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的语文教育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2413976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时代下的语文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互联网+”时代下的语文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互联网+”时代下的语文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互联网+”时代下的语文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互联网+”时代下的语文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互联网+”时代下的语文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时代下的语文教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互联网+”时代下的语文教育“互联网+”时代来临,在这个迅速变革的时代,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我们这些每天需要面对十几岁青春期的学生的中学教师该如何作为?必须要指出的是:教师不学习,就会跟不上学生的发展。由于,我们是数字时代的移民,目前的孩子是喝着移动互联网的水长大的,血液里有移动互联网的基因。将来我们怎么做,五年,十年,甚至三十年之后的教和学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变得更好玩,还是更累?学校和教师起着什么作用?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这些 问题目前没有答案,也很难得出答案。 但我觉得:互联网颠覆不了教育,但是它已经变化了教师们的教学方式。例如,目前所有学校的电子白板,教师们徐徐习惯了用上课运用课件

2、辅助教学,并成为了习惯。在我们身上还会存在一种现象:在“互联网+”时代,诸多时候学生就是我们的教师,我们有问题搞不明白,学生几分钟就能弄清晰。“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更加包容,爱好课堂更加突出,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爱好。教师和学生的界线也在模糊。一、 “互联网+”时代语文教学的困惑。 当下学校语文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人们都不满意,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教育部基本教育研究中心曾发布中国义务教育检测质量报告,在语文、数学、科学和思 品四门学科的比较中,语文的合格率最低,其中有近3%学生的语文 成绩处在基本合格水平。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当下语文学时数是1963年的一半,效果与63 年相比,却没有明显不同

3、。这就阐明语文课多上、少上甚至不上,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多大关系。尚有一项调查说,在某地中学生 门课程抽 样调查中,学生最不喜欢上的是语文课!教师配备最多、学生用时最多、国家最注重的母语学科,贯彻在课堂教学上竟是如此成果,实在让人匪夷所思。二、 “互联网”时代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冲击。 语文新课标规定:“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将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措施的互相交叉、渗入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然而,现代先进文化、技术给语文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现代先进文化、 技

4、术、如电影、电视剧、漫画等形象文化产品,这些产品的文化形式十分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看起来有趣、省力,大多数学生对这些时髦的玩意儿趋之若鹫,在上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乐其不疲。这些形象文化对开拓学生视野,结识人生也有某些作用,但缺少互动,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缺少对人的第二信号系统的训练,久而久之,形成了对文学作品爱好阙如的问题,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要差。 此外,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当中的应用,也产生了某些悲观影响。随着电脑的普及,孩子们徐徐习惯于电脑打字。上海曾对 11所中学1 名初高中学生的 写字进行了一次调查,成果近九成中学生表达自己写字难看,有的孩子说:“我不想成为书法家,写字过得

5、去就可以了,后来电脑普及了,谁还用笔写东西。” 这时候,谁还记得当年吕叔湘先生特别提出过联系写字的重要性呢?其实,语文课的内容,除了体现某个时间、人物、情节外,往往有深刻的内涵,有些内容 要通过教师的点拨,细细体会,不是用几张图画或卡通就能理解透彻的,这时 运用信息技术就限制了学生的思考力,而目前尚有某些网站,教学生补费脑子就 写作文,这对学生危害很大,不仅补能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并且破坏她们的 写作能力,这不是培养人才,而是培养懒汉。三、 “互联网+”时代如何“生成”语文课堂。 新课程原则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问题,提出要加强语文课程与其她课程以 及生活相联系,增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动和协

6、调发展。这里语文素养内涵即 “字词 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提高学生 的语文素养,必然要着眼于以上几种方面,但只要学生有任何一方面的不是,就会把她它纳入“缺少语文素养”的范畴。在实践中,又有许多体现,即把许多非语文的东西纳入语文教学的范畴,可见语文教学承当着无法承当的重任。 事实上,语文课的学习不能替代其她课的学习,“什么知识都可以通过语文来学习”的观 念是错误的。那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如何“生成”语文课堂? (一)、课前有效预习。 教师在课前按照不同的学生布置说话的题目,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观测、思考、体验,做好说话准备。避免学生说话时产生慌张、畏惧心

7、理。 一方面,这些题目学生可以从网络上获取答案,但是,一定要鼓励学生对从网 络上收集来的答案进行必要的加工、整合。 次,说话时,教师要尽量发明宽松、平等、和谐的说话氛围。让不同层面的学生能感受到“我能行”。 第二,教师要特别注重胆怯在众人面前说话的学生,一般是她们想说什么就 说什么。她们说话时教师和说话能力强的学生都要以信任的目光鼓励她们,“你能行”。 第三,说话能力强的学生,教师要规定她们按照题目,说得生动、鲜明有条 理。只要坚持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 (二)、课上实现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析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合适的分层教学。然后,教

8、师本着“面向全体、突出主题”的原则,采用“启 发 式”、 “情境式”、 “探究问题式”等教学方式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 目的是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上,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手段(flash动画、音乐、图画等),牢记不能 只停留在画面的新鲜好看,以视觉刺激学生眼球的层面,也不能只停留在欣赏美 景音 乐的层面,教师在设计现代化教学手段与语文学科整合学时,也应当做到 教师有效引导、适时点拨,以学生自主学习、摸索新问题为主,进行“点拨创新”的课堂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状况,设计出不同层面的学生教学方案,组织教学。例如,学生在学习同一篇课文时,“学

9、困生”一般选择内容短小、 浅显的段落让她们自学,教师在旁辅导。设计“自主性”练习时,答案一般在原文中能精确找出,提高她们的阅读爱好。训练一段时间后,再逐渐加深,与“一般生”同步走。 阅读能力强的学生,选择难度稍微大的段落让她们自学,设计“自 主性”练习时,重点放在培养她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上。 (三)、设立活动课、选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 2世纪是一种信息万变的时代,仅靠课本上的知识是没有措施教好学生的。 考虑到目前整个社会都很注重信息产业的现状,许多报刊、杂志以及电视节目上 均有报导,并且学生很想理解计算机发展的某些最新动态,理解某些网络知识,理解某些新的软件。 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每周让学生推选一位“文学小博士”,让其收集本周的 社会新态,结合语文课本的有关知识,讲讲自己的心得、体会,同人们一同分享信息技 术与语文学科有机整合的快乐。这样不仅激发起学生学习文本知识的爱好,并且使全班同窗一同理解身边的社会发展动态,“与时俱进”便不再是一句标语,而是真正贯彻到实处,增进学生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效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