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十第五讲天气系统与降水.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2356726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十第五讲天气系统与降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课标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十第五讲天气系统与降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课标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十第五讲天气系统与降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课标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十第五讲天气系统与降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课标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十第五讲天气系统与降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十第五讲天气系统与降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十第五讲天气系统与降水.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集训(十)第五讲天气系统与降水对应学生用书p259一、选择题下图为华北某区域T1到T3时刻气旋周围锋面的分布与发展过程示意图,T3时刻卫星云图显示该区域形成很厚的浓云,造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读图完成13题。1T1时刻a、b间气压变化规律是(B)解析根据图示信息,a的气压为10001004百帕,b为1004百帕以上,故ba,ab之间连线的气压值是先降至1000百帕以下后又升到1000百帕以上,符合该变化的是B选项。2甲地从T1到T3时段的天气现象是(C)A气压不断降低B气温不断升高C天气终未晴朗D风速一直减小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地从T1到T3时段经历了气旋中心天气(阴雨天气)、冷锋后天气

2、(阴雨天气)、准静止锋天气(阴雨天气),因此该时段的甲的天气一直是阴雨状况,始终没有放晴,据此分析选C。3下列图示能正确示意T3时刻甲、乙两地间锋面特征的是(A)解析T3时刻显示甲、乙两地间的锋面是锢囚锋。结合T1到T3时段的锋面发展状况可知,该锢囚锋是冷锋追上暖锋形成的。该锋面特征是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形成的。其中,甲后方为更冷气团,其前方为冷气团,在这两类冷性气团间为锢囚住的暖气团,据此分析选A。2018年1月3日,名为格雷森的“炸弹气旋”袭击了美国东部。“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中心气压在24小时内下降超过24百帕。该类气旋爆发强、发展快,会带来强烈的暴

3、风雪和降温,威力如同炸弹,故被称作“炸弹气旋”。下图为美国东部1月3日降雪量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4图中降雪量(D)A最低值出现在伊利湖东南岸B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向两侧递减C布法罗少于亚特兰大D最大值出现在东北沿海解析读图可知,图中的最低值出现在图示区域的西南部,A错误;区域的降雪量最大值并非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也没有呈现出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向两侧递减的特点,B错误;图中的布法罗降雪量介于36之间,亚特兰大的值小于1,因此布法罗大于亚特兰大,C错误;图示最大值出现在东北沿海,D正确。5美国东部海面冬季容易形成“炸弹气旋”的主要条件有(B)盛行由内陆到沿海的寒冷气流气温较高导致空气的对流强盛内陆的低

4、压吸引海洋暖湿气流沿海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较强ABCD解析由材料可知,“炸弹气旋”的形成需要冷暖空气相遇。由图可知,该地处于温带地区,冬季冷空气南下,风由内陆吹向沿海;沿海地区为暖流,受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海洋空气为暖湿空气,因此当寒冷的气流与海洋的暖湿气流相遇,容易形成锋面,从而导致暖湿空气强烈上升,从而形成“炸弹气旋”,因此正确。故选B项。2019年1月,“超级寒潮”席卷了美国东、西部,专家指出这与极涡(盘踞在极地的高空气旋性大型涡旋)的波动有关。下图为极涡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图中极涡(D)A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B决定了寒带的范围C为近地面带来大量水汽D中心气压为冷性低气压解析由材料可知

5、,极涡是盘踞在极地高空的气旋性大型涡旋,属于气旋,水平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A错。寒带的范围为从极圈到极点之间,与涡旋无关,B错。极涡盘踞在极地的高空,与近地面的水汽来源无关,近地面的水汽主要来自于水体的蒸发,C错。极涡位于极地上空,纬度高,气温较低,且为气旋型大气漩涡,所以为冷性低气压,D对。故选D。7此次美国东、西部遭遇“超级寒潮”的原因有(B)极涡不稳定,冷空气向南移动美国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为冷气团的发源地美国东、西部海拔高,冷空气势力强,向南扩展速度快北美洲地形利于暖空气从中部北上,挤压极地冷空气从两侧南下ABCD解析读图可知,左图中极涡比较稳定,冷空气控制的范围较小,右图中极涡不稳

