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桥梁的发展史.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2304358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我国桥梁的发展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谈我国桥梁的发展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浅谈我国桥梁的发展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浅谈我国桥梁的发展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浅谈我国桥梁的发展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桥梁的发展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我国桥梁的发展史.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学 院 土木工程 专 业 建筑与土木工程 课程名称 学科专题讲座 研究生姓名 * 学号 *开课时 * 至 * 学年第 * 学期考试成绩 教师评语: 教师签字 年 月 日-可编辑修改-说 明一、研究生课程论文必须与本封面一起装订。阅卷教师务必用红笔批阅,并在本封面规定位置打分、写完评语后连同成绩登记表(一式两份)交学院研究生秘书,各学院研究生秘书在第二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将成绩登记表交研究生学院。论文由开课学院研究生办公室保管。二、该封面请用A4纸双面打印,将此说明打印于封面背面。浅谈我国桥梁的发展史* 摘要:桥梁是交通运输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桥梁的辉煌成就举世瞩

2、目,曾在东西方桥梁发展史中占有崇高 的地位,为世人所公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基数不断增加,交通压力逐渐加大,桥梁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阶段,相信在当下和未来的世界交通上桥梁仍会起到主导作用。 介绍了我国桥梁的发展历程和一些历史著名桥梁的相关情况,说明了我国古代桥梁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分析了现在的桥梁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必须正视的问题,以促进我国桥梁的发展。关键字:桥梁;发展史0 引言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伟大国家。幅员辽阔,地形西北高而东南低,河道纵横交错,有著名的长江、黄河和珠江等流域,这里孕育了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建设了数以千万计的桥梁,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

3、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桥梁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曾在东西方桥梁发展史中占有崇高的地位,为世人所公认。1桥梁的发展史1.1萌芽阶段 第一阶段以西周、春秋为主,包括此前的历史时代,这是古桥的萌芽阶段。早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据史料记载,我国周朝时期已建有梁桥和浮桥。1972年,在春秋时期齐国的京城山东临淄的考古挖掘中,首次发现了梁桥的遗址和桥台遗迹,两处桥梁的跨径均在8 m左右。1.2初步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以秦、汉为主,包括战国和三国,这是古代桥梁的初步发展阶段。战国时期,单跨和多跨的木、石梁桥已普遍在黄河流域及其他地区建造。坐落在咸阳故城附近的渭水三桥,在古代是很有名

4、的。三桥包括中渭桥、东渭桥和西渭桥,都是多跨木梁木柱桥。秦汉是我国建筑史上一个璀灿夺目的发展阶段,这时不仅发明了人造建筑材料的砖,而且还创造了以砖石结构体系为主题的拱券结构,从而为后来拱桥的出现创造了先决条件。从一些文献和考古资料来看,约在东汉时期,梁桥、浮桥、索桥和拱桥这四大基本桥型已全部形成。1.3辉煌阶段 第三阶段是以唐宋为主,包括两晋、南北朝和隋、五代时期,这是古代桥梁发展的辉煌阶段。隋唐国力较之秦汉更为强盛,唐宋两代又取得了较长时间的安定统一,工商业、运输交通业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等十分发达,而这又反过来刺激桥梁的大发展。因此,这时创造出许多举世瞩目的桥梁。隋代石匠李春首创的敞肩式石拱桥

5、赵州桥,该桥在隋大业初年为李春所创建,是一座空腹式的圆弧形石拱桥,净跨37 m,宽9 m,拱矢高度7.23 m,在拱圈两肩各设有2个跨度不等的拱,这样既能减轻桥身自重、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增加美观,赵州桥的设计构思和工艺的精巧,在我国古桥是首屈一指。唐朝时期出现了不少名闻天下的石梁桥。据唐六典记载,天下著名的石梁桥有4座:河南洛阳的天津桥、永济桥和中桥,西安的灞桥。北宋画家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所画的汴梁虹桥。虹桥的径近25 m,弧高5 m,桥宽约8 m。它的结构是一种以木构件纵横相架所形成的稳定的木拱结构。其整体造型轻盈,犹如长虹飞越河上。这种长跨径木桥建筑是桥梁建筑中的杰作。1.4饱和阶段

