、) “海上画派”的主要画家有赵之谦、“四任”(任熊、任薰、任颐、任预)、虚谷、吴昌硕等。赵之谦的作品,善于将篆隶书法功力融入画面,风格浑朴秀劲,花卉设色浓艳,宏伟富丽,以象征吉祥。赵之谦(1829年1884年),中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汉族,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伪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赵之谦的篆刻成就巨大,对后世影响深远。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都从他处受惠良多。任伯年(1840-1896)名颐,浙江山阴人,故画面署款多写山阴任颐。儿时随父学画,十四岁到上海,在扇庄当学徒,后以卖画为生。所画题材,极为广泛,人物、花鸟、山水、走兽无不精妙。他的画用笔用墨,丰富多变,构

4、图新巧,创造了一种清新流畅的独特风格,在正统派外别树一帜。“四任”中以任颐(字伯年)最著,他善于画人物、花鸟,所作受陈洪受影响,略作夸张,线纹坚劲凝练;而又吸收民间设色技法,色彩明丽。任颐好民间故事、历史人物入画,如钟馗、凫荷图、风尘三侠、吕布与貂禅等,雅俗共赏。吴昌硕(1844-1927),浙江省安吉县人,是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为“后海派”中的代表,是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与虚谷、蒲华、任伯年齐名的“清末海派四杰”。吴昌硕也以书法、篆刻入画,作品金石味浓郁,风格沉着雄肆。他除花卉外,兼长人物、山水,画面题诗文以吐泄豪情,既使意境丰富。吴昌硕治印也很出名,他是杭州“西泠印社”的

5、创始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海上画坛之翘楚有“三吴一冯”之称,即吴湖帆、吴待秋、吴华源、冯超然四位画家。他们在当时之所以受此推崇,享誉海上,盖得力于画艺、学养以及不可忽视的社会地位。吴湖帆(18941968)初名翼燕,后更多万,又名倩、倩庵,字遹骏,东庄,别署丑簃,书画署名湖帆。江苏苏州人。擅长中国画。历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美术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浙江美术学院国画教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一位重要的画家,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的意义其实已远超出他作为一名山水画家的意义。近现代书画四大家齐白石 (1864一1957),湖南湘潭人。精写意花鸟,尤

6、工水墨虾、蟹、鱼、蛙,从徐渭、八大、吴昌硕等人笔墨中汲取技法,又长期观察自然景动物,所作着墨不多,概括生动,设色墨彩相融,质朴天真,活泼多趣。山水构图奇肆,治印古朴,蔚然成家。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金奖。黄宾虹(1865-1955),生于浙江金华,安徽歙县人。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他主张画家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求修养之高”,又认为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丽,对祖国大好河山充满了热爱之情。他重自然气韵,开创了“黑、密、厚、重”的

7、独特画风,元气淋漓,草木华滋。黄宾虹擅长用浓淡不同的墨彩、反复勾画点染,而呈现层次丰富、意境深邃的景象,初看似苍茫一片,细看自然生动,乱而不乱,意境无穷。潘天寿(1866-1971),浙江宁海人。擅诗书画印,山水、花鸟,人物兼长,画风受八大、石涛影响,而又自具雄肆奇倔的面目,线条坚定粗犷有力,构图出人意表,体现刚强不屈的豪迈民族性格,变文人画柔雅为沉雄、坚毅,有撼人的力量和强烈的现代意识。晚年擅指画,巨幅鸿篇,册页小品,皆风姿独具。曾任国立艺专、浙江美术学院(皆为中国美术学院前身)院长,全国美协副主席。1958年获苏联莫斯科美术研究院名誉院士。著中国绘画史等。京津画派京津画派应该是指民国时期以

8、金城、周肇祥所领导的“中国画学研究会”为核心的、有着传统主义倾向的京津画家群(以北京为中心,影响波及天津)。涵盖中国画学研究会、湖社。这些画家重视临摹,强调学习古代传统特别是宋代传统。比起重视元以来文人写意传统的“南宗”画家,相对更看重工笔和以功力见长的北派传统。京津画派的画家,北京以金城、溥儒、陈少梅、徐操、王雪涛、于非闇,天津以刘奎龄为代表。不是所有居京的或与有北京有密切联系的画家都属于京津画派。金城(18781926)字巩北,一字拱北,号北楼,又号藕湖,浙江吴兴人。幼即嗜画,兼工书法、篆刻及古文辞。留学英国铿司大学习法律。毕业归国,道经美、法诸邦,考察法制兼及美术。任上海会审公廨襄谳委员

