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导学案.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2369683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导学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导学案【导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在学习中理解诗歌的意象美、语言美等特点。2了解朦胧诗的特征和创作背景。3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整体感知诗歌的韵律美、意象美、语言美。2领悟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在阅读过程中质疑探究、有所发现。3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释疑。4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解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2激发情感,发挥联想和想象,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导学重点、难点】导学重点: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情感。2把握诗中蕴含和象征的社会内容。3

2、训练朗读能力。导学难点 :初步学会欣赏诗歌的情感美、含蓄美、意境美。【导学课时】 总第1、2课时【导学过程】总第1 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曾经,我们为中国古典诗歌而自豪,因为它凝练、隽永,是华夏文明沉淀的精华。但这还不是中国诗歌宝库的全部。一群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现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感受着新时代的气息,创作了一篇篇精彩华章,装点着中国以及世界诗坛,成为耀眼的明星。欣赏现当代诗歌,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美的熏陶、情的感染。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朦胧诗人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领略它别样的审美特征。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舒婷,原名龚佩瑜,中国当代女诗人,20世纪70年

3、代末作为朦胧诗潮的代表人物闻名文坛。其诗既有鲜明的时代叛逆精神,又有执着而深切的热爱之情,感情发自内心,细腻而优美,被人誉为“心灵世界的歌”。代表作有致橡树神女峰双桅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2背景资料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1978年12月,中国迎来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人们看到了祖国的贫穷落后,热切盼望着祖国早日变成现代化的强国,并且决心为祖国的强盛奉献自己的一切。诗人敏锐地捕捉并艺术地表现了祖国人民的这种感受,面对祖国摆脱苦难、正欲奋飞的情景,以自己独有的抒情方式写下了此诗。3知识链接(1)朦

4、胧诗的概念。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其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向感发的艺术策略和方式来掩饰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出诗境模糊朦胧,诗意隐约含蓄、富含寓意,主题多解多义等特征。(2)朦胧诗的艺术特征: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注重诗的观念省略和诗的主题暗示,使朦胧诗作品的主题具有隐约性和多义性。朦胧诗人采用这种若隐若现的表现形式,再加上象征、通感、暗示、隐喻、变形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运用,从而使作品的主题体现了“不即不离,捉摸不定”的隐约性、“诗无达诂”的多义性。注重以象征手

5、法为中心的艺术创作方法。象征寄托着朦胧诗人自己漂泊不定的想象,具有无可替代的暗指性,常用于表达多层主题,表达复杂感情,表达抽象的意识和情绪。注重意象化手法和意象层面的立体组合,常常采用艺术通感(移觉)手法和艺术变形手法。注重跳跃性情绪节奏和自由化的内在结构与韵律,以表达情绪为目的,以宣泄心灵为宗旨,因而不看重外在结构。不拘于只借助外部的声音循环作为诗的韵律美,而是重视诗行中的内在声音美以及其他各种内在的韵律美。尤其重视把外部的韵律和内部的韵律结合起来,从而使诗歌的韵律美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3)代表诗人:北岛(代表作回答一切)、顾城(代表作一代人弧线)、食指(代表作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6、)、江河(代表作星星变奏曲纪念碑)等。4文体知识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一种,相对于古典诗歌而言,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现代诗形式自由,内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直率陈述和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现代诗按形式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按体裁可分为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韵脚诗等;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5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熏黑(xn) 隧洞(su) 蜗行(w) 干瘪(bi) 淤滩(y) 驳船(b) 纤绳(qin) 簇新(c)胚芽(pi) 笑涡(w) 绯红(f

7、i) 伤痕累累(li) 迷惘(wng)薄纤(2)词语释义隧洞:在山中、地下或海底凿开或挖掘成的通路。 蜗行:像蜗牛那样慢慢爬行,比喻行动迟缓。干瘪:干而收缩,不丰满。 路基:铁路和公路的基础,一般分为路堤和路堑。淤滩:淤泥形成的滩地。 簇新:极新;全新。驳船:用来运货物或旅客的一种船,一般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拉着或推着行驶。 绯红:鲜红。飞天:传统壁画或石刻中的在空中飞舞的神。 笑涡:笑时脸颊上现出的小圆窝。胚芽:植物胚的组成部分之一,胚芽突破种子的皮后发育成叶和茎。喷薄: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3)词语辨析“迷惘”和“怅惘”两个词都有“失意,精神

8、恍惚”的意思。“迷惘”侧重于“迷”,指由于分辨不清而深感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办。“怅惘”侧重于“怅”,指由于内心伤感或有心事而没精打采。三、合作探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这首诗一共有几节?每节写了什么内容?一共有四节。第1节写祖国在漫长岁月中所经受的苦难。第2节写人民在贫穷的境遇里充满希望,盼望着美好生活变成现实。第3节写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祖国又焕发了新生。第4节写“我”的宣言要报答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恩。2这首诗可以划分为哪两部分?这两部分在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第1节和第2节为第一部分,第3节和第4节为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沉郁、凝重,充满对祖国灾难历史、严峻现实的哀痛;第二部分清新、明快,流露

