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教学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2277170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业》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业》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业》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业》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农业生产的部门构成,理解种植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部门。(2)记住农业的概念,理解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3)知道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4)理解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我国南北方土地资源的差异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说明我国粮食作物、油料、糖料等作物的南北差异,提高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以农业为基础的重要性,树立科教兴农的观点,并对学生进行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等思想教育。【教学重点】1、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和农作物的分布规律。2、抓紧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教学难

2、点】1、理解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2、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和农作物的分布规律。【教学准备】自制相关课件、中国轮廓图【教学方法】图示观察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新课导入: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请同学静心认真听,说说你们听到了什么?学生观看视频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结合课本上的问题:我们家乡的人们主要从事哪些农业生产活动?思考回忆并感受农村的美好,农业的希望。通过歌曲的直观感受,使学生认识到农业生产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结合在农村的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演示与记录新授:(板书)一、农业及其重要性老师提问:1.阅读P90页课

3、文及图片,回答:什么是农业?按照生产对象不同,可以把农业分为哪几个部门?2.阅读课本P91,说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并举例说明农业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重要性农业生产不仅提供我们日常生活必需的吃、穿、用等物资资料,还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原料和广阔的消费市场。(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教师强调:无农不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3.读图4.8和图4.9,回答为什么说中国的吃饭问题得以解决是个奇迹?教师总结:中国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地球上约20%的人口,所以是个奇迹。教师补充:中国虽然总体粮食产量比较高,但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国家正在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学生阅读文本、图片回答:农业是

4、通过人工培育和饲养动、植物来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按照生产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农业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生产部门。学生根据亲身体会回答生产方面:棉花和动物的皮毛可以为纺织工业和皮革工业提供原料,粮食、蔬菜、水果、蛋奶等为食品加工工业提供原料、木材为造纸业提供原料。生活方面:我们吃的米、面、油、菜等、穿的棉纺织品、毛纺织品等都来源于农业学生读图分析:中国在这四国中耕地面积最少,约是1.1亿公顷(美国和印度约是1.6亿公顷,俄罗斯约1.2亿公顷)但粮食产量却最高,约5亿吨(美国约4亿吨、印度约2.3亿吨,俄罗斯约0.6亿吨)。中国的水稻平均产量为6.4吨/公顷,而世界平均为4.2吨/公顷

5、,印度和日本分别是6.5和3.3吨/公顷,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通过学生的阅读与观察,找出农业的分类有哪些,并且知道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从自身实际、生活实践中获得知识。一切知识都来自于生活实际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与对比,运用头脑分析,用图示法来培养学生的用图能力,培养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衔接与过渡(过渡与转折)我国是一个大国,东部、西部、南方、北方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造成农业的地区分布存在很大差异。教师过渡到我国农业的具体分布又是怎样的呢?观察与发现二、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4、读图4.10和P93课文,讨论我国农业的差异: 我国的农业分布差异表现为什么? 就东西部而言,农业分布有何差异? 我国西北

6、内陆和青藏高原种植业分布零散,你认为与哪些因素有关?(干旱缺水、高寒低温)学生读图及文字思考:多媒体展示的农作物分布图及其问题:(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作答)(1)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哪两个部分?(2)它们的界线在哪里?(3)东西两部分各有哪些农业类型?(4)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在降水稀少的西部地区,种植业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么会在这些地区发展种植业?(6)在东部地区,各种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7)林业集中在我国的哪些地区?哪些属于天然林?哪些属于人工林?(8)我国哪个地区的淡水渔业最发达?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并通过小组内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正确表达和团结协作能力。

7、衔接与过渡【教师总结】我国农业东部西部有明显差异农业部门分布西部畜牧业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新疆牧区)东部种植业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林业东北、西南的天然林区东南部的人工林区渔业海洋养殖:东部沿海地区 淡水渔业:长江中下游地区界线:年400mm等降水量线过渡:我国种植业集中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种植业存在明显差异。观察与发现5.请同学们读图4.11和P94文字,讨论我国种植业在南北方的差异 学生自主读图及文字,完成下列表格地区耕地类型熟制(一年几熟)主要农作物秦岭一淮河以北秦岭一淮河以南小组合作完成以上表格通过列表对比观察培养学生学会列表,用对比法来学习地

8、理知识。衔接与过渡地区耕地类型熟制(一年几熟)主要农作物秦岭一淮河以北旱田一年一熟小麦、玉米、大豆、甜菜旱田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棉花、小麦、玉米、花生、温带水果秦岭一淮河以南水田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教师结合学生所填,师生共同完成表格分界线:年0800mm等降水量线思考与讨论三、认识我国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建设与规划6.读图4.12,结合以前所学知识讨论一下问题(1)对照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地形(2)说出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分布状况,她们发展农业的主要条件是什么?(3)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的主要农产品有哪些不同?试举例说明这样规划所依据的自然条件学生在老师

9、的提示下进行讨论教师小结:(1)我国农产品的只要产区在平原地区(2)西部地区的农产品产区主要在山麓地带的平原、河谷及绿洲地区,主要因为有灌溉水源、光照充足。(3)南方地区纬度低,气温高、降水丰富,适宜喜高温、需水量大的作物生长,如水稻、甘蔗等,而北方地区降水量比较少,所以适宜需水量不是很大,对温度要求不高的农作物生长,如小麦、大豆、玉米等生长培养学生通过整合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延伸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和棉花等主要类型。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的 影响,我国农作物的地区分布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 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的地区分布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油料生产形成了

10、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棉花生产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课下作业)课堂延伸: 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探索如何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生产。为学生补充相关的知识,拓展学生的思路,是学生逐渐养成在生活中用地理知识的习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设计】农业 (一)农业及其重要性 (二)农业的地区分布 1. 农业定义 1. 我国农业地区分布差异东部和西部的差异 2. 农业的主要部门 2. 我国农业地区分布差异南方和北方的差异 3. 农业的重要性【达标测试】1、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_产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2、人们把利用

11、_、_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_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农业。3、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_与_、_与_的差异。4、我国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_业为主;_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5、我国东部农作物的收获次数由北向南的变化是_。6、我国种植业集中分布在 地区。 一线南北种植业存在明显差异,北方以 (耕地)为主,南方以 (耕地)为主。【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优点主要有:1.充分利用多媒体图片来进行地理知识的演示,大量地使用表格来对比学习南北方的农业分布规律。大大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对地理知识的应用。利用表格来填空,学生的参与度也较高,学习效果好。表格学习法也有利于学生的比较学习。2.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通过教学的各个把我国农业的的分布现状以及南北差异充分体现出来,便于学生熟知本课的所学。针对本课的不足或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1.要重视地理知识的比较与对比,尝试性地用比较法来总结地理知识的规律。2.要重视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运用,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学习到的地理知识能够对学生在农村的生活、生产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