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中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2440608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太原市中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西省太原市中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西省太原市中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西省太原市中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西省太原市中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太原市中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太原市中考语文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语文试题一、口语交际(本大题含2个小题,共6分) 1、学生小宇喜欢流行歌曲的原因是_ 和_ ; 老师对学生听流行歌曲的态度是_ 。(3分) 2、假如你是小宇,想要回被没收的3(音乐播放器),你会怎么跟妈妈说呢?(3分)_ 二、语言积累和运用(本大题含8个小题,共25分) 运用积累完成35题。第6题请仿照画线句子的形式,在横线上写一句话。 3、情思是诗。我们品味“无可奈何花落去,_ ,小园香径独徘徊” 的落寞惆怅;也感受“_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怦 然心动。(2分) 4、情怀是诗。陆龟蒙歌咏凌波独立的白莲,“无情有恨何人觉?_ ”; 杜甫高歌至死不悔的理想

2、,“_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分) 5、情结是诗。龚自珍用“_ ,化作春泥更护花”吟唱凄风无情、落 花有意的生命之歌;李商隐用“ _,_ ”倾诉思念 不尽、泪水难干的绕指柔肠。(3分) 6、情谊是诗。“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高适送别董大时真诚的劝慰;_。(3分) 班里举办名著阅读成果展示活动,请你热心帮助大家解决7-10题中的问题。(15分) 7、第一小组举办小报展览,请帮他们审稿。 写出拼音替代的字,并给加点字注音。(3分) 走进 典,走进名著。我们与鲁迅一同聆听藤野先生的教诲;与唐僧师徒一同在艰 难的路途中跋涉;与汤姆.索亚一同在黑暗的山洞里体验成长- jng_ 典 教诲

3、 _ 跋涉_ 在原句上改正下面两个病句。(2分) 阅读名著开拓了我的视野,也提高了我的写作。 我们只要了解了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内涵。 8、第二小组准备把同学们平时写的读书笔记汇编成专刊我与名著。请为这本专刊设计三个结构相同的栏目名称。(力求有创意)(4分) 栏目一 _栏目二 _栏目三 _ 9、第三小组组织了“我最喜爱的名著人物”评选活动。请帮他们完成下面这块展览板。(3分) 人物:林 冲 出处:水浒传 人物小传: _ 10、请帮第四小组设计一种活动,并介绍其中最有特色的环节。(活动形式要与以上三个小组的不同)(3分) 活动形式:_ 特色环节: _ 三、阅读(本大题含12个小

4、题,共40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 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 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 之怅然。 注 道州:今湖南省道

5、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 敧:倾斜。嵌:张开。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置州:设置州郡。 1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 ;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1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以其境过清 清: 南流数十步 南: 不可名状 名: 1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1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分) 阅读说明文,完成15-18题(14分)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 建筑的木结构体系

6、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 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地域色彩风格。 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点。房屋的主体部分,也即可以经常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朱红色的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

7、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的。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色彩就使建筑物变得活泼,富有生趣。例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建筑,红色的门窗,蓝绿色的房檐,再配以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如同京剧舞台上的戏装,华丽而生动。而它们的下面又往往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和栏杆,秋冬之际,在华北平原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这样的色彩效果显得无比动人。同样,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

8、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这种色调在比较炎热的南方的夏天里使人产生一种清凉感,不像强烈的颜色容易令人烦躁。 当然,我国古建筑的色彩的运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格调外,随着民族和地区的不同,也有一些差别。 15、阅读本文,说说我国古代北方和南方建筑色彩的风格有什么不同。(2分) 16、文章举北京故宫和天坛的例子有什么作用?(3分) 17、结合语境,说说文章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4分)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句中的“之一”能否删掉,为什么? “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

9、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句中的“悦目”若换成“明显”,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18、我国的民俗文化(如秧歌、锣鼓、舞龙、春联、翦纸等)在色彩的运用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请抓住特征介绍其中的一种,并用生动的语言说明它的色彩美。(不少于80字)(5分) 阅读散文,完成19-22题(14分) 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 秋日里,我从遥远的大山往公路边扛木头,一截黑乎乎的用来做拐棍的干枯杨木桩,被我顺手捎回,插在了院子内的土堆上。 之后,我很快便把它忘掉了。只有母亲,偶尔会把一个湿筐子或一块刚洗出的旧布挂在它上面晾晒,它干裂皱巴的躯体因而浸上了一层湿漉漉的水渍。 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惊奇地发现,这

10、截木桩的到来,使院子里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院子里只有一棵小枣树,孤零零的。风刮来时,是一种寡不敌众很无奈且软弱无力的声音,听了,总叫人感到沮丧。现在不一样了,有天晚上,当尖利的吼叫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时,我还以为是凶猛的野兽呢。仔细辨听,才知是从杨木桩上发出的声音。它不像枣树那样弯腰曲膝,总想尽力摆脱风的肆虐,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风再推给别人,结果是被风撕扯得披头散发,没有了往日的形状。杨木桩不慌不乱,静立在那里迎接风的挑战,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它让风从身边溜过,又吸收着风,让风进入自己的毛孔,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它们是朋友而不是仇敌。 杨木桩使得落在院子里的雨也仿佛有了灵性。多数情况下,雨会在院

11、子的东西两边布出疏密不同的两种雨幕,每回西边的杨木桩被淋得直往下流水,东边的小枣树却干渴得蔫巴巴的没一点儿精神。母亲心疼小枣树,细心地用木棍围住它,给它浇水,还多次想在杨木桩旁为小枣树再造一个新居,因怕把枣树挪死,才终未为其迁址。 大雪天,小枣树裹着棉絮,被冰雪盖得严严的,几乎看不见任何枝梢。而杨木桩却光溜溜、水亮亮的,冰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从不积存。一样的雪,一样的严冬,却是是两种情景。是风有意所为,还是枣树和杨木桩内部的原因?困惑中的我总涌起太多说不清的神秘猜测。 无风无雨的的天气,我总能听出一种声音。这声音隐约而清晰,细微而执著,愈来愈深,就像是一个人在奋力行走;一会儿翻山,一会儿趟河,

12、一会儿在清风丽日下奔跑,一会儿又走在烟雨迷蒙的山间小径-开始的时候,我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产生了误听。后来,无意中,当我的目光触到杨木桩上那几片嫩黄的叶芽,那饱胀着绿色汁液的肌体时,我似乎也看到那早已扎牢结实得再也拔不出来的根须,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由一截枯木桩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之间,是一种怎样的生命行走啊。固然是我捡拾了它,但如果它自己就此停止生命的脚步,树便永远只能成为一个虚幻的影子了。 小枣树依旧灰黑着,山风把它的枝梢摧折得七零八落,我轻轻地拍了拍它的枝干。此时,它还在沉睡,在被动地等待着季节的到来,看不出它对未来有什么特别的的打算。这是许多生命共有的选择,是它们共同的生命方式,似乎也不应苛责,毕竟,成长太惨烈,抗争太艰难了。 无喜无忧的杨木桩,静静地指向天空,指向天幕上一颗很明亮的星。我双手搂着它,如同在抚摸一个冬天的童话。 19、感知内容。说说文章是怎样从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