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案)杨贵菊.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2291741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教案)杨贵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教案)杨贵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教案)杨贵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教案)杨贵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教案)杨贵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教案)杨贵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教案)杨贵菊.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数学年 级九年级教学形式双主互动教 师杨贵菊单 位延津县初级中学课题名称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型学情分析本节课在第二章学习过“合并同类项”和本章第一节学习过“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来研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在后续学习其他复杂的方程时会经常使用,因此,本节课在学生今后学习解方程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列方程”在所有方程类问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贯穿于全章始终,从实际背景中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结合这些模型讨论方程的解法,这样可以自然地反映所讨论的内容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利用合并同类项解“

2、ax+bx=c+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2.能力目标:能够从实际问题中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思想的作用及应用价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化归思想在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作用。教学过程1、知识链接(1) 解方程: -5x=10 (2) 化简: y+5y-2y设计意图: (1) 解方程利用等式的性质2把系数化为1和(2)合并同类项都是本节课学习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要用到的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2、问题探究问题:“十一”长假期间,小明的妈妈带他到清华大学参观,一位教授看到聪明的小明问“小朋友,你多大了”,小明眨了眨眼睛调皮地说:“爷爷、爸爸和我的年龄和是120岁,而且爸爸的

3、年龄是我的3倍,爷爷的年龄是爸爸的2倍,你猜我多大了?”这位教授笑了笑随口说出了小明的年龄。师:你能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吗?生:能。师:认真思考并把答案写在学案上。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写。生:设小亮x岁,则爸爸3x岁,爷爷6x岁,根据题意得:x+3x+6x=120设计意图:以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营造一种轻松地学习氛围,易于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师:观察方程x+3x+6x=120的特点。生:方程的左边是同类项,右边是常数。师:怎么解这个方程?生:口述。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知的积极性,渗透化归的思想 。师:规范的写出过程:合并同类项,得

4、 10x=120系数化为1,得 x=12设计意图:通过书写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来提高学生解题的规范性。师:“合并同类项”起了什么作用?学生思考回答,师生共同整理:合并同类项是一种恒等变形,它使方程变得简单,更接近x=a的形式。设计意图:结合解方程的过程,让学生思考合并同类项的作用,是为了反复渗透“解方程就是要使方程不断向x=a的形式转化”的化归思想。3、试一试:解下列方程(1)、2x-=6-8 ( 2)、7x-2.5x+3x-1.5x=-154-63反思: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步骤: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学习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4、能力提升: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3

5、, 9,-27, 81,-243,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701,这三个数各是多少?师:请大家思考三个问题:(1)这列数的排列规律是什么? (2)本题的相等关系: (3)列出方程:小组内讨论,然后写在学案上,找一名学生板演。设计意图:本题是有关数列的数学问题,题中要求出三个未知数是互相联系的,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排列规律,设其中一个未知数为x,另两个未知数可以用含x的式子表示,让学生认识到用一元方程解含多个未知数的问题时,通常先设其中一个为x,再根据其他未知数与x的关系,用含x的式子表示这些未知数。5、课堂小结:学生回答,学生补充,老师最后补充。设计意图:使学生对列方程和解方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同时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板书设计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1)解方程:-5x=10(2)化简:y+5y-2y解:设小亮x岁,则爸爸3x岁,爷爷6x岁,根据题意得:x+3x+6x=120 学生展区合并同类项,得 10x=120系数化为1,得 x=12答:小明12岁了。作业或预习作业:教材习题3.2第1题,第3题(1)(2),第7题。自我评价 本节课通过小明和教授的幽默对话引出课题,让学生用已有知识推出新知识,尝试了成功的快乐,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美中不足的是自己对学生的评价不太及时。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评议一单位: 姓名: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