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景观设计.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2271419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水景观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滨水景观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滨水景观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滨水景观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水景观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域景观是城市不可多得的资源和风景,它决定着城市景观的特点,同时影响着城市景观的发展方向。滨水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为人们在充满钢筋水泥的城市生活中亲近自然提供了机会。滨水公园景观的设计,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等,把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增强水域空间的开放性、可达性、亲水性、连续性、文化性等,使自然开放空间能够越来越好的调节城市环境,从而保障了城市格局的科学、合理与健康。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昭示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味;同时,滨水区景观的塑造也是寻求新的商业价值的手段。关键词:滨水公园滨水公园景观设计城市滨水景观主题公园滨水公园是临近水体区域而建,专为居民提供观赏、休闲、

2、游憩、文化交流的公共绿地。滨水公园的生态环境对城区布局、改善生态环境、创造怡人的生活、发展空间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城市的发展历史来看,城市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水,城市的历史文化与水息息相关。城市滨水公园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是人类感知水的活动场所。同时,城市滨水公园也能有效提升一个城市的整体感知性,它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城市景观和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中提出城市空间景观的五要素:道路,边缘,节点,地标,广场。滨水公园既是城市的节点,其本身又同时涵盖了这些景观要素。其景观设计对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与提升,城市环境生态的保护和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作

3、为展示城市面貌的窗口,以舒适宜人的环境,陶冶市民的情操,净化市民的心灵,影响市民的行为。塑造水域空间的开放性城市滨水公园为城市居民与游客提供了亲水环境,是城市的公共游览场所,对于滨水空间的设计应本着开放性原则。增强水域景观的可达性与亲水性滨水公园设计的重要目的在于服务于城市公众的日常游憩休闲活动,可达性差及尺度的失衡造成了某些公共空间公众的参与性低。在滨水公园的设计中应当重视和增强水域景观的可达性于亲水性,促进市民与自然之间的良好交流。打造交通活动的连续性良好的交通连续性是市民和游客在公园进行游憩休闲活动的重要保障。一方面,保证了游赏者可以欣赏到变化丰富的滨水景观,另一方面也使得居民们很大程度

4、上摆脱了相对隔离的状态,增进了市民之间的交往活动。彰显水域景观的文化性城市滨水区域对于城市的特色具有重要的展示和传承作用。对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的规划设计,应该重视传统区域文化的独特作用,将当代文化与传统本土文化相结合,能够勾起人们对于本地文化的怀念与自豪,使得人们在游赏过程中视觉体验与精神追求的双重追求。功能片区的合理划分在尊重原有基地自然生态肌理的前提下,根据场地特征、设计主题等对滨水公园进行合理的功能片区划分。合理的划分场地,针对不同片区进行不同的主题和功能设定,能够更好地进行因地制宜设计。功能片区的合理划分,主要根据基地环境状况、地域人文特征、基地与外界的交通联系以及游客容量等诸多方面,对

5、基地进行功能和主题的划分。常见的功能片区划分模式包括有环境特征分区模式,人文主题分区模式,游客容量分区模式等。基地高差的有效利用滨水公园中的水岸高差,在景观设计应得到合理利用。充分结合基地现状高差,布置亲水平台、游步道、自然植被等,从而营造丰富的滨水景观效果。对于高差的利用与设计,构成了纵向的景观序列形式,体现了节奏与韵律的变化,增强了滨水公园的立体化景观效果。基地高差的利用主要体现在道路与驳岸的立体化设计两个方面。道路的立体化设计主要是根据现状高差,针对不同区段的道路进行高低区分,以丰富整个场地内的景观空间层次。驳岸的立体化设计主要是在考虑到防洪、灌溉等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多样的驳岸形式的组合,

6、包括了自然缓坡式、挑台式、台地式、引水式等。水生态与水景观的有机结合对于基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城市公园各方面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于基地景观的塑造是滨水公园最终服务于人的必要途径。在城市滨水公园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同时重视生态和景观两方面的效果,以生态学为重要基础,寻求生态与景观相结合的设计手法。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同时,兼顾景观效益,使得二者在整个城市滨水公园的设计中共同作用、相得益彰。水生态与水景观的有机结合的具体设计手法包括:构建湿地植物群落体系,形成湿地生态循环系统;利用中水回收系统,通过水景处理手法的多样化营造与水质的维护相结合;增加生态浮岛,修复生态体系同时增强景观效果。本土文化的

7、现代传承通过对于本土文化的现代方法展示,保护和更新城市滨水区域的历史文化,传承风俗民情,突出滨水风光特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目的,使得城市河网的历史地段成为体现历史文化,彰显现代城市文化魅力的居住、商业中心,为城市注入活力与生机。本土文化的现代传承,具体主要体现在: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展现本土历史文化特征;传统理水手法应用于现代城市水景;尊重现状景观文化的基础上合理尝试西方水景设计理论。对于本土文化的现代传承,能够保护、提升并且促进城市的自然、历史、人文的发展,同时起到带动、振兴城市经济的作用。滨水公园景观的设计,离不开丰富的植物层次的营造。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丰富多彩的植物配置,满足娱乐、交谈

8、、休憩等多种功能规划植物群落类型,营造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环境,并能够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丰富的多种生态系统。植物层次的丰富性包括了空间上和时间上两个方面。在空间上,可以根据空间功能及场地高差等,因地制宜地配置植物,通过具体的疏密、大小、高低错落的划分等,塑造疏密有致,巧妙开辟不同绿地空间,如坡地景观、疏林草地景观、密林景观等。在时间上,根据当地一年四季季相变化,对植物选种进行四季搭配,使滨水公园的植物景观做到春季桃红柳绿,夏季花繁叶茂,秋季丹枫如火,冬季疏影暗香。结语:对于整个城市来说,滨水公园的建设不能旨在一朝一夕,而应该在建设与建成之后,应当利用对城市滨河公园景观做出后期评价、调查反馈等体系,不断地整合、发展完善,使空间形态、景观形象得到不断地提升,最终更好地服务于人。充分发挥城市滨水公园的开放性、可达性、亲水性、连续性、文化性,塑造城市的积极形象,满足城市的生态环境需要以及精神文化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