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4万吨硝基还原复合微生物肥料厂建设建议书.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2411566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4万吨硝基还原复合微生物肥料厂建设建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年产4万吨硝基还原复合微生物肥料厂建设建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年产4万吨硝基还原复合微生物肥料厂建设建议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年产4万吨硝基还原复合微生物肥料厂建设建议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年产4万吨硝基还原复合微生物肥料厂建设建议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4万吨硝基还原复合微生物肥料厂建设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4万吨硝基还原复合微生物肥料厂建设建议书.doc(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万吨/年硝基还原复合微生物(生态安全工程)肥料厂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建设年产四万吨硝基还原复合微生物(生态安全工程)肥料厂可研报告二、附件1 单位成本三、附件2 利润分析四、附件3 设备预算五、附件4 土建预算六、附件5 定员编制七、附件6 开办费八、附件7 实验室设备九、环境保护十 、证明材料微生物生态安全工程产业的首个标志性产品年产4万吨硝基还原复合微生物(生态安全工程)肥料项目可研报告一、实施本项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什么人类社会快速发展总要以牺牲生态安全为代价?为什么当前北京实现了绿色奥运承诺,癌症、婴儿畸形发病率却分别以每年20%和40%的速度爆发性增长?对此应如何认识?如何解决

2、?因为人类社会是高度文明的动物生态,农业所从事的种、养殖业仅发展了动、植物两极生态产业,而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由动物、植物、微生物三极生态系统构成,其中植物是天然的生产者,动物是天然的消费者和建设者,微生物是天然的分解者和转化者。三极生态系统构成相互依存、供需平衡的呼吸链和食物链平衡发展,才能使能源营养物质在三度空间(地上、地表和地下)环境中的三极生态系统间进入良性循环,没有严重的资源浪费、污染和病害问题,三极生态系统可友好相处持续发展。21世纪人类科学将进入生物科技的新世纪,由此可知在此之前的科技发展则是长期处于数理化阶段,迄今数理化一方面极大的促进了工业化发展,一方面也给人灌输了头疼医头、脚

3、疼医脚形式逻辑思维定式的传统科技观念,在此基础上人类社会所建立的现代工业化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都是根据人类生存的直接需要,直接围绕加速发展动、植物两极生态产业(即农林、畜牧、工业与城乡建设)而建立的,而微生物生态安全工程产业至今在现代工业化的产业结构布局中尚属空白。因此工业化产业结构存在严重缺陷,违背了“动物、植物、微生物三极生态系统应平衡发展,能源营养物质才能供需平衡、良性循环”这一自然辩证法的客观规律,和生态科学发展观即生态安全观。使三极生态产业生产力发展严重失衡,造成自然环境中的三极生态系统发展严重失衡,能源营养物质无法在地上、地表和地下,三度空间环境中的三级生态系统间进入良性循环。

4、使得社会工、农业的高速发展,实际只是动植物两极生态产业,在脱离利用有益微生物分解转化有害污染物质作用下的畸形发展,必然导致资源浪费引发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动植物与人类病害、加剧三农问题。在此情况下即便人们抱着高涨的科技热情发展:“高效农业”实际上却不高效,作物对化肥同化利用率只有20%,80%被浪费,使农业投入巨大、浪费巨大、污染巨大、危害巨大、效益低下;“精准农业”不精准,测土施肥得按作物需养量5倍施肥,才能保证作物得到一份正常的养分;“绿色农业”不绿色,绿色设施农业大棚菜光合作用比室外差1.5倍,使得硝酸盐含量是室外种植的2-3倍;“有机农业”不有机,在高温堆肥的二次翻捣冷却过程中,由有机

5、氮腐熟产生的铵,又会被硝化细菌氧化成硝酸盐,使有机食品大棚菜硝酸盐含量依然无法达到安全限量标准;“现代农业”不现代,工厂化水培和无土栽培,为防止水质变臭必须直接使用硝态氮肥,直接造成水体和食品硝酸盐污染;“生物农业”杂菌多,目前市场上众多的国内外生物肥,均采用百年前小农经济作坊式堆积发酵工艺生产,杂菌数高30%、有效菌低2000万个/克,无法达到国家菌肥标准实为有机肥。近年因堆肥发酵杂菌问题引发的疫情严重如:美国的毒菠菜事件、海南香蕉镰刀霉菌、广东甘橘炭疽菌、安徽儿童手足口病等。“生态养殖”不生态,畜牧业推广以掺化肥调整炭氮比来替代粮食、以掺抗生素来防病,制作成的秸秆饲料、铵化饲料,是导致畜牧

