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1 .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2300566 上传时间:2024-03-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1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1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1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1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1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1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1 .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教学设计【内容标准】:1.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政权的建立和其巩固统治的措施;2.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的史实;3.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的建立;4.掌握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知识解读】:本课是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中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从纵向上看,女真建立金政权后灭辽与北宋,南宋在岳飞抗金的有利时机下与金议和,形成南宋偏安与金南北对峙局面;从横向上看,并立时期双方有战有和,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双方在碰撞与交融中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女真族汉化改革,民族交融趋势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大交融是历史的

2、必然。从历史发展线索上看,本课上承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下启元朝的统一与拓展,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在碰撞与交融中走向统一,形成中华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因此,本课在本单元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学目标】金与南宋的对峙核心素养要求时空观念通过对金灭辽、北宋形势图金军南下形势图的分析,在不同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史料实证1.通过女真人像、金墓室壁画、女真文墨锭、诗词等一手史料的分析,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2.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历史理解在老

3、师的引导下,了解靖康之变的史实,理解北宋灭亡的原因。对历史境况形成合理的想象,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历史解释通过对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的理解,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合理的解释。通过对不同诗词的解读,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历史价值观认识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体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体会大国的扬帆远航,离不开掌舵者;学习岳飞 严明治军、精忠报国的精神和廉洁正直的品格。【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金的崛起以及宋金的对峙2.教学难点:如何客

4、观看待岳飞抗金;【教学对象分析】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了初步收集信息和识图能力,能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多种途径收集相关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讲述靖康之变,形成初步的价值判断。课堂上注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以讲学稿自主学习的作用,结合地图和史料开展自主探究并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由学生提出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认识岳飞抗金的重要作用;民族战争性质和客观公正地评价岳飞抗金的难点。总之,本课以生生互动、生机互动与师生互动相结合等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达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的。【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通过诗词导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历史,认识历史2.图片示意法:对于女真兴起、金灭

5、辽及其北宋、宋金对峙等图片的演示,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3.问题探究法4.讲学稿自习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AdobeAfterEffects(AE)制作导入视频;会声会影软件对本课相关视频进行剪辑【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思路】 本课打破常规教学手法,尝试采用诗词来贯穿一节课的教学。我为本节课设立的三条主线是: 1.大国的扬帆远航,离不开掌舵者。统治者的执政能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命运。 2.生逢乱世,民族之间的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民族交融才是我们的主流。 3.民族复兴大业需要英雄和英雄精神,国家需要有英雄精神,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才能走向复兴。围绕这三条主线,考虑到本节课要采用诗

6、词来贯穿,所以我将本节课分为三大板块1. 狮虎争斗,狼烟滚滚颂碑留,主要讲女真的崛起,金建立 2. 万里征战,横扫千军如席卷,主要讲金灭辽以及北宋3. 建炎南渡 ,赵宋江山苟临安,主要讲宋金议和,南宋偏安一隅【教学过程】【导入】诗词视频【新课讲授】第一回:狮虎争斗,狼烟滚滚颂碑留第一环节 女真概况 图片展示:女真族兴起的地区。受哪个政权的统治?(学生活动:看图说明他们居住的地区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代。辽政权。)教师:女真这个民族有哪些生活特点呢?图片展示:女真人像组织学生讲述女真族生活状况。(学生活动:通过观察人物服装、形象、配饰、武器等,让第一学习小组概述女真族的生活状况是衣着厚实,生活地

7、区寒冷,皮质的帽子,手里握着的弓,以及腰间挎着的箭,告诉我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狩猎。)教师讲解:咱们同学们了解了这个民族基本的生活特点,再通过一组材料来认识他们。史料展示:俗勇悍,喜战斗,耐饥渴苦辛,骑马,上下崖壁如飞,济江河不用舟楫,浮马而渡。(学生活动:喜欢战斗)第二环节 女真统一,建立政权金教师:11世纪末,女真各部完成统一,但此时女真发现女真还在辽的控制之下? 我们一起看看当时女真人在辽的统治之下生活的状况(学生活动:分析史料,提取史料关键信息点)教师讲解:公元1114年9月,阿骨打正式起兵反辽,依靠几千名受到严格训练的士卒,女真人屡战屡胜, 所向披靡,大败辽兵。1115年春天,

8、阿骨打在会宁,正式称帝,建国号为大金,年号收国,阿骨打就是金太祖。(学生活动:分析吉林松原有块大金得胜陀颂碑,提取史料关键信息点)教师讲解:金史上有一段记载,为什么以金为国号,“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宾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所以以大金名之。在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中,金属于首位,金能克铁,而辽的国号是铁,铁虽然坚固,但容易什么?生锈,所以女真定名为金,有灭掉辽朝,建立金国的想法。第三环节 巩固政权的措施教师过渡: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曾经这样评价这个民族,说“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所以这样的民族,是不可能永远受人压迫的。那么这个民族是怎么一步步发展的如此壮大呢? (学生结合PPT提供的

