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2367410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幼儿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幼儿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角色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一种非常重要和主要的自由游戏形式,强调幼儿在模拟的社会情境中模仿各种社会角色,体验各种社会角色的语言和行为,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协商、合作、问题解决等多种社会性技能。如何在幼儿园更好地开展角色游戏,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我们尝试开展幼儿角色游戏观察与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通过给予教师一定的观察评价的维度和指标帮助教师分析幼儿角色游戏水平,并从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游戏指导。【关键词】角色游戏 观察 指导策略 一 问题的提出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结合幼儿园教育

2、指导纲要(试行)中社会性领域的教育目标,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已达成共识:角色游戏能够给儿童带来极大的快乐;儿童按自己的意愿玩角色游戏,对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在角色游戏中,儿童认真地模仿着各种角色的最优品格,可以促进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发展,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纠正不良行为;儿童通过游戏有助于巩固与加深知识,发展各种认识能力;角色游戏提供儿童获得社会交往能力的机会等。同时,角色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一种非常重要和主要的自由游戏形式,强调幼儿在模拟的社会情境中模仿各种社会角色,体验各种社会角色语言和行为,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协商、合作、问题解决等多种社会性技

3、能。如何在幼儿园更好地开展角色游戏,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我们尝试开展此项实践研究二教师指导角色游戏水平现状及角色游戏指导策略的理论依据目前,许多调查研究表明,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指导水平普遍较低。如幼儿园角色游戏:基于观察和调查的研究一文表明,在角色游戏过程中教师主要呈三种角色状态:a.无所事事型。此类教师在幼儿游戏时无所事事。袖手旁观,或者将幼儿游戏时间当作自己休息或与他人聊天的好机会,很少关心幼儿。B.安全保护型。此类教师更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安全问题,注意防止幼儿在游戏中出现冲突或者发生意外状况。不太关心幼儿的游戏内容。C.指导介入型。此类教师会全身心投入游戏,关注幼

4、儿的游戏,以不同的方式,如角色介入、材料介入、直接介入等方式对幼儿的游戏进行指导。美国斯米兰斯基社会角色游戏干预模式认为:角色游戏与儿童将来的社会性发展、认知发展及学业成功相关。成人干预可以提高社会角色游戏的数量和质量, 可以提高全面的认知发展,即成人可以通过干预教会儿童游戏。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教师可以通过自己担任游戏中某一角色从游戏内部干预游戏,或通过询问若干问题提供新的支持从游戏外部干预游戏,但教师绝对不能在儿童游戏时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儿童, 而应该尊重学生单独游戏的意愿。所有干预的目的都是维持、提高正在进行的社会角色游戏主题,明显干扰活动进程的师生交往显然是不合理的。幼儿教师组织指导幼儿

5、角色游戏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第9期)提出:幼儿角色游戏需要教师组织指导。教师组织指导幼儿角色游戏的能力包括观察、倾听和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与幼儿沟通、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开展游戏的能力;创设游戏环境、丰富幼儿生活经验的能力;随机介入、指导幼儿游戏的能力;评价游戏活动、调整游戏计划的能力等。三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指导策略(一)观察评价基于以上调查结果和理论依据,我们认为,对于以幼儿自由游戏为主的角色区游戏来说,观察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指导方式。教师只有从旁耐心、细致观察,才能够了解幼儿正在玩些什么、扮演什么角色、说了哪些话语、有哪些交往行为、遇到了什么困难、如何解决问题等等,才能够

6、真正了解每个幼儿不同的个性特点和社会性发展状况,从而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因此,教师必须学会观察,尤其是了解观察些什么、怎么观察、如何做简单的记录和分析等等,才能进一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由此,我们尝试设定一些观察、评价角色游戏的维度和指标。首先,教师应细致观察并记录幼儿游戏的整个过程,再分别从角色扮演、使用材料、游戏情节、社会性互动等方面分析和评价幼儿的游戏水平,有利于教师在观察幼儿活动的同时能够很快对幼儿的游戏水平做出初步的判断。主要为以下四个方面:1)角色扮演:主要观察幼儿是否有角色意识并能够坚持扮演角色?是否能够自主的分配角色?2)使用材料:观察幼儿喜欢操作哪些材料?是