6、 第四阶段为元、明、清三朝,这是桥梁发展的饱和阶段。这时的主要成就是对一些古桥进行了修缮和改造,几乎没有大的创造和技术突破,但留下了许多修建桥梁的施工说明文献,为后人提供了大量文字资料。此外,也建造完成了一些像明代江西南城的万年桥、贵州的盘江桥等艰巨工程。值得一提的是明代万历年间建的放生桥,全长70.8 m,宽5.8 m,五孔联拱,构造精巧,形状美观,是朱家角十景之一。放生桥顾名思义,就是放生积德从善。僧人性潮曾规定在桥下只准放生鱼鳖,而不得撒网捕鱼。今天,在这里常有人兜售活鱼供游人购买放生。1.5直追世界先进水平的快速发展阶段 第五阶段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桥梁建设进入了一个奋起直追世界先进

7、水平的快速发展时期。1957年,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胜利建成,结束了我国万里长江无桥的状况,从此“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此后相继建成了南京长江大桥、江阴长江大桥、虎门大桥等一批技术含量高的重大工程项目。我国桥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1:1)我国跨海大桥的建设刚刚兴起。东海大桥的通车,拉开了我国从陆路伸向大海建设桥梁的序幕。全线贯通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可以使宁波到上海的距离缩短120 km,有利于促进江、浙、沪经济的发展。此外深圳湾大桥、湛江海湾大桥、青岛海湾大桥等都是2006年开工建设的跨海桥梁工程。港澳珠大桥也在策划之中。如果我国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向海洋延伸的战略将继续,跨

8、海桥的建设将成为未来桥梁建设的重点。2)跨越大江大河的桥梁建设方兴未艾。近年来,长江大桥在中国的建桥史上,每年都加入新的篇章。1990年以前,长江上的大桥只建了6座;1991年2000年,长江上建起了15座桥,主要是公路桥;2001年2006年,长江上兴建了21座桥。过去普遍认为经济比较落后、相对封闭的中小城市都架起跨越长江的桥。据有关消息,今后长江上还将建造70个过江(含长江大桥和过江)隧道。此外,黄河、浦江、珠江、湘江和闽江等近年来都在规划和兴建桥梁。2桥梁的形式 桥梁作为交通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到今,其技术发展从未停滞。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在桥梁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9、一度成为桥梁发展的开拓者和先锋军。在漫长的岁月里,在我国人民不断的探索中,我国创造了各式的桥梁。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桥梁逐渐成为一门专业学科,技术不断发展,形式复杂多样,其内涵和引伸义也更加得丰富。琬代化桥梁的高速发展追究其根源,都是总结前人积累下的丰富技术成果而来的,桥梁形式依然是板桥、梁桥、浮桥、拱桥和索桥这几类。2.1桥梁的结构桥梁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结构。2.1.1上部结构(桥跨结构) 线上主要是指桥梁中的梁。作为跨越障碍物的主要承载结构,可以进行多种分类:从功能上分:结构梁,比如基础地梁、框架梁等,它与柱、承重墙等竖向构件共同构成空间结构体系;

10、有构造梁,比如圈梁、过梁、连续梁等,它起到抗裂、抗震、稳定等构造性作用。按照结构工程属性可分为:框架梁、剪力墙支承的框架梁、内框架梁、砌体墙梁、砌体过梁、剪力墙连梁、剪力墙暗梁和剪力墙边框梁。从施工工艺方面分:现饶梁、预制梁等。从材料上分,工程中常用的有型钢梁、钢筋混凝土梁、木梁和钢包轮梁等。2.1.2.下部结构 线下主要包括基础、承台和桥墩。桥梁的基础作用是承受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传来的全部荷载,并把它们的荷载传递给地基。由于地质条件不同,基础也有很多种,我们常见的基础类型有明挖基础、桩基础、沉井基础、沉箱基础和管柱基础。桥墩和承台是桥梁结构的主要支撑物,它们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全部荷载,并将恒

