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风云人物.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246885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导体风云人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半导体风云人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半导体风云人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半导体风云人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半导体风云人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半导体风云人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导体风云人物.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大同博士, 展讯通信公司(SpreadTrum Communication)首席技术官,公司创始人之一。他十多年来一直在美国硅谷及国内从事集成电路新技术开发及高科技创业,并取得了多项成果。1995年, 陈大同博士1995年在硅谷共同创办了OmniVision Technology 公司, 任技术副总裁. 他领导技术团队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颗单芯片彩色CMOS图像传感器, 从而引发了一场新技术更替和产业革命. 目前,CMOS图像传感器已全面取代CCD传感器, 在拍照手机,数码相机,及监控系统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OmniVision于2000年在美国NASDAQ成功上市. 多年来, 它一直占

2、据着全球技术及市场领先地位,2001年,陈大同博士在上海和硅谷又共同创办了展讯通信公司。他带领技术团队于2003年自主研发成功全球首颗GSM/GPRS单片多媒体手机核心芯片; 2004年,又研发出了世界首颗TD-SCDMA(3G)手机核心芯片. 这些芯片以高集成度,创新的软硬件结构,及优化的电路设计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并获得了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展讯公司以这些创新产品迅速打开了国内外市场, 并于2007年6月在美国NASDAQ成功上市.陈大同博士在清华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在美国伊利诺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先后从事过博士后研究. 截止到2006年底,陈大同博士共获得34项美国及

3、欧洲专利的正式授权,另有16项专利在受理之中.陈大同博士还荣获2006年全国发明创业特等奖,并同时被授予当代发明家称号.他现任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并入选成为世界科教文组织专家组成员.Datong Chen is now the Venture Partner of Northern Light Venture Capital. Datong joined Northern Light in 2005. He brings with him over 20 years of technical and managerial experience in semiconductors and c

4、ommunication. He is the co-founder and CTO of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Inc., a China/ Silicon Valley company which develops IC chipset for 2.5G and 3G cellular phone systems. He is also the Co-Founder of OmniVision Tech (NASDAQ:OVTI), which is a leading provider of SMOS image sensors. Datong worked

5、 for National Semiconductor from 1992 to 1995 and holds more than 20 patents. He received a BSEE, MSEE and PhD, EE from Tsinghua University. Hes also served as a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nd Stanford University.北极光创投:创业者打造的VC机构 在海外创业成功后选择回国创建一个创业投资平台,邓锋、柯严和他们的北极光值得关注。20

6、05年10月,NetScreen创始人邓锋悄然回国,在北京创立北极光创投并开始在中国内地进行投资。也正是VC这个新的身份,使邓锋为更多的中国人所熟知。与他一起再次创业的,是NetScreen的另一位创始人、邓锋在清华大学时的同学柯严。当然,与美国硅谷的商业和创业环境相比,国内有很大的不同,“初来乍到”的邓锋并不能马上适应。至于各种场合频繁的应酬活动,更是让他一时应接不暇。“国内一些VC甚至成了电视明星。”这种情况让邓锋感到惊讶。而今迈步从头越不过,北极光创投筹备创立时,遇到的困难远不止这些。和一些在国内工作过很长时间的VC相比,长达15年之久的美国工作学习经历此时甚至已经变成了邓锋的劣势。“可

7、能人家只需要找项目。”邓锋说,“但我要完成四项工作:建立自己的关系网络、组建团队、募集资金、寻找项目。”在1997年创办NetScreen之前的近5年时间,邓锋在英特尔工作,柯严在思科公司。2004年4月卖掉NetScreen后,创立一个创业投资机构并不是邓锋的首选意向:邓锋跟柯严此前并没有专业的投资背景。“起初我想用一半时间做天使投资人,其余时间在国内做一个智库,利用自己在美国的资源优势,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43岁的邓锋认为,如果人生可以分成两个阶段:赚钱和制造影响力,那么自己正处于第二个阶段的起点。但是,如果国内没有一个平台,“谁会知道邓锋是谁”?2005年10月底北极光创投成

8、立后,由于不熟悉中国本土的市场环境,邓锋和柯严并没有马上开始募集基金,而是自己出钱在当年12月成立了一个小规模的“基金”,“Greylock和NEA也投了点钱进来,还有我的好朋友朱敏”。朱敏在杭州创立的赛伯乐孵化器里,邓锋也占有不到1%的股份。2006年初,邓锋和柯严开始游走于美国老牌LP的办公室。2006年5月,他们募集完成了规模为1.21亿美元的NLVCI(北极光创投基金I)。NLVCI投资周期预期为3年左右,整个基金的周期则是常见的10(+2)年(其中的两年作为展期)。“融资过程中我们碰到的惟一问题是很多LP都想进来。”按照IDGVC合伙人章苏阳的说法,有业绩的VC募集资金的时候并不一定

9、比没有业绩的人容易,因为“双方互相熟悉很重要”。清一色创业者创办北极光之前,邓锋在美国硅谷和中国都有“非常多”的个人投资。“比如中文在线、神州亿品。”展讯通信在北极光创投基金成立前,也是邓锋个人的投资项目之一。柯严目前常驻硅谷,负责一些跨区域平台的项目投资,“比如市场主要在美国的中国公司。”北极光创投面前,有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投资理念、有相对稳定核心团队的“本土老牌VC”如IDGVC、鼎晖投资、赛富。在国内几乎所有新近成立的创投机构都在招兵买马的情势下,入行不久的北极光团队明显势单力薄。尽管成立之初,北极光除邓锋和柯严外还有陈大同和曹英伟两人。陈大同是展讯及Omnivision Technol