9、史料,分析得出结论:1、完颜打骨打完成女真各部的统一;2、1115年,完颜打骨打在抗辽的过程中建立女真政权,国号“金”3、金太祖仿汉制,改革女真落后的军政体制,发展农牧生产。)设计意图:通过女真人像、金墓室壁画、女真文墨锭、诗词等一手史料的分析,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第二回:万里征战,横扫千军如席卷第一环节 西灭辽国 教师:提供金灭辽及北宋形势图,概述金灭辽及北宋的基本概况?(小组活动:根据微课提炼口述历史事件的要点,要求学生口述金灭辽及北宋的概况。步骤

10、:首先小组之间概述,然后推举一位语言简练,逻辑清晰同学代表发言。)教师过渡:从916年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国,到1125年辽朝灭国享国210年,传了9代皇帝。辽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而北宋与金军在灭辽过程中分别表现如何?有没有哪位同学用两个词或句子高度总结一下。(学生活动:北宋出兵伐辽,被辽军打得大败;金军势如破竹,相继攻占辽的都城和许多地区。 )教师:在灭辽的过程中,如果你是女真人,你看到北宋的一切,你会怎么做?【学生】灭宋第二环节 南下灭宋 教师过渡:但是我们的统治者并没有一点的危机意识。我们来看宋徽宗笔下的小重山, 金莲开陆海,艳都城。万井贺升平。高宴在蓬瀛。花海满城,歌舞升平,宴会高歌,宛如

11、仙境。前方战事十万火急,这里歌舞升平。此外,他还沉迷于书画,独创瘦金体。身为一个政权的统治者可以有兴趣爱好,但兴趣爱好不能凌驾于国家职责之上,用一句话宋徽宗,那便是“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学生结合PPT提供的史料,分析得出结论:这是一种鲜明的对比,一边是沉迷娱乐的君主,一边是精于改革,自创金国铁骑战术的君主。)教师讲解:北宋就此灭亡的标志性事件是“靖康之变”史料展示: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教师讲解:上回说到徽、钦二帝被掠到金国,宋朝江山顿时无主,幸好徽宗第九子康

12、王赵构趁乱逃了出来,逃难路上登基作了皇帝,这就是宋高宗。后来辗转到临安立为都城,历史上称为南宋。南宋与金的政权关系又是如何的呢?设计意图:出示金灭辽、北宋形势图可以使学生对战争形势有一个直观、形象的印象。培养学生看图识图的能力,以及在图中寻找有效信息的能力。概述史实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第三回 :建炎南渡 ,赵宋江山苟临安第一环节 南宋建立,偏安一隅第二环节 岳飞抗金教师讲解:出示南宋、金对峙形势图和北宋与辽、西夏分立形势图,了解的金与南宋的疆域范围。 教师讲解: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抗战派将领英勇抵御,岳飞领导的军队成为抗金力量中重要一支。创设情境一:展示一组有关岳飞的

13、图片(学生口述岳飞的故事岳母刺字,郾城大捷等故事)。创设情境二:出示岳飞“还我河山”手迹创设情境三:岳飞抗金创设情境四:图片展示秦桧及其岳飞墓根据视频及同学们的故事【小组讨论】:岳家军能打胜仗的原因?(学生活动:动口动笔,记录小组讨论的结果。)(学生活动: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战争的正义性。)我们如何评价岳飞抗金?(根据微课“如何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评价岳飞抗金。)教师讲解:郾城大捷后,金军对岳家军闻风丧胆,面对大好的抗金形势,南宋的统治者却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呢?(学生活动:在岳飞抗金初见成效时,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的力量壮大威胁到他们的统治,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教师讲解:几百

14、年来,在岳飞的事迹广为传颂的同时,更有仁人志士来此凭吊,他们不只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更多的是为了体味和感受英雄的浩然之气。人们将迫害岳飞致死的秦桧将其夫妇二人形象铸成跪像置于岳飞墓前,被永远定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正所谓“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岳飞班师回朝后,投降派占了上风,宋金达成和议。设计意图: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讲述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从故事和课文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2、小组讨论的设置,即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3、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使学生情感价值观得以体现。使学生从南宋高宗和秦桧的所作所为得

15、出正确的人生观;通过进一步对岳飞事迹的了解,加深对岳飞的崇敬之情。第三环节 绍兴合议教师讲解:了解不同时期的国家概况最好的方式是看地图。地图也会说话,它会告诉你一个时代国家主权的变化,展示历史的真相。我们先在这幅图上找到此时三个并立的政权。找到了吗? (学生活动:根据史料和课本知识分析得出结论:1141年,岳飞死后,宋金随即签订协议,史称宋金和议或绍兴和议。协议内容:(1)南宋对金称臣(2)每年给金岁币(3)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协议影响:(1)确立了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2)给南宋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3)客观上获得较长的和平局面,有利于南北经济恢复发展和各族人民友好交往。教师讲解:自绍兴和议签订后,南宋与金在此后的交往中基本上无大的战事,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纵观辽、西夏、宋金这段历史,你认为战多还是和多?(学生活动: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各民族之间有战有和,战是短暂的,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总结】以上,就是我们本节课的知识点。知识点讲完了,但是老师意犹未尽,听闻咱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