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知识要点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2328702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9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心理学知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基础心理学知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基础心理学知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基础心理学知识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基础心理学知识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心理学知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心理学知识要点(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心理学知识要点心理学是一门内容广泛的学科,一般可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着重于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探讨,应用心理学则将心理学的理论运用于社会实践活动,服务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这一章所谓的基础心理学相当于一般所说的普通心理学。它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阐述心理活动最基本的规律。所以这一章所讲的内容是心理学最基本的概念和心理活动最基本的规律。第一节 绪论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一、心理学概述人的心理活动中,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只有人才有意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可以从它的发生,发展的纬度上进行研究这形成了

2、动物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两个分支。从人类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的纬度上进行研究,形成了发展心理学和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社会对心理发展的制约和影响, 形成了社会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一)认知 (二)需要和动机(三)情绪、情感和意志(四)能力、气质和性格上述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所以属于心理过程。人格也称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

3、心理特征的总和。需要、动机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表现了人格的倾自性;能力、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的特征,它们都是人格的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人格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无机物和植物没心理,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也没有心理,只有有了神经系统的动物才有了心理。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非常简单,像环节动物(蚯蚓)只有一条简单的神经链,它们只是有某种感觉器官,只能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在它们身上只有感觉的心理现象。脊椎动物有了脊髓和大脑,它们有了各种感觉器官,能够认识到整个事物 而不只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即有了知觉的心理现

4、象。灵长类动物,像猩猩、猴子大脑有了相当高度的发展,它们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只有到了人类,才有了思维,有了意识,从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也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二、心理是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客观现实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类自己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客观地方研究人的心理。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应该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

5、学。就心理学而言,它是一门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简史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即认为人生而俱有的本性是相近的,后天生活才造成人和人之间很大的差别。在人性的善恶的;世硕主张人性是有善有恶的;告子则主张人性都是无善无恶的。希波克拉底把人分为四种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德国生理学家韦伯1840年发现了差别感觉阈限的定律,即韦伯定律;1860年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开创了心理物理学的新领域。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记。二、学派的纷争(一)、构造心理学创始人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

6、钦纳。(二)行为主义华生创立了行为主义。(三)格式塔心理学德国心理学家魏特海墨(Wertheimer.M)克勒(Kohler.W)和科夫卡(Koffka.K)(四)机能主义心理学(五)精神分析学派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中,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所以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二)认知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它把人看作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即从

7、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三)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探讨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一、神经元及其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定三部分组成。神经元是有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在感觉和运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联络神经元)三种。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许多神经元的轴定聚集在一起组成神经纤维,构成一根神经。外周神经系统就是由遍布全身

8、的神经组成的。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它包括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脑又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构成。(一)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低级的中枢,除传递信息外,也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如膝跳反射等。(二)脑干脑干位于颅腔内与脊髓相连接的部位,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三部分。它是脑的最古老部位,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脑干调节着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三)间脑间脑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组成。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它对传入的信息进行选择

9、和整合。下丘脑是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四)小脑其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和不随意运动。四、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大脑半球的外侧面以外侧裂、中央沟等为界线分为四个叶:外侧裂以上中央沟之前为客叶,中央沟之前为额叶,中央沟之后枕顶沟之前为顶叶,枕顶沟之后为枕叶,外侧裂之下为额叶,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边缘系统是内脏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的高级调节控制中枢,也是情绪的调节中枢。五、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的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1860年法国外科医生布洛卡(Broca.P)发现,大脑左半球额叶受损伤导致了运动性失语症,即患者

10、呈发育器官并没有毛病,却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布洛卡的发现已证的明了左半球的言语优势,为纪念布洛卡的发现,人们把左半球主管言语的区域叫做布洛卡区。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他的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第二单元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甲状腺、胰腺、重型腺等组成。第三单元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巴甫洛夫通过对动物和人的反射活动的实验研究发现了许多神经系统高级部位机能活动规律,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一、巴甫洛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一)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二)反射、反射弧和反馈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回应。实现反射

11、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反馈是指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传到神经中枢。(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与戏团里训练动物用的就是条件反射的方法,式巴甫洛夫式的经典条件反射,或斯金纳式的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或是工具条件反射。(四)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感觉器官的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二、巴甫洛夫发现的几个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一)条件反射的抑制额外刺激的出现使条件反

12、射停止反应,叫外抑制,当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再给予强化的时候,条件反射也会被抑制,叫消退抑制;在条件反射形成的初期,类似于条件刺激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这叫条件反射的泛化现象。如果只给条件刺激物强化,其他刺激不予强化,这样,对其他刺激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这叫分化抑制(二)扩散和集中神经过程在大脑皮层上运动的基本形式就是扩散和集中当条件反射多次进行,通过学习,训练区别了不同的刺激形成了分化,就只对条件刺激中进行反应顾,这就神经细胞兴奋过程的集中。(三)相互诱导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促神经过程的出现,这叫相互诱导,大脑皮层某一部位发生兴奋的时候,在它的周围会引起抑制过程,这叫负诱

13、导。(四)动力定型巴甫洛夫把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型系统叫做动力定型,动力定型是人的习惯的生理基础。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第一单元 感觉概述一、感觉的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二、感觉的种类按照刺激来源于身体的外部还是内部,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是由身体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皮肤感觉又包括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内部感觉是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它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痛等感觉)第二单元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一、

14、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定义感觉器官对适应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叫感觉阈限,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阈限值高感受性低。二、感受性及感觉阈限的种类感觉阈限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感受性也可分为绝对感觉性和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感觉阈限,又叫绝对阈限。绝对阈限表示的是绝对感受性。感觉阈限是一个范围,能够感觉到的最小刺激强度叫下限,能够忍受的刺激的最大强度叫上限。下限和上限之间的刺激都是可以引起感觉的范围。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或叫差别阈限,又叫最小可觉差,其英文缩写为j.n.d。差

15、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却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韦伯常数,或者叫韦伯分数。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Fechner,G,T)1860年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测量了刺激的物理量和它所引起的心理量之间的关系。以S代表心理量;R代表物理量;K是一个常数,不同感觉道的K值是不同的,那么,S=KLGR。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刺激强度按对数级数增长,它所引起的心理强度却只按算术级数在增长,这就是费希纳定律。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在光的作用下,视网膜上的视紫红质分解,这是对光适应的过程;在暗环境中视紫红质又重新合成,这是对暗适应的过程。不过视紫红质分解得快,合成得慢,所以对光适应快,对暗适应慢。戴红色眼镜。外界刺激停止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象。(正后象、负后象)我们常用说红花还得绿叶配,就是因为绿背景上的红由于对比的结果,看起来更鲜艳了。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同时对比;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相继对比。各种感觉道同时出现的对比分别叫做视觉对比(包括明度对比和色调对比)、嗅觉对比度、味觉对比和温度对比等等。看到红色我们地觉得温暖,看到蓝色会觉得凉;听到节奏鲜明的音乐觉得灯光也和音乐节奏一样在闪动。我们把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