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2270540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少朴讷,好击剑,尚武事。自去 家四年乃归,以琴书自娱。大将军袁绍闻而辟之。时士卒横暴,掘发丘陇。琰谏曰:“昔孙 卿有言:士不素教, 甲兵不利,虽汤武不能以战胜。 今道路暴骨, 民未见德,宜敕郡县掩骼埋胔,示憎怛之爱,追文王之仁。”绍以为 骑都尉。后绍治兵黎阳,次于延津,琰复谏曰:“天子在许,民望助 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绍不听,遂败于官渡。太祖破袁氏,领冀州牧,辟琰为别驾从事, 谓琰曰:“昨案户籍, 可得三十万众,故为大州也。”琰对曰:“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 二袁兄弟亲寻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

2、 俗,救其涂炭,而校计甲兵,唯此为先,斯岂鄙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 ! ” 太祖改容谢之。于时宾客皆伏失色。太祖征并州,留琰傅文帝于邺。世子仍出田猎,变易服乘,志在 驱逐。琰书谏曰:“盖闻盘于游田,书之所戒,鲁隐观鱼,春秋 讥之。此周、孔之格言,二经之明义。今邦国殄瘁,惠康未洽,士女 企踵,所思者德。况公亲御戎马,上下劳惨,世子宜遵大路,慎以行 正,思经国之高略。而猥袭虞旅之贱服,忽驰骛而陵险,志雉兔之小 娱,忘社稷之为重,斯诚有识所以恻心也。唯世子燔翳捐褶,以塞 众望,不令老臣获罪于天”。太祖为丞相,琰复为东西曹掾属征事。初授东曹时,教曰:“君 有伯夷之风,史鱼之直。贪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

3、斯可以率时 者已。故授东曹,往践厥职。”魏国初建,拜尚书。时未立太子,临 菑侯植有才而爱。太祖狐疑,以函令密访于外。唯琰露板答曰:“盖 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 死守之。”植,琰之兄女婿也。太祖贵其公亮,喟然叹息,迁中尉。琰尝荐巨鹿杨训,虽才好不足,而清贞守道,太祖即礼辟之。后 太祖为魏王,训发表称赞功伐,褒述盛德。时人或笑训希世浮伪,谓 琰为失所举。琰从训取表草视之与训书曰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 变时琰本意讥论者好谴呵而不寻情理也。有白琰此书傲世怨谤者,太 祖怒曰:“谚言生女耳,耳非佳语。会当有变时,意指 不逊。”于是罚琰为徒隶,使人视之,辞色不挠。太祖令曰:

4、“琰虽 见刑,而通宾客,门若市人,对宾客虬须直视,若有所瞋。”遂赐琰 死。(三国志魏书崔琰传)注:翳,华盖。褶:骑服。五官将,指五官中郎将,曹丕时任此职。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领冀州牧领:兼任B. 太祖改容谢之谢:道歉C. 太祖贵其公亮亮:光明D. 时人或笑训希世浮伪希:迎合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冀方蒸庶暴骨原野蒸庶:百姓B. 斯岂鄙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明公:您C. 而猥袭虞旅之贱服袭:沿用D. 壮士尚称而厉称:名声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崔琰宅心仁厚,关心

5、百姓,敢于直谏,多次给上级提出合理的 建议,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B. 崔琰引经据典,劝说曹丕不要沉溺于个人享乐,而应该以社稷 为重,认真思考治理国家的方略。C .曹操对崔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他能够坚守个人操守,起 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D.崔琰个性刚直,不屈服于权势,虽然受到惩处,仍然刚直不阿, 最终因此而丢了性命。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世子仍出田猎,变易服乘,志在驱逐。 (3 分)(2)今邦国殄瘁,惠康未洽,士女企踵,所思者德。 (4 分)(3)唯世子燔翳捐褶,以塞众望,不令老臣获罪于天。 (3 分)8. 用“ / ”给下文断句。(3 分)

6、(限划 6处) 琰从训取表草视之与训书曰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琰 本意讥论者好谴呵而不寻情理也参考答案4. C (应为“诚实”之意。 )5. C (应为“穿”之意。)6. A (“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错,原文有“绍不听,遂败于官 渡”。)7. ( 1)翻译:世子(曹丕)频繁外出打猎, (经常)变换衣服和 车辆,一心扑在追逐猎物上。 (重点词:仍、驱逐,一词 1 分,大意 1 分)( 2)翻译:现在国家贫困,(圣主的)恩惠没有遍及(全国百姓), 男男女女踮起脚跟(盼望) ,他们所思念盼望的就是您的大德。 (重点 词:殄瘁、洽、企,一词 1 分,大意 1 分)( 3 )翻译:希望世子您烧毁猎