10、ogies(纳斯达克:OVTI)创始人,加入北极光后出任其高级顾问。Linksys公司创始人、现任思科高级副总裁的曹英伟则出任北极光创投的投资合伙人(Venture Partner)一职。2006年8月,掌上灵通原CEO杨镭加盟北极光创投担任其顾问一职。不过,直至投资9家公司后,北极光才迎来了其“第三个”普通合伙人(General Partner)周树华。作为新浪前副总裁,周树华很长时间内都在从事企业电子商务和信息化方面的工作,离职前主要负责新浪爱问搜索引擎。2006年11月,周树华的加入结束了邓锋在国内单打独斗的局面。在提及周树华时,邓锋特意强调周树华的“本土特征”没有国外工作和学习的经历,

11、但对国内的企业市场非常了解。在2005年底邓锋回国“建立自己的关系网络”时两人相识,出于对“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创业投资平台”的认可,周树华接受了邓锋的邀请。巧合的是,2006年4月,新浪创始人之一的林欣禾(新浪前COO)也离开新浪正式加盟DCM出任普通合伙人一职。邓锋、柯严、陈大同、曹英伟、杨镭,以及刚刚加入的周树华,这个几乎清一色创业者出身的团队,也成为北极光区别于其他创投最显著的地方。NEA伴侣?基金募集完成后8个月的时间里,加上之前邓锋个人投资的展讯通信(北极光创投基金成立后,邓锋把个人投资的资金按照“不赚钱”的原则“平移”到北极光创投基金)共投资了9家企业,其中3家由柯严负责。柯严负

12、责的3家公司总部在中国内地,但其产品主要面对国外(以美国为主)市场。邓锋负责的包括红孩子、百合网、连连科技在内的6家企业中,北极光拥有其中5家公司的董事席位。目前投资的9家公司中,北极光和NEA在其中的4家企业里都是合作伙伴。“实际上我们的合作伙伴并不固定。”邓锋解释说,“挑选合作伙伴的标准是能给被投资企业带来最多的资源和帮助。除NEA外,我们和其他VC也有合作。”一般而言,北极光创投用于一家企业的前期投资为300万美元500万美元。“目前北极光在单一企业上的最小投资额仅为几十万美元。”而其战略合作伙伴NEA对单一扩张期企业的投资额为1000万美元3000万美元。由于投资规模的限制,北极光创投

13、的投资对象几乎全部是处在早期发展阶段的创业企业。在其目前投资的9家公司中,北极光有7次都是在第一轮的时候进入的。北极光和NEA合作投资的红孩子,是邓锋常挂在嘴边的企业。红孩子依靠母婴健康产品销售起家,两轮融资后开始向“家庭购物平台”转型。目前红孩子在国内7个城市开设分点,日销售量最高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两轮投资后北极光创投和NEA几乎占有相同的股份。实际上,NEA也是北极光创投基金I的一个有限合伙人(Limited Partner)。“我们都有很好的关系。”邓锋说,“包括红衫资本、KPCB在内,大家都是很好的朋友。他们带给我做VC的经验,我提供中国市场的资讯。”NetScreen成立之初,红

14、杉资本曾连续对其进行过投资,甚至最早准备在中国排兵布阵的时候,红杉资本还曾经找到邓锋探讨过合作的可能性。“我那时还没想进入创投行业。”在后来准备做创投的时候,邓锋选择了创建独立的品牌。在邓锋负责的6个项目中,展讯通信很可能成为继珠海炬力后,北极光创投的第二个上市案例。这家从事芯片设计和研发的公司,2003年的销售额仅为300万美元左右,2006年预计“销售额将达到10亿元人民币”。高速的成长使展讯把上市排上了日程表。目前展讯内部正在筹备相关的文件,“召开董事会已经不再按照常规三个月的周期,每月一次甚至更加频繁”。NEA中国区首席代表蒋晓冬说,NEA在展讯的投资已经接近3000万美元,展讯也很可

15、能成为NEA全球投资组合中第158家上市的企业。再过三五年由于人手方面的限制,目前北极光选择的企业基本集中在北京、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和广东地区。当然,北极光也不排除二三级城市一些好的创业企业。“比如我们也投资了成都的一家企业。”邓锋还表示,二三级城市可能是VC淘金的下一个阵地。除了传统上VC关注的TMT(通讯、媒体、技术)领域外,北极光创投的目光主要瞄准了现代服务业和“在技术方面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不过,在基金创立的初期,北极光的投资方向并没有严格的限制。“因为很多行业都有可能出现高速成长的企业。”“能否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关键要看三五年后能否找到自己擅长的行业。”这是邓锋在考察世界顶级VC后,自己总结出的结论:NEA有40%左右的资金都用于健康产业方面的投资,单单医院方面的投资项目就多达40余家,NEA因此成为了健康产业方面最权威的VC。2006年初,北极光给LP们展示的PPT文件中,第一页有三句话:培育世界级的企业;培养世界级的企业家;成为中国一流的VC。也正是带着这种理念,身怀创业基因的邓锋们开始了在中国创投市场上的耕耘。“再过三五年的时间,中国本土VC各自的优劣势自然会有初步的显现。”中关村群英谱:陈大同和而不同天下大同 2006年03月20日 15:51陈大同,1955年4月出生,北京人。1977年考入清华,获半导体物理专业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毕业后留任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