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庚《夜》赏析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2368174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庚《夜》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林庚《夜》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林庚《夜》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林庚《夜》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林庚《夜》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庚《夜》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庚《夜》赏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09双语姓名:包志民时间:2011912题目:林庚夜赏析一、诗歌内容:夜林庚夜走进孤寂之乡遂有泪像酒原始人熊熊的火光在森林中燃烧起来此时耳语吧?墙外急碎的马蹄声远去了是一匹快马我为祝福而歌二、创作背景: 1933年,现代派代表诗人之一林庚先生自费出版了一本诗集夜,闻一多先生为诗集制作了封面,里面有同名的一首诗歌,比较引人注意。夜既是一首短诗,也是林庚第一本诗集的名字,诗集出版于1933年,正值诗人学业有成和国家处于多事之秋的年代。按照诗人在春野与窗自跋中的说法,夜与春野与窗的“内容”“是人生最根本的情绪;是对自由,对爱,对美,对忠实,对勇敢,对天真的恋情;或得不到这些时的悲哀;悲哀即使绝

2、望,也正是在说明是不妥协的;是永对着那珍贵的灵魂的!”这大致可以作为夜一诗含蓄、多义的写照。三、作品赏析:一、朴素的语言与意象内涵的普遍都市的夜景曾是30年代现代派反复表现的主题,但对于年轻的林庚而言,却并未落入俗套。他在自己的情绪和现实生活中找到最恰当的意象营造方式。诗人通过朴素的语言找到了灵感的表现方式,以至于50年后诗人在问路集自序中回忆这首诗的时候仍然心动不已:“我写新诗是从自由诗开始的,自由诗使我从旧诗词中得到一种全新的解放,它至今仍留给我仿佛那童年时代的难忘的岁月。当我第一次写出夜那首诗来时,我的兴奋是无法比拟的,我觉得我是在用最原始的语言捕捉了生活中最直接的感受。”现代诗最大的忌

3、讳就是直白浅露的表述。诗人林庚在作品中隐没了抒情主体,拉开与自身的距离,即增强了诗中意象内涵的普遍意义。北大的孙玉石先生写了一篇小论文读林庚的诗,里面特别对这首夜做了解读欣赏。文中评价到,“夜”虽是被现代派诗人唱烂了的主题,但是林庚先生找到了最合适的意象营造方法,最有弹性的时空调度的形式,最有感情深度的自然朴素的语言。这从语言形式到意象内容的评价是概括得到位的。二、时空的转换与含蓄的表达 夜第一节是在现实的时空中进行的,但诗人却将自己的孤寂寄托在“夜”上。第二节诗人也大幅度的时空飞跃,由当下的生活感知进入对人类原始生活的认同。“原始人”的生活景象热烈而有凝聚力,是如此的亲密无间。这当然不是抒发

4、古之幽情。诗人只是以原始人的生活状态对比现代人生活的孤独与寂寞,进而表达对现实世界的批判。结尾又从幻想回到现实世界中来,远行的马蹄声包含着对寂寞现实的逃离。诗人的“祝福”由此进入多义的维度:既祝福给远行者的,又何尝不是给自己的。在短诗三重意象建构与表达中,我们可以感到诗人渴望光明的心。三、“新内容”与“旧结构”的完美结合诗分为三节,分别为两句,三句,四句,虽为自由诗,却也基本继承了旧体诗整体结构上的美感。节与节之间的跳跃性是很大,随诗人的情绪而动,又完整归一。第一节的第二个句子耐人寻味,“遂有泪像酒”,夜带来的孤寂虽然让人感到伤痛和苦涩,但也可以让人细细品味,很多事件在夜里回忆起来使人泪水潸然

5、,滋味有苦有甜。第二节是时间的跨越,使诗歌一下摆脱了大多数诗人的望夜兴叹,限于狭小的个人情感世界弊端。诗人遥想原始人类在夜晚生活的场景,充满光亮,拥有温暖。第三句是个有点突兀的的句子,“此时耳语吧?”北大的孙玉石先生评论这句诗写出了“人们相互之间的亲密无间,以心贴心”对于“耳语”一句存在一些争议,有人认为“此时耳语吧”给人一种脱离群体的感觉。我个人认为“耳语”这句恰恰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彼此敞开心扉交流的感觉,和上一节的现代人现实中的孤独、封闭形成一个对比。第三节结束了情绪在时间里的旅行,回归到现实,开始了空间的转移。听到了“墙外急碎的马蹄声”,“远去了”,声音消失的很快,但已打破了夜的平静,这声音让孤寂的夜从“孤寂之乡”逃离出来,带着快感,于是未来的时间值得期待。四、总结:夜这首诗得到过一片赞誉,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现代诗的一篇代表作,“意象”,“时空调度”,“自然朴素的语言”为读者提供了足以品味长久的魅力。 通过我的简单叙述,希望大家可以对这首诗有一定的了解。参考资料:1、孙玉石: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7),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2、林庚诗文集(9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