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学法与赏析.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2324517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文学法与赏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古诗文学法与赏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古诗文学法与赏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文学法与赏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文学法与赏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文学法与赏析古诗文学法与赏析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是古诗文单元。这个单元安排了一些篇幅短小,描写山水景物,激发性灵,陶冶情操的古代散文和诗歌。其中,览山川美景,悟景物意蕴,游览良多兴趣的三峡;走进积水空明的承天寺,去体验苏轼微妙复杂的心境;亲临势极雄豪的钱塘海潮,感受吴中健儿的弄潮风采;来到上下一白的雪后湖心亭,领略西湖的奇景和雅趣;贴近以景传情、脍炙人口的诗篇,明白诗言志,歌传情的宗旨。学习这一单元,一方面可以更多地接触、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步对古典文学的鉴赏才能;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古诗文,进一步进步文言语感,逐步到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粗浅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

2、解根本内容的程度。根据教材的安排,为了到达上述目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习这个单元。一、自主学习课前认真预习,利用工具书吉课文中的注解正音、释词、翻译课文,将不能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等待课堂上同学讨论或老师点拨。二、反复朗读,熟读成诵,读思结合读能积累语言材料,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主要的方法和手段。熟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好的课文,不经过读是不能深化体会到其内在涵义的。当然,读要有层次、有目的。初读时,要读准字音。再读时,要理解词义,读准节奏。最后读,要在读中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在读中受到熏陶感染。读?三峡?要悟到作者通过对三峡形貌和四季风光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河的宏伟壮丽,

3、抒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读?记承天寺夜游?要理解苏轼欣喜愉悦,落寞孤寂又鄙视尘俗而自慰这一复杂微妙的心境;读?湖心亭看雪?要体会作者在描绘清新淡雅的雪景中传达自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以本文由论文联盟.Ll.搜集整理及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另外,朗读时还要注意抓住关键语句,如?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归园田居?其三中的衣沾缺乏惜,但使愿无违。?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渡荆门送别?中的仍怜故土水,万里送行舟。?登岳阳楼?其一中的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三、在比较中学习可把?三峡?和?

4、答谢中书书?进展比较学习。因为两篇文章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动静结合,语言凝练,生动传神。郦道元在?三峡?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绿绘色,以湍悬涑绘形。这些都与清荣峻茂相照应。而写秋景,那么重在绘声,长啸凄异哀转渲染了肃杀的气氛而作者的情感那么蕴含其中,一个趣字,确切地表达了此时作者的愉悦之情,而末段的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绘,也是为秋景所触发的感情。文章一开始写七百里山势是静景,夏水襄陵为动景;局部又以素湍回清写动景,绿潭倒影写静景,动静相间,奇妙无穷。全文仅一百多字,气象万千的三峡景观却尽收笔底。春夏秋冬四季齐全,山水草木面面俱到。语言凝练,令人叹服。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

5、中那么从形、色、声三方面写景去表达动静相衬之美。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顶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氺为动。以上各种景物,交相作用,互相影响,构成了一幅怡神悦性的生动画卷。四、学会质疑,积极探究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有疑问才会进一步考虑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在学习古诗文时,既要认真考虑老师提出的问题,又要擅长自己提出问题和其他同学或老师共同探究。因为事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要敢于说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文素质,奠定扎实的语文根底知识,掌握过硬的听说读写技能,培养语言

6、感知才能,培养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读郦道元的?三峡?时,可质疑,文中写三峡四季之景,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依次来写。二是首先写夏季,最后写秋季,并将春冬二季和在一起来写。这是因为本文的重点是写水,于是根据三峡江水的特点,依水势的涨落来安排,夏天水最盛,最为迅猛,最具特点。春冬二季合在一起写,是因为江水的状况比较接近。最后写秋天,是因为它是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的,用三峡秋季的凄凉与前面不同季节的不同特征组成绚丽多彩的画面,表现其凄清美。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时,可质疑文中闲人的含义。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月夜

7、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所以此时此地的月夜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读?湖心亭看雪?时,抓住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展开质疑,这里采用手法,有什么作用?作者采用白描手法,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笔法朴素洗练,生动传神地凸显了被白雪覆盖的广袤世界。读?归园田居?其三时,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仅仅是写诗人荷锄晚归时走在草木丛生的荒径上被夕露沾湿衣裤吗?这里还应该进展深化探究,理解为诗人认为朝廷荒秽,世路困难,自己也难免要收到牵连。这样下文中愿字的特殊内涵就容易理解了:诗人要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表达了作者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学贵有法,学贵得法,只要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一定能学好这个单元的古诗文,进一步进步自己的语文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