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 “真美”与“真糟”教学设计1 长春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2352190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 “真美”与“真糟”教学设计1 长春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 “真美”与“真糟”教学设计1 长春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 “真美”与“真糟”教学设计1 长春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 “真美”与“真糟”教学设计1 长春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 “真美”与“真糟”教学设计1 长春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 “真美”与“真糟”教学设计1 长春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 “真美”与“真糟”教学设计1 长春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上册 “真美”与“真糟”教学设计1 长春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爸爸和妈妈的不同语气。2、领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从父母对孩子的不同评价中体会父母不同方式的爱。3、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懂得表扬与批评是爱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学会正确面对父母及教师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领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父母不同形式的爱。教学方法; 情境感染法、讨论法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语文课,我们继续学习“真美”与“真糟”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同一首诗,巴德面对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内心发生了怎

2、样的变化?这两种不同的评价在他的人生中又具有什么非凡的意义呢?请孩子们赶快把书翻到20页,和老师一起再次走进这个故事。 二、品读课文,感受关爱 1、请孩子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妈妈看到巴德写的诗是怎么评价的?谁能把自己找到的语句读给大家听。 2、巴德听到妈妈的评判,心情怎么样?(高兴)你从哪些语句读出来的?(心里充满了骄傲;兴高采烈地说) (1)课件出示: 妈妈边读边嚷了起来:“真美!巴德,真的是你写的吗?”我面红耳赤地承认了,心里充满了骄傲。妈妈赞不绝口,她甚至说只有神童才能写出如此美丽的诗篇。 (2)在这段描写中,有这样一个词语“赞不绝口”,你能说说他的意思吗?你能用他说句话吗? (3)

3、孩子们,假如是你写的文章,被赞不绝口,你会什么感受?是啊,这是对你的一种肯定,一种夸奖,巴德的心情和你一样,是说不出的兴奋。那么妈妈呢,八岁的儿子可以写诗了,心里会觉得如何?(骄傲、激动) (4)指导朗读。那么你能用自己朗读再现妈妈的激动和我的高兴吗?谁来试试,把自己体会到的感受读出来。 3、巴德在得到妈妈的夸奖后,心里充满了骄傲,此时此刻,他更希望听到谁的评价?(爸爸)为什么?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课件出示相关语句:“我简直等不得了他呀,是好莱坞电影公司著名的剧作家,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1)对于好莱坞电影公司,大家课前有过这方面资料的查询吗?好莱坞电影公司是迪斯尼公司旗下的电影制片厂。它

4、所制作的影片针对广大成人观众,深受观众的喜爱。从老师的介绍,可以知道,好莱坞电影公司确实是个大公司,而爸爸还是这公司里大名鼎鼎的人物,所以,他做了充分的准备。他都做了些什么?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2)“首先接着.最后”这是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你能用这些词语叙述一件事情的经过吗? 4、巴德终于等回了爸爸,妈妈迫不及待地告诉他,巴德创造了一个奇迹,写了一首美诗,但是爸爸却说要自己来评判。于是,爸爸开始读诗了,在爸爸读诗的时候,巴德的表现是怎样的?把你找到的语句读给大家听。 课件出示:在他读诗的时候,我的脸几乎要埋进盘子中!诗只有短短十行,但爸爸似乎读了好几个小时. (1)从这些语句中,你能体会得到

5、巴德的心情吗?(紧张、期待、激动) (2)巴德怀着紧张的心情等了很久,等到了他期待的评判吗?爸爸是怎么评价的?谁能把爸爸评价的语句读给大家听。“依我看,诗写得很糟!”听到爸爸这样的评论,生接“我抬不起头来,眼中顿时涌出了泪花。”这是怎样的泪?(伤心、难过、失望、委屈)(3)看到巴德为了爸爸的评论那么难过,妈妈怎么做的?谁愿意把爸爸妈妈争论的对话,读给大家听。你们想读吗?女孩子读妈妈的话,男孩子读爸爸的话,老师读旁白,边读边思考,爸爸、和妈妈评判的结果不同,他们评判的角度一样吗?(妈妈考虑的是巴德是个孩子,需要鼓励,她就孩子鼓励,说明妈妈爱巴德。而爸爸呢,是从诗的质量来看。他不爱他的儿子吗?他这

6、么做,虽然会让巴德伤心,但是巴德不会因为他们的赞美而冲昏了头脑,这是客观的评价是及时的提醒,同样也是爱) (4)但是巴德还小,他并不懂得父亲的良苦用心,于是,面对爸爸和妈妈的争论,小巴德 ( 课件出示:我从客厅跑回卧室,一头扑倒在床上,痛苦地呜咽着。)生接读,问: 这是什么描写?你能体会到什么?(小巴德无比伤心) 5、小巴德八岁写下第一首诗,得到了妈妈“真美”、爸爸“真糟”两种不同的评价,他的内心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课件出示:体现巴德心理变化的语句,这些语句都是什么描写?指导写作。 ( 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神态、动作、心里、语言的细致描写生动地再现了他的内心由“骄傲”到“自信”,再到“紧张”、“伤

7、心”这样复杂的变化过程,让我们不禁随着他一起欢喜,一起忧伤,孩子们,在我们以后的写作中,也要注意运用哦。) 6、虽然爸爸的评判很难接受,但是最让人欣慰的是,这句否定的评判并没有把巴德打垮,他还是坚持写作,多年后,他成了著名的作家,孩子们,你们想认识巴德吗?出示照片,这就是著名的作家巴德舒尔伯特,谁愿意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课件出示巴德的成就)获得成功的巴德,对儿时父母的评价也有了更深的领悟,甚至,他感到庆幸轻声读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1)你从这段话中,读懂了什么?(你们真是会读书的孩子)(2)你发现了吗?这部分用了三个破折号,你能结合语境,体会一下他们的作用吗? (3) 同一首小诗,爸爸妈妈