6、定,冷空气向南移动,控制的范围较大,对。冷气团的发源地位于极地地区,美国并非是冷气团的发源地,错。美国东西部海拔高,受地形阻挡,不利于冷空气向南扩展,错。北美洲的地形,东西高中间低,中部地区地势低平利于来自墨西哥湾的暖空气北上,从而挤压极地冷气团,从东西两侧南下,所以才导致美国东西部产生强寒潮天气,对。故选B。副热带高气压是影响台风及热带气旋路径的重要因素。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时天气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此时,我国东沙群岛附近海面主导风向是(A)A东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南风解析从图中看,此时,我国东沙群岛位于台风的北侧,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向右偏,附近海面主导风向是东北风,选择A。9图示

7、“副高”高压脊内部所控制的海域(D)A风大浪高B持续暴雨C电闪雷鸣D晴朗少云解析高压气流以下沉为主,难以成云致雨,图示“副高”高压脊内部所控制的海域晴朗少云,D对;高压控制风力较小,A、B、C错误。下图示意我国某沿海省份一城市某年等降水量线分布,该年降水量接近当地多年平均值。读图完成1011题。10甲乙丙丁四地中,该年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D)A乙B丙C丁D甲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只有甲地降水量在550毫米以下,选D。11推测M区域年降水量较大的原因是(B)A河水蒸发量大,水汽充足B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C距海较近,受海洋影响大D城市的热岛效应显著解析该区域降水量多在800毫米以下,因此应位于秦岭淮河一

8、线的北侧的沿海地区,降水主要来自东南海洋。M区域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故年降水量较大,B正确;M区域水汽的主要来源是海洋,A错误;该城市位于我国沿海地区,只有M区域年降水量较大,显然不是海陆位置决定的,C错误;城市热岛效应对降水的影响弱于地形抬升的影响,D错误。二、非选择题12下图为我国及周边地区某年12月22日0时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两地中风力较大的是哪地,简述判断理由。_地。地等压线比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_(2)若图中锋面N快速移向乌鲁木齐,请描述乌鲁木齐未来48小时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_天气转阴,出现降雪、大风;之后气

9、温骤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_(3)下表为该日广州、武汉、太原、沈阳和海口五个城市的天气状况,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并把五个城市的名称填入下表。城市风向西北风偏南偏东偏北偏北风力1级1级23级转34级2级1级温度915176610211722_从左到右依次为沈阳、武汉、太原、广州、海口。_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自古以来,雅安便有“雨城”“华西雨屏”之称。雅安多雨,有四大特点:一是降雨日数多,一年365天,雅安雨雾笼罩的日子有200多天;二是雨量大,雅安年均降雨量1800多毫米;三是暴雨多,暴雨一般在夏季发生,年均暴雨次数在8次左右;四是夜雨多,雅安有70%以上的雨发生在夜间,很多时候雨从入

10、夜开始飘落,天明即云散雨收。下左图为四川盆地西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下右图为雅安月降水量和月降水日数统计图。(1)描述上左图图示区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_雅安降水最多,向四周递减;雅安北、西、南三面降水空间变化大。_(2)分析雅安有“雨城”之称的原因。_西侧是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东侧是川西平原(四川盆地),高原下沉气流和盆地暖湿气流常在此交汇;境内北、西、南部高,东部低,在邛崃山、夹金山和大相岭的环抱下,青衣江流域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U”字形盆地(谷地)地形,开口向东,暖湿气流常在此滞留,并受到地形的抬升;夏季受东南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大。_(3)雅安为什么多夜雨?_雅安为盆地(谷地)地形,夜晚气温比周边山地高,空气上升运动强烈,所以多夜雨。_(4)说明雅安降水特点对秋季农作物生长和收获的不利影响。_降水多,降水日数多,易发生洪涝灾害,不利于农作物收获,造成减产甚至绝产。降水日数多,气温偏低,光照不足,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_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