9、,旋改京曹,赴美充英国监狱改良会代表。民国成立,任众议院议员,国务院秘书,筹设古物陈列所。工画山水、花卉,精於摹古。溥心畬(1896-1963)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畬,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满族,为清恭亲王奕之孙。曾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书法,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留洋派徐悲鸿(1895年-1953年),江苏宜兴人。早年赴日本和法国游学,1927年归国。历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擅长人物、动物、花卉等。主张学习素描,讲究造型之严谨、结构之精确、整体感之强烈,并认为应吸收西画优秀技法,

10、丰富中国绘画的创作。所画人物、动物,笔墨放纵,形神兼备,往往还寓以热爱祖国、嫉恶如仇的情感。林风眠(1900年-1991年),广东梅县人。少年时以芥子园画谱习画,后留法,研习西画。归国后,1928年被蔡元培派赴杭州,创立“国立艺术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任首任校长。他艺通中西,对中西的审美情趣皆有深刻的领悟,以调和中西复兴中国艺术为己任。长于人物、花鸟、山水,所作富有韵味,且通俗易懂,他的孤鹭、秋雁、水汀、美女(插图152)等水墨画,设色浑化自如,浓艳处多加积色和复色,清雅处纯净透明,厚而不浊,淡而不薄,光影色彩自然柔和,具有诗一般的美感,和盎然的生命力。晚年定居香港,弟子遍及海内外。傅抱石(

11、1904年-1965年),江西新喻人。曾受徐悲鸿器重,推荐赴日留学,归国后任教于国立艺专(今中国美术学院)、南京中央大学美术系。善绘山水、人物、工意兼具。山雨图轴写山雨流泉,树石草亭,皆以,线描或细挺,或秀柔,面部具体,衣着姿式泼墨写意,尤擅长历史人物,既有晋、唐古雅之风,又有现代浪漫气质,如九歌图.湘君。山水泼墨淋漓,或如风雨交加,或如烟云流布,大气磅礴,神奇莫测,颇为生动。笔墨酣畅纵横,有“抱石皴”之誉。晚年任南京师范学院艺术系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著有石涛上人年谱等。张大千(18991983年),他是四川内江人,年青时游学日本,后归隐四川青城山,潜心于石涛、八大及董源、巨然、王蒙等古典风

12、格,又赴敦煌临摹壁画,技艺大进。中年达到可与古人争雄竞胜的水平。1949年出国,云游美洲、欧洲等地,视野扩及世界,学养雄厚,终于自出机杼,所作以泼墨泼彩呈现出苍浑渊穆的面目,用抽象表现主义开拓了中国画的新领域。 张大千于山水、人物、花鸟、鞍马无所不精,工意兼具,勤奋创作,乐此不疲,且于历代宫廷画、文人画、民间画以及西洋画皆有汲取,取精用宏,晚年由传统派画家而成为融和西法的变革派画家。作品早、中、晚年风格不同,但都以浓郁的东方情调而被受世人瞩目。1956年他与毕加索在欧洲相识,被画坛称为“东方的毕加索”。晚年病逝于台北“摩耶精舍”。吴作人(1908-1997 ),安徽泾县人。年青时受徐悲鸿帮助,

13、赴欧留学。归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艺术系、国立艺专。善于溶会中西技艺,所作骆驼、牦牛等,构图简洁,造型生动,有清新、洗练、柔和、秀美的特点,水墨色彩变化微妙,格调高雅,耐人寻味。历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长安画派长安画派的创始人赵望云、石鲁,其成员还有方济众、何海霞等人。大胆走向生活,大量写生创作,给当时较为死沉的中国画注入了新感觉。形成陕北风味特殊画风。石鲁(1919-1982) 原名冯亚衡, 四川仁寿人。 擅长中 国画、版画。生活赋予石鲁创作的素材,生活也赋予石鲁感受型笔墨的基本思想。在谈到中国画的笔墨时,生活基础深厚的石鲁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传统的笔墨技法是源,是模仿的对象,要认真学习。任何笔墨都不能离开传统,但不能局限于传统,新金陵画派傅抱石、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老一辈艺术家创立。在建国初提倡写生,多以江南山水为表现内容,作品大多雄伟而秀丽,极具江南山水特色。钱松喦(18991985),钱松喦的作品,章法构图变化多端,色彩运用大胆独特,个人风格显著明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