7、怎样操作的(是单纯把玩还是能够依据自定的情节进行操作)?是否会以物代物?3)游戏情节:观察幼儿的情节是否单一、重复、不连贯?还是情节丰富并具有一定的联系性。4)社会性互动:观察幼儿是否独立扮演角色,不与他人交往?还是能够与他人交往,并且用角色语言进行交往。(二)指导策略对于教师的指导来说,我们更多提倡教师以间接的方式进行指导,需要在游戏观察的基础上从环境创设、提供材料;丰富游戏经验、拓展游戏情节和以同伴的身份介入三方面进行尝试。1.环境创设、提供材料:我们设计了环境创设的表格,表格分为两种,一种为初始阶段,一种为调整阶段,表格从每个角色游戏区环境氛围的营造、区内必备的家具类、操作类材料、增强幼

8、儿角色意识的服装、服饰类材料等,以及教师创设环境的依据等方面都要求教师有详细的介绍与说明。环境调整阶段的表格则要求教师在观察幼儿活动的基础上,分析所提供的现有材料是否能够满足幼儿的游戏兴趣及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添加、删减的调整,通过调整材料,拓展游戏情节,不断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2.丰富游戏经验、拓展游戏情节:随着角色游戏的进行,教师要在关注幼儿游戏情节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为幼儿创设情境,丰富和扩展幼儿的游戏行为和水平。例如,在小吃店游戏中,增加一个“顾客对食物不满意”的情节,就能够引发出幼儿协商、询问、道歉、请求等更为复杂的游戏行为。所创设的情境应当是幼儿感兴趣并能够理解的,因此为了激发幼儿

9、的兴趣和理解就需要开展一些角色区游戏以外的活动,例如开展一些参观活动、教学活动和家园亲子活动,引导幼儿深入到一些真实的社会情景和场合去亲身感受,以帮助幼儿丰富和发展经验。另外,这些情境应是和幼儿共同商量和创设的,能够更加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意识,促使幼儿表现出更高的游戏发展水平。3.以同伴的身份介入:如果说前三种指导方式都是间接指导的话,那么这种指导方式就是直接指导。并不是说角色区游戏教师完全不能直接介入和指导,但是却要注意介入的方式。角色区游戏更适合教师以游戏伙伴的方式来介入,以制造话题、提出建议、诱发新的情景等方式来激发幼儿,进而丰富和扩展幼儿的游戏行为和水平。附:以小班娃娃家为例基于观察

10、的游戏指导建议角色游戏区:娃娃家 班级:小班幼儿游戏行为观察指导建议环境创设、材料提供、与其他区域活动结合等在观察幼儿的基础上丰富游戏经验创设情境、拓展主题、丰富情节以同伴身份介入片段一:“爸爸,今天是小宝宝的生日!我们给他过生日吧。”孩子们便玩起了过生日的游戏。1可提供蛋糕胚、蜡烛、水果、气球、彩泥等材料。2与美工区活动结合:制作小礼物。1请幼儿一起说一说:家人是怎样为自己庆祝生日的,自己的心情怎样。2观看过生日的视频,知道过生日还可以唱生日歌、吹蜡烛。1生日派前可以和幼儿一起做准备,如:布置房间、买菜、做饭、做蛋糕、制作礼物等。2.生日派对:可以唱生日歌、吹蜡烛、许愿、吃蛋糕、送礼物等。1

11、.和幼儿一起为娃娃或小朋友过生日:一起唱生日歌,一起吹蜡烛,说祝福的话。2.通过提建议的方式,如:“我们一起吧!”延续游戏情节。片段二:“喂?爸爸啊!宝宝生病啦,快回来,带宝宝去看病吧。1提供小药箱等治病的工具。2.可以创设“小医院”来满足幼儿的需求,支持幼儿角色交往。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生病的时候,爸爸妈妈是怎样照顾自己的:试表、多喝开水、喂药、到医院看病等。1小医生可主动来家里为幼儿治病。 2.“宝宝生病了”:爸爸妈妈可以在家里照顾娃娃:谈论病情、试表、喂饭、喂药、等情节。教师可扮演小医生或奶奶、姥姥等角色满足幼儿的需求,游戏的同时隐形示范如何照顾生病的宝宝。片段三:睿睿小朋友拉着小狗走出了娃娃家,一边遛狗一边学着小狗汪汪的叫着。在美工区为小狗制作温馨的狗窝。准备它最爱吃的骨头和狗粮。1.和幼儿一起了解小狗的生活习性。2.请家里养狗的小朋友说一说怎样照顾小狗:可以吃哪些东西,怎样遛狗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