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资本的流通过程.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2439102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资本的流通过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四章资本的流通过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四章资本的流通过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四章资本的流通过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章资本的流通过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资本的流通过程.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l 对产业资本循环分析可看出: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阶段和产业资本采取相应的职能形式: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采取相应的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2.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l 三个阶段的公式及符号代表: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公式WG符号意义G:货币W:商品A:劳动力Pm:生产资料P:表示生产过程W:表示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W:表示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G:货币特点在GW阶段,货币资本首先执行着货币的职能,它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购买了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生产阶段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它在资本循环中是决定性的阶段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既是这一次资本

2、循环的终点,又是下一次资本循环的起点l 一般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GA。l 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是流通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统一。l 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1.三种循环形式:(1)货币资本循环:(GG);(2)生产资本循环:(PP);(3)商品资本循环:(WW);2.产业循环三种形式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同时又各有自己的片面性,必须把这种三种循环方式统一起来进行考察。l 货币资本循环的片面性:1.剩余价值(m)在流通中产生的;2.货币本身具有增殖能力。l 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1.产业资本必须保持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2.产业资本必须保持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即在时间

3、上的继起性;3.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和在时间上的继起性,是相互联系和互为条件的:(1)并存性是继起性的前提;(2)并存性是继起性的结果。l 资本周转:1.就是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2.把资本循环作为一个连续不断地周期性运动过程来考察。l 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两者都是资本流通的形式;2.区别:资本循环资本周转重点考察产业资本一次循环运动过程重点考察资本不断连续循环运动的速度问题揭示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揭示资本周转的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l 资本的周转时间:资本的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的总和。l 一年内资本周转次数的计算公式: ;n:周转次数;U:年这个时间单

4、位;u:一年内周转的时间。l 资本的周转速度、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的关系:1.资本的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2.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成正比。l 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生产时间流通时间定义是指资本停留在生产领域内的时间是指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内的时间种类分为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分为购买时间和商品销售时间l 非劳动时间分为:1.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2.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3.停工时间。l 影响流通时间的主要因素:1.商品的需求状况;2.生产企业距市场的远近;3.交通和信息条件等。l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1.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2.生产资本的构成。l 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

5、根据:1.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价值周转方式不同;2.是针对生产领域的生产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作出的。l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是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它的价值是按照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经过多次生产过程才实现其价值的全部周转是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劳动对象的物质要素在每次生产过程中被全部消费掉,它的价值也一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出售一次收回;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价值与劳动对象一样,也是一次全部投入生产过程,并随着商品的销售一次全部周转回来l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根本不同:1.两种划分的根据不同

6、;2.两种划分的内容不同;3.两种划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资本劳动资料l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区别:1.价值转移方式不同;2.周转时间不同;3.价值回收方式和期限不同;4.物质更新不同。生产资本劳动对象不变资本l 产业资本的构成:流动资本劳动力可变资本产业资本流通资本货币资本商品资本l 从资本的物质要素来看:1.固定资本是不变资本的一部分;2.可变资本是流动资本的一部分;3.流动资本包括可变资本和一部分的不变资本。l 原材料属于:1.劳动对象;2.不变资本;3.流动资本。l 固定资本的磨损:有形磨损(物质磨损)无形磨损(精神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以及自然力的作用而造成的损耗由于生产技

7、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l 引起无形磨损的原因:1.由于生产方法改进和劳动资料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引起的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2.由于出现新技术和新发明引起的原有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l 固定资本无形磨损的起因:科学技术生产率的提高。l 加速折旧:在现实生产经营中,为了避免无形磨损造成的损失,经常采取加速折旧的办法。l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指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l 计算预付资本一年中总周转次数的公式:预付资本一年中的总周转次数=(一年中固定资本周转价值总额+一年中流动资本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额。l 计算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需要的因素:1.一年中固定资本周转价值总额;2.一年中流