7、具车辆,丢掉骑服,来堵住大家 的埋怨,不要让我从老天爷那时获罪。 (重点词:捐、望,一词 1 分, 大意 1 分)8. 琰从训取表草视之 /与训书曰/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 /会当有 变时/琰本意讥论者好谴呵而不寻情理也(对 2 处 1 分,错一个扣 1 分)参考译文 崔琰字季圭,清河郡东武城县人,幼年质朴木讷,喜爱剑术、武 艺。自从离家之后,四年才回到故乡,以弹琴读书作为消遣。曹操击败袁绍后,兼任为冀州牧,征召崔琰担任别驾从事,得意 地对崔琰说:“昨天统计户籍,冀州有三十万人,所以这倒是个大州 啊!”崔琰回答说:“目前天下分崩,九州离析,袁谭、袁尚兄弟相 互征战,冀州百姓暴骨荒野。还没听说王

8、师的仁声先到,来慰问百姓 的生活状况,解除人民的苦难,却先看到了统计武器人口,这难道是 冀州百姓对您的期望吗 ! ”曹操立刻改变得意之色, 向崔琰道歉。这时 其他宾客都吓得低头变色。太祖征讨并州,留下崔琰在邺下辅佐文帝。文帝照样外出打猎, 改换服装车辆,兴趣全放在追逐猎物上。崔琰上疏规劝说:“您的父 亲亲自领兵打仗,上上下下操劳辛苦,您应该遵循正道,谨慎地端正 品行,思考治理国家的最好策略,对内有所鉴戒,对外发扬先贤的节 操,深深思考太子的责任,珍重自身修养。现在却降低身份,穿上管 理山泽者的卑贱服饰,急急地四处奔驰,身临险境,志向仅在于获取 野鸡、兔子这样的小娱乐,忘了国家社稷才是最为重要的

9、,这实在是 有识之士所以痛心的地方。希望您烧毁射猎用具,舍弃行猎服装,以 消除众人的怨责,不要让老臣得罪上天。”曹操为丞相时,崔琰又担任东西曹掾属徵事。最初给崔琰授职东 曹时,曹操下令说:“您有伯夷的清高,史鱼的正直,贪鄙的人会仰 慕你的名声而清廉,壮士会尊敬你的声誉而砥砺意志,这就可以引领 时代风气了。因此授官为东曹,可速去上任。”魏国刚建立时,崔琰 官拜尚书。当时,还未立太子,临淄侯曹植有才,很得曹操的宠爱。 曹操心中也犹豫不决,就用函令秘密在外查访意见。只有崔琰公开回 应说:“听说春秋大义,应该立长子为继承人,五官将曹丕仁厚 孝顺聪明,应该继承正统,我誓死坚持这种意见。”曹植是崔琰哥哥

10、的女婿,曹操认为崔琰公正明白非常可贵, 赞叹不已 ,提拔他担任中尉。崔琰曾推荐巨鹿人杨训,此人虽才干有所不足,却能清正廉洁监 守道义,曹操就立即以礼召请。后来曹操当了魏王,杨训上表盛赞曹 操的功勋和德行。当时有人讥笑杨训迎合世俗,浮浅虚伪,并说崔琰 荐举不当。崔琰就从杨训处拿了上表的草稿来看,然后写信给杨训说: “我仔细看过你的草稿,内容不错而已。这只是一时的机会罢了,应 该会有变动的时机! ”崔琰的本意,在于讥讽那些评论的人喜欢指摘 别人,而不推寻情理。却有人说他这封信目空一切,发牢骚说怪话。 曹操生气地说:“俗话讲生女儿罢了!罢了并不是好话。应 该会有变动的时机,意思更是失礼。”于是罚崔琰为徒隶,又派人 去监视,发现崔琰的言谈表情毫不屈服。曹操就下令说:“崔琰虽然 受到责罚,却还与宾客相见,门庭若市,对宾客也吹胡子瞪眼睛,好 像有什么不满怨怒。”于是命令崔琰自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