11、载和车辆等活载传至基础的建筑物。桥墩分为实体墩、柱式墩和排架墩等。承台分为高桩承台和低桩承台。2.1.3支座 支座是指在桥墩上用于支承上部结构的重量,并使其固定于一定位置的支承部件。它还要承受操作时的振动与地震载荷。常见的支座类型有球形钢支座、板式棱胶支座等。2.1.4附属结构 桥梁的基本附属结构主要包括桥面系、锥形护坡。此外,根据需要还要修筑护岸、导流结构物等附属工程。在路堤与桥台衔接处,在桥台两侧设置石砌的锥形护坡,以保证迎水部分路堤边坡的稳定。 2.2桥梁的类型 桥梁种类众多,具体分类如下: 按用途分:铁路桥、公路桥、公铁两用桥、人行桥、运水桥(渡槽)和其他专用桥梁(比如通过管道、电缆等

12、)。 按跨越障碍分:跨河桥、跨谷桥、跨线桥(又称立交桥)、高架桥和找桥等。按采用材料分:木桥、.钢桥、钢筋混凝土桥、预应力混凝 土桥、圬土桥(包括砖桥、石桥、混凝土桥)等。 按桥面在桥跨结构的不同位置分:上承式桥、下承式桥和中承式桥。上承式桥的桥面布置在桥跨结构的顶面,桥垮 结构的宽度可以较小,构造简单,桥上视线不受胆挡;下承式桥的桥面布置在桥跨结构的下都,其建筑高度(自轨底至梁底的尺寸)较小,增加了桥下净空,但桥跨结构较宽,构 造比较复杂;中承式桥的桥面置于桥跨结构的中部,主要用 于拱式桥跨结构。按桥长分:桥长不超过20 m的为小桥,大于20 m小于100 m 的为中桥,大于100 m小于5

13、00 m的为大桥,超过500 m以上的为特大桥。 按受力特点分:梁式桥、拱式桥、悬索桥、斜拉桥、刚构桥和组合体系桥。 3桥梁发展展望 近20年来,世界上各国的桥梁工作者致力寻求桥梁结构的功能与经济,美学的证统一,创造出不少典型桥例,推动了桥梁工程的发展。桥梁结构也逐步向轻巧,纤细方面发展,但桥梁的载重,跨长却不断增长。为了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所提出的愈来愈高的要求,需要建造大量的承受更大荷载,跨越海湾,大江等跨径和总长更大的桥梁。这就推动了桥梁结构向高强,轻型,大跨度的方向发展。大跨度桥梁设计中,愈来愈重视空气动力学,振动,稳定,疲劳,非线性等研究项目的应用,并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施工上,

14、力求高度机械化,工厂化,自动化;在工程管理上,则力争高度科学化,自动化。展望未来,我国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桥势在必行。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史很短,但在l卯6年后,发展很快,无论在桥型或跨长的发展都是非常突出的。然而,在跨度上还没有赶上国际水平,主要问题在于建筑材料工业水平和施工工艺水平的落后。今后要加强对混凝土高效能掺合剂的研究,加强对预应力钢材的研究,加强桥梁科学领域中有关的理论研究工作,要加强计算机在桥梁工程设计,施工中的应用。4坚持桥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创造了人工自然,为社会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始料不及的消极后果,干预了自然界自身调节的机制,使得人与自然

15、之间难以协调发展,乃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在建造桥梁的时候,也必须树立这样的观点,早在1的多年前,恩格斯就提醒人们或警告人们要看到大自然报复的著名论断,他在列举了许多事实的基础上尖锐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步这样的胜利,自然界多报复了我们。每一步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一个结果又取消了。侧所以,我们在桥梁可行性研究时,不能只重视经济效益,也要下大力气对桥梁建好之后所可能产生的对当地环境,气候,地形,地貌的影响做充分的评估,以保证桥梁建设与大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