9、出祖国摆脱苦难、正欲奋飞的欢悦。全诗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3请你简要分析作者在整首诗中的情感变化。作者在第1节中回望祖国所经受的苦难与现实的贫困,心中是痛苦的,悲伤的;第2节承接第1节的情感,虽然痛苦,却看见了祖辈们痛苦的希望;第3节则因为看见了簇新的理想,看到了全新的希望,作者从痛苦中摆脱出来,取而代之的是喜悦,是激动;第4节激动喜悦进一步得到升华,表明了要为祖国奉献一切的愿望。(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1第1节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含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写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破旧的老水车”

10、“熏黑的矿灯”两个意象,象征祖国的贫穷落后和长期停滞的生产力;“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进一步概括了祖国的饥馑、闭塞和百废待兴的状况。此节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祖国灾难深重的过去,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数百年来饱经沧桑的祖国的感伤和沉痛之情。2第2节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它的作用是什么?作者的情感有何变化?通过直抒胸臆来描写祖国的过去,表明祖国的“贫困”“悲哀”,这也是对前节中诸意象的诠释,长期蜗行摸索于黑暗的隧道里固然是贫困,而驳船的纤绳深深勒进肩膊则是悲哀。同时又用“飞天袖间”的“花朵”象征着希望。这一节起着过渡的作用,从“贫困”“悲哀”过渡到希望之中。作者在此处的情感与前节是一

11、以贯之的,仍旧带着深沉与悲痛,但其中又带着一股看向历史的自信与看向未来的希望。3联系写作背景赏析第3节,说说第3节中的意象有怎样的象征意义。后四个意象有什么共同特点?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的引领下,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新的解放,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神话的蛛网”象征束缚生产力发展,钳制思想解放的陈腐意识,只有挣脱了“神话的蛛网”才能诞生“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这些意象象征着祖国成长的苦难历程、再生的悲喜、新长征的开始和未来的美景。这四个意象都充满无限的

12、生机和活力。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祖国在经历苦难之后又重新苏醒,又充满生机而感到欢欣和鼓舞的心情。4作者在第4节将“祖国”比喻为什么?作者在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作者在第4节将“祖国”比喻为伤痕累累的母亲。作者在此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与深情,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意志,要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去换取祖国的富饶、荣光以及自由。四、课堂小结此诗宛如一曲多声部的交响曲,共分四节,自然地显示出诗歌思想层次和感情段落的分明。在此诗中,有诗人对于祖国灾难历史、严峻现实的哀痛;亦有对祖国摆脱苦难、正欲奋飞的欢悦,更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深沉而热烈的爱。五、练习: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总第 2课时一、课前复习1现代诗按形式

13、可分为_、_;按体裁可分为_、_、_、_等;按表达方式可分为_、_。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选自_。作者_,原名_,中国当代女诗人,_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_等。3本诗中作者的情感脉络明晰。第1节,作者回望祖国_的历史,心情_。第2节承接第1节的情感,却在痛苦中蕴含着希望。第3节,感情的基调_,作者的心情转变为_。第4节,全诗的感情达到高潮,作者表明了要_的愿望。1.格律诗自由诗童话诗 寓言诗散文诗韵脚诗叙事诗抒情诗2.舒婷的诗舒婷龚佩瑜朦胧诗派致橡树神女峰双桅船3.贫穷落后痛苦悲伤开始上扬欣喜高昂为祖国奉献一切二、新课导入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朦胧诗的相关知识,通过梳理诗歌的结构,把握了作

14、者的情感脉络,还结合诗歌中出现的意象,进一步理解了作者对祖国的情感。这节课,我们将深入阅读文本,品味分析重点词句,从中体会诗歌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情。三、合作探究(一)品读课文,句段赏析1“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你是如何理解“飞天”这个意象的?“飞天”这个意象奇伟而瑰怪,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这个意象虽然看起来只是表明美好的希望未变成现实,因而叫人痛苦;但是它又说明了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曾经有过光辉灿烂的文化,有过极盛的世纪,有着追求理想的光荣传统。这种意象的大幅度跳跃开拓了诗意的空间,引起了我们对现实和历史的思索,迫使我们去追寻那实现希望的途径与答案。2你如何理解“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从个体上说,“我”是中国十亿人口中的一个,是祖国的“十亿分之一”。但从“我”的使命来说,“我”要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我”要与祖国融为一体,因而是“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3第4节中“迷惘”“深思”“沸腾”这些词语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这些词语反映了谁的情感历程?不能调换。因为这是根据祖国的历史进程中人们的思想变化来排列的。“迷惘”是青年一代在往昔的艰难岁月里感觉到的苦闷,“深思”是为祖国担忧,但是看到现在历史的转机,于是变得“沸腾”。这不仅仅是历经浩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