6、业爆发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猪流感等的诱因;“环保产业”不环保,用焚烧、填埋和机械瀑气法处理地表垃圾、污水中发臭的有机氮、氨态氮污染,实际只能最终加速使其氧化成硝酸盐造成地下水二次污染。“科学发展”不科学,虽然当前各行业都在按本行业的科技观念科学发展,但为何还要用实际不绿色、不有机、不环保的技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环保产业等?这是由于在动、植物两极生态产业结构的经济发展方式下(即生产和生活方式),各生产行业新技术、新概念的现实社会生产力都无法使能源营养物质进入良性的生态循环,只能进入恶性循环,极大束缚了当前高效、绿色、有机、环保等产业新概念的生产力发展。因此虽然北京实施了多年上述绿

7、奥工程项目,实现了“使天变蓝、地变绿、水变清”的绿奥承诺,但实际只是局部性、阶段性的解决了地表的环境卫生问题,却加速给地下水和农作物根际环境造成了硝酸盐二次污染。硝酸盐,是微生物的诱导剂,摄入人体会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亚硝酸可使人体细胞核酸碱基氧化脱胺,并与胺结合成亚硝胺逆转录病毒,使人体细胞基因变异、染色体变异,是导致人类癌症、婴儿畸形、脑瘫、白血病、甲亢等发病率激增,病毒病、病菌病变异变种使动、植物与人类疫情频发的诱因。在和平时期维护生态安全是国家的首要责任,然而至今微生物生态安全工程产业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均处于空白,甚至在生物学词典中还暂时找不到这个词汇。这是因为全封闭无杂

8、菌的液、固二项好(厌)氧连续发酵工艺设备系统始终处于市场空白,由于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没有新型工业化装备的技术支撑,新兴的工业化产业就无法建立,因此使目前对于培养固态、活体微生物制品的生产力水平,只能停留在传统的液体罐式发酵、固体堆积发酵、或常温、常压罐式发酵阶段,制作的微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生态修复剂等,直接投放到开放的环境中时极易与杂菌和不利因素产生拮抗,使产品性能不稳定、效果不显著,微生物固定技术始终不成熟倍受市场冷落。而通过从目前较成熟的液体罐式发酵工艺生产的灭活微生物制剂中,提取有用酶制剂开发生物医药,在人、畜体内的稳定环境下使用效果显著、性能稳定,一直被各国政府视为生物工

9、程的高科技而高度重视。然而正如畜牧业长期往鸡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诱发了禽流感,往猪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又诱发了猪流感,说明按照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传统科技观念,单靠发展高科技生物医药(即生物化学酶制剂,实际是一种为追求高效率而需要不断打破生态平衡的高技术)并不能从根本上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因此这不是以生产固态活体微生物制品、构建微生物生态安全屏障,为功能目的的微生物生态基础建设产业,而是以生产生物化学酶制剂、灭活微生物为功能目的的高技术产业,只有两产业平衡发展才能全面维护生态安全。否则继续如此发展下去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出现羊流感、牛流感、马流感等等。二、本项目开创了微生物生态安全工程产业的基础理

10、论与应用技术、系列产品与工艺设备系统全面完整的科学与技术支撑体系硝酸盐面源污染问题是每个已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国家,都正在面临的重大世界难题。如何根本解决这一世界难题?北京绿奥科技有限公司专家经20年自主研发,在世界上首先从理论上提出:只有在当前树立科学发展观应首先树立起三极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生态安全观,尽快支持科技企业创建我国的微生物生物生态安全工程产业体系,构筑起第二道即地下的微生物生态安全屏障,转变传统的动、植物两极生态产业结构畸形发展、物质恶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方式,为完善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三极生态产业结构平衡发展、物质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方式,才能解放生产力维护三极生态系统平衡、促进物质

11、良性循环、保障社会可安全高效持续发展,根本解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动植物与人类病害、三农等重大社会疑难问题,真正实现生态友好、资源节约、人民富裕和健康长寿的小康社会。 在技术上首先研发成功了微生物生态安全工程产业首个标志性产品,“硝基还原复合微生物(生态安全工程)肥(商品名称绿友多菌种生物肥)”,及“液、固二项全封闭(无杂菌)多级次深层好(厌)氧连续发酵工艺装备系统”。 硝基还原生态安全工程肥的技术路线是:用微生物态安全工程技术改造传统生物肥制造技术,在传统生物肥的解磷、解钾、生物固氮菌菌剂组方基础上,又增添了同化、异化硝基与亚硝基还原菌(经诱导可产生硝基、亚硝基环原酶),经独特发酵