8、的评价截然不同,此时此刻,你能说说自己怎样理解爸爸妈妈的评价的吗?(妈妈肯定的评价给了他自信与勇气,是鼓励,是爱,爸爸实事求是的评判让他不会在骄傲中自我陶醉,是提醒,也是爱)(4)引读。正是这样不同形式的爱成就了巴德,因此“我感到庆幸”(5)孩子们,天下的父母都一样,他们爱自己的孩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儿女的爱,只是表达的方式各有不同。幸福的孩子们,回忆一下,在过去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当中让你感受到了这种慈祥的或者严厉的爱?( 孩子们说的真好,生活中处处有爱,老师希望你们,面对挫折不气馁,面对荣誉不骄傲,从容面对,不断努力,相信你们一定会获得成功。)7、指导写作课下请同学

9、们运用今天学到的写作方法,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选择感受深刻的事情,以成长中的为题写一篇习作。 三、总结: 孩子们,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阳光,也缺少不了风雨,在生活的海洋里,我们要做清醒的舵手,不因赞扬而自我陶醉,也不因批评而丧失信心,学会理解,懂得感恩,在温暖的鼓励中成长,在严厉的批评中茁壮!附送: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真美”与“真糟”教学设计2 长春版教材简析“真美”和“真糟”是长春版小语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板块的第二篇课文。文章主要写作者在八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 真美”,爸爸的评价却是“真糟”;作者在“真美”的鼓励中,在“真糟”的警示中,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逐渐明

10、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评价,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课文人文性较强,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特别是蕴涵在严厉批评中的爱,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这篇课文语言朴实,形象鲜明,感情浓郁,渗透着深刻的哲理,可谓文质兼美,且富有人情味。文章前一部分文字虽然浅显、但却生动,后一部分个别语句含义较深,极具启发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维的思考及感悟的空间。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文本又与学生的情感体验十分接近,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学生理解上的重点、难点,也是引发学生思维的触点。因此,对本课的教学

11、,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我感悟,悟情悟理,悟中升华。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领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3、 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学会正确面对父母及教师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的。教学难点:领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理念的定位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把这节课所要体现的教学理念定位为: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2、关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3、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读中与文本、作者融为一体,加

12、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教法、学法:根据教学目标的预设、教学理念的定位,联系学生实际,我准备以“以读处思”为教学主线,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充分讨论中,让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互动对话。同时,辅以“谈话法”、“朗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思路:“真美”与“真糟” 这篇文章简短、语言平实,但字里行间都蕴涵着父母的爱。我不想过多使用电教及其他辅助手段,重在让学生自读,对语言文字予以直接的思考、理解和感悟。整节课都要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的情感在交流中升华;而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的合作者,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新课标中指出小学语文的主要任务是理解运用好

13、祖国的语言文字,于是我将在引导学生“读、议、悟”的过程中,让学生结合自身感悟谈想法,进而体会父母的爱,并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性情。目的在于强调要改变以往的灌输试的教学模式,为现在的重个性体验,重人文关怀,让学生从学习中懂得人生道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自然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真美”和“真糟”这篇课文,请大家回忆一下:文章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课件):课文讲了作者巴德.舒尔伯格童年时,父母亲对他写的第一首诗时做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从这两种评价中逐渐感悟到爱的故事。(板书课题)面对“真美”、“真糟”这两种来源于父母的不同评价,(板书:父亲、母亲

14、)你能体会到小巴德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吗?让我们再次一起走进巴德的那段童年往事,感受他的内心世界。请大家认真读文章的第一部分,用笔圈画出表明巴德感受的相关语句,并记录下你的理解。(课件):“我”写的第一首小诗,母亲是怎样评价的?用“_”划出. “我”当时表现怎样? 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 用” ”划出.“我”听了以后表现如何?(培养学生读书必动笔的良好习惯,进行手、脑、口并用的立体式渗透效果)二、品读心路,感悟关爱。默读、交流、导读:巴德写下第一首小诗后最初的心情怎样?(兴高采烈)为什么而兴高采烈呢?(妈妈的夸奖)读出相关语句,要读出妈妈的激动及巴德的兴高采烈。(课件):妈妈边读边嚷了起来

15、:“真美!巴德,真的是你写的吗?” 她甚至说只有神童才能写出如此美丽的诗篇。(骄傲)你觉得当时的巴德会怎样想呢?(引发个性思维,填补文本空白,培养创新精神)(课件):“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兴高采烈地问。我想他一定比妈妈更能评判我的诗。(自信)那么巴德的心情究竟是怎样发展或变化的呢?(课件):诗只有短短十行,但爸爸似乎读了好几个小时终于,我听见爸爸将诗稿放回盘子里。接着他直截了当地批评说:“依我看,诗写得很糟!”(紧张);我抬不起头来,眼中顿时涌出了泪花。“世上的劣诗已经太多了。”爸爸却很固执,“如果孩子写不出好诗,没有哪条法律规定他非得去当诗人不可!”(兴高采烈忐忑不安痛苦不堪)引读相关语句,采用疏理性读、品味性读,加深体会,内化语言,以达到与巴德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为体会巴德富有哲理的人生表达做好铺垫。(课件):我再也无法忍耐。我从餐厅跑回卧室,一头扑倒在床上,痛苦地呜咽着。这是什么描写?(动作)从动词中感受到了什么?你能想象巴德当时的感受吗?(伤心)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巴德当时能同时理解和接受这两种不同的评价吗?(不能接受)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