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反思.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2336048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拜师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孔子拜师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孔子拜师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孔子拜师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拜师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子拜师教学反思 课堂需要反思,有反思才有进步,上完孔子拜师以后,心中颇多感受。在研读课文学习时,我基本上能通过把握一段话中重点句,重点词语来指导学生学习体会。例如第一段抓住 “远近闻名、不够渊博”,第二段抓住“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指导学生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为求学不怕吃苦的精神。在体会之后,再次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这样,既符合三年级重视词句训练的要求,又通过词句的学习,进一步进行朗读的训练,收到较好的效果。一、情境中理解词语,帮助体悟情感。 字、词、句的理解我们提倡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不能脱离语言环境。这也是对学生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本堂课中的“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2、两个词语的理解。我先请学生展开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联系课文中的孔子说说当时孔子路途中是怎样生活的,碰到什么困难,他又是怎么做的。这样学生说出来的不是简单的词语解释,呈现的是一种生活场景。这不近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更好体会情感,还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二、抓住主线来贯穿课堂。 一篇课文是一个整体,我们要在这个整体中找一条主干,来贯穿全文的学习。在这堂课中我就抓住课文的最后一节。再回到全文让学生找出哪些言行中看出孔子什么品行。这样以一条线带到整个面上,就是教学现得清晰、连贯。但是在重点学习第二段对话时,本想设计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的学习,但在学习之后,学生学习的结果,表现让我意外

3、,因此,慌乱中只顾按照已定思路进行,而没有采取能够及时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解决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熟悉的问题,比如:“再读对话,说说自己体会到什么?” 或“你通过读对话体会到孔子老子是怎样的人?”,以致在第二次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结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并且,耽误预先设计的教学内容,没能从整体上使学生把握课文,对于重点学习的词句“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等候、迎候”学的仓促,落得不实。本课教学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课堂上没能灵活的进行教学操作,只限于备课思路,而没能很好的关注学生学的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出适当的调整,来以学定教。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识到无论课备得再好也不能照搬,应随时关注学

4、生学的情况,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学服务。其次,还有让学生表演孔子拜师时的过程,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三名学生在台上表演,下面的80%学生都没有看,而是在看书,我意识到孩子们对课文还是不理解,所以应该在全部理解完,讲完这一段,他们都能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后,才可再表演,然后就能体会到孔子和老子是个怎样的人。再次,小学中段语文教学一定要落实重点词句的训练,加强朗读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更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学,恰当的调整教学策略,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学有所获,学有所得。所以在课堂中就是以情境为背景,将当时情境融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我认为朗读便是这一情境的重要体现。在教学中,虽然我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读:默读、自由读、师生对读,但学生的朗读并不是很到位,学生对课文理解程度不是很深。因次,课堂中还需要我们去斟酌的地方很多,花更多时间去琢磨、思考、实践,让我们的课堂逐步走向成熟。总之,我们应该不断吸收经验,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刘芹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