12、工艺复合制成高品质生态安全工程肥,不仅可从空气中固氮,还可从土体中将化肥残留污染物硝酸盐降解并还原成铵(反应式为:NO3+10H+H2O= NH4+4H2O),铵可直接被植物同化成氨基酸、蛋白质形成自身物质,植物对铵的同化能力是硝酸盐的2倍。因此本肥料比化肥可实现超高产(平均增产15.37%产投比提高50%),产投比经济效益是施传统生物有机肥的3-8倍,尤其是对大豆用1.5公斤拌种较化肥常规用量增产17%,产投比经济效益提高了20.5倍(其效益远超美国转基因大豆);且可使农作物和土体内硝酸盐含量比施化肥降低45-60%,有机肥和不施肥降低20-11%,并能早熟(10-15)天、抗病(病毒病、霉

13、菌病为0)、抗逆、抗倒伏、提高作物品质、风味、糖度、净化地下水层、培肥土体营养层,满足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对生态安全工程肥料的全面要求。另外独特的液、固二项全封闭无杂菌多级次深层好氧连续发酵工艺装备系统,可使固态活菌发酵制品杂菌数1%、有效活菌45亿个/克,远优于杂菌15%、有效活菌2亿个/克的国家菌肥标准,可为我国重新制订更安全、更严格的菌肥标准提供可靠技术支撑。三、硝基还原复合微生物(生态安全工程)肥项目的科技成果与展望微生物肥料生产已有一个多世纪历史,但由于在功能菌和生物肥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以及新的生产工艺和新型制造装备方面研究不够,使生产技术一直停留在液体罐式发酵和固体堆肥开放式发酵(

14、产品杂菌多易拮抗);肥效仅靠根瘤菌固氮(对非豆科无明显增产效果)阶段,造成生物肥料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大起大落。由北京绿奥科技有限公司(原中科院科学城科技发展中心所属北京科涛技术公司绿友研究所改制组建)专家经多年研发出的绿友多菌种生物有机复合肥技术,突破了菌肥一百多年的发展僵局,首次提出生物肥料“多菌种综合培养(不拮抗)、完全养分和无杂菌固体发酵”的理论和实用技术。在此基础上我司高级工程师许有森、林涛先生,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该理论,提出了“高活性与生物素多层次积累”,与“硝基还原复合微生物(生态安全工程)肥”等新概念,及新型生物肥无杂菌发酵新工艺与新装备技术。有业内人士曾质疑这种新型生物肥“既

15、可显著增产,又能有效降解转化硝酸盐污染为安全高效植物养料”的应用效果,认为:“硝酸盐也是氮素营养,降解后氮素减少了就不可能增产。”新型生物肥由于采用了硝基还原生态安全工程技术改造传统生物肥技术,肥料中多种特殊功能菌不仅能保证给作物提供足够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并能分泌多种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抗生素、干扰素等生物酶即生物酵素,保证作物的产量安全、食用安全和土体、水体、生态安全,使作物抗病、抗逆、品质、风味、糖度、经济效益(产、投比)、土壤肥力显著提高,满足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全面要求。自主创新的液、固二项全封闭(无杂菌)多级次深层好氧连续发酵工艺装备系统,可大规模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出优于目前国家

16、和国际标准的各种微生物生态安全工程制品,包括高品质生物肥、生物饲料、生物农药、垃圾污水处理剂除臭剂等,为国家尽快建立起微生物生态安全工程产业体系,构筑起第二道即地下的微生物生态安全屏障提供强大技术支撑。因本设备系统能一机多用还可减少投资风险。1992-1995年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全国生物肥企业中筛选无公害肥料,经十几个被指定的绿色食品基地对55种农作物历时四年系列实验筛选,只有绿友生物肥唯一通过了系列应用试验的筛选验收,其他企业均被中途淘汰。在山东寿光土肥站进行的万亩大棚菜推广应用中,几乎没有发生病害(病毒病、霉菌病为0),比化肥每亩平均增产653斤、产量提高15.37%、增值1300元、产投比提高了50%。在北京丰台农技中心进行的葡萄种植中比化肥增产了50%。在辽宁海城农技站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