8、动资本周转价值总额;3.预付资本总额。l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1.与固定资本的比重成反比;2.与流动资本的比重成正比;3.与固定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l 生产资本的构成对预付资本总周转的影响:1.是受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之间的比例的影响:固定资本要多年才周转一次,周转额很小;流动资本一年内周转多次,周转额很大;所以,在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各自周转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固定资本比重越大,预付资本总周转越慢,反之,则相反;2.是受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各自周转速度的影响:如果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不变,那么,它们各自的周转速度越快,则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也越快。l 加速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1.提高

9、年剩余价值量:(1)一定数量的可变资本实际发挥作用增大;(2)固定资本的投资效益提高;(3)预付资本量的节省;2.提高年剩余价值率。l 加快资本周转速度的意义:1.避免或减少固定资本无形磨损;2.节省预付资本量;3.提高年剩余价值量;4.提高年剩余价值率。l 年剩余价值量的公式和符号表示:1.公式:M=mvn;2.符号表示:M:年剩余价值量;m:剩余价值率;v预付可变资本;n流动资本周转次数。l 年剩余价值率的定义和公式:1.定义: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2.公式:M= 。l 年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率不同:年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二者所表示的涵义不同表示预付可变资本

10、在一年中的增殖程度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二者的数量通常也不相等年剩余价值率通常要高于剩余价值率,只有n=1时,年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率(m)l 社会总资本(总社会资本):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l 社会总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共同之处:1.从运动的内容看:都要达到价值增殖的目的;2.从运动的形式看:都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并完成各自的循环;3.从运动的过程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l 社会总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区别:社会总资本运动单个资本运动生产消费、个人消费、资本流通、一般商品流通生产消费、资本流通l 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考

11、察社会资本运动必须以社会总的商品资本即社会总产品为出发点。l 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为单位)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l 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考察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l 社会总产品的补偿:价值补偿实物补偿如何通过全部商品的出售,用以补偿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价值转化为货币形式以后,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产品,重新购买到所需要补偿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l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l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

12、的核心问题的原因:1.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正常运动的基础;2.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是维持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条件。l 社会总产品的构成:1.从实物形态来看:(1)生产资料;(2)消费资料;2.从价值形态来看:(1)不变资本(c);(2)可变资本(v);(3)剩余价值(m)。l 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第二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用符号表示用符号表示l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的两个基本原理:1.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2.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c、v和m三部分构成;是考察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前提。l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几点必要的假设:1.假设是纯粹的

13、资本主义经济;2.假设不变资本价值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3.假设全部商品都按价值出售,商品的价格与价值一致;4.假设没有对外经济关系;5.假设剩余价值率为100%。l 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基本条件:(v+m)=c,表示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第一部类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同第二部类向第一部类提供的生活,二者在价值上必须相等;2.(c+v+m)= c+c,表明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应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保持相等关系;3.(c+v+m)=(v+m)+(v+m),表示第二部类生产的生活资料,应与两大部类工人与资本家的消费基金保持相等关系

14、。l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1.(c+v+m)c+c,即(v+m)c;2.(c+v+m)=(v+m/x)+(v+m/x),即(c+m-m/x)=(v+m/x),m/x表示剩余价值中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的部分。l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说明:1.条件:(1)(vv+m/x)=(c+c);(2)(c+vm)= (c+c)+(c+c);(3)(c+vm)(vv+m/x)+(vv+m/x);2.说明:第一部类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规模,决定第二部类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规模;第二部类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又对第一部类的扩大再生产起制约作用;只有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社会资本的扩大

15、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l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是列宁在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l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因:1.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为断提高的条件下,必然要求第一部类的生产更快地增长;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以后,转化为不变资本的比重必然越来越大,转化为可变资本的比重越来越小;社会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长,必然快于对劳动力及对生活资料需求的增长,其结果是促进第一部类的更快增长;2.由于第一部类的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通常要高于第二部类,这就要求第一部类中为本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要快于为第二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l 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产生的原因:1.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2.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的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的生产;3.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的生产。l 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的特点及体现:1.特点:(1)不等于重工业优先增长;(2)不意味着第一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