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热处理:.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2266198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热处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金属热处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金属热处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金属热处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金属热处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属热处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热处理:.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材:一、 热处理工艺:1、定义:金属热处理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又以不同速度冷却的一种工艺。2、与其它加工工艺的区别: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它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所以最大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3、下列材料都可以通过热处理改变其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以获得不同的使用性能:钢铁、铝、铜、镁、钛等及其合金。4、热处理工艺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个过程,有时只有加热和冷却两个过程,这个过程是相互衔接

2、的,不可间断。 加热是热处理的重要工序之一。(最早是采用木炭和煤作为热源液体和气体燃料用电(易于控制、无环境污染)5、加热时工件暴露在空气中,常出现的问题有:氧化、脱碳(材料零件表面碳含量低)所以采用的加热方式:可控气氛和保护气氛、熔融盐中、真空中加热也可以用涂料或包装方式保护加热。6、加热温度是热处理重要工艺参数之一,选择和控制温度、是保证热处理质量的主要问题。7、冷却也是热处理工艺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冷却方法因工艺不同而不同,主要控制冷却速度。一般退火的冷却速度最慢,正火的冷却速度较快,淬火的冷却速度更快,因此不同材质采用不同的冷却速度。8、金属热处理工艺大体分为:整体热处理、表面热处理

3、、化学热处理三大类。每一大类又可以分为若干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同一种金属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可获得不同的组织,从而具有不同的性能。9、整体热处理:是对工件整体加热,然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以改变其整体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整体热处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四种基本工艺。俗称:“热处理的四把火”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定义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根据材料工件尺寸采用不同的保温时间,然后进行缓慢冷却。将工件加热至适宜的温度后在空气中冷却,将工件加热保温后在水、油或其它无机盐、有机溶液等游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为了降低材料的脆性,将淬火后的材料在高于室温而低于650的某一适当时间的保温再进冷却。目的使

4、金属内部组织达到或接近平衡状态,获得良好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或进一步为淬火作组织准备。效果同退火,但得到的组织更细,常用于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也对一些要还求不高的零件作最终处理。淬火与回火关系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因为:淬火后材料变硬,但变脆)对淬火的补充,改善脆性。有时候把几种工艺合起来使用:为了获得一定的强度与韧性,把淬火与高温回火结合起来的工艺-称为调质。某些合金淬火形成过饱和固溶液后,将其置于室温或稍高的温度下保持较长时间,以提高合金的硬度、强度或电性磁性等-称这种热处理工艺为时效处理。把压力加工形变与热处理有效而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使工件获得很好的强度、韧性配合的方法称为形

5、变热处理。在负压气氛或真空中进行的热处理称为真空热处理。真空热处理优点:使工件不氧化,保持处理后工件表面光洁,提高工件的性能还可以通过渗剂进行化学热处理。10、表面热处理:只加热工件表层、以改变其表层的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定义)为了只加热工件的表面而不使过多的热量传入工件内部,使用的热源须有高的能量密度(即使工件表面在瞬间或短时间内到高温)11、化学热处理:通过改变工件表层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将工件放在含碳、氮或其它合金元素的介质(气体、液体、固体)中加热,保温较长时间,从而使工件表面渗入碳、氮、硼和铬等元素。渗入元素后还要进行其它热处理工艺如淬火及回火。化学热处处与

6、表面热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改变了材料表层的化学成分。化学热处理的方法:渗碳、渗氮、渗金属总体说明:热处理机械零件和工模具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大体上说:1)保证和提高工件的各种性能,如耐磨、耐腐蚀等。 2)改善工件的组织和应力状态,以利于进行各种冷热切口。举例:如白口铁经长时间退火可得到锻铸铁。(塑性)齿轮通过正确的热处理工艺可提高寿命几十倍(耐磨)价廉碳钢经渗入某种合金元素可代替某些耐热钢,不锈钢等。简单介绍:铜带成形工艺配料熔炼-铸造-铣面-热轧和冷开坯-中间退火-中轧-精轧-脱脂酸洗-连续退火和张力退火-拉弯矫直-电镀-异形带成型加工-剪切及包装-检验。分析:配料是根据不同的合金品种

7、,选择合格的铜及其它金属材料,经成分分析和合金配比计算。如Qsn6.5-0.1含量比为:CU REMPb 0.007 P0.18 Fe 0.008 Zn 6.5电炉(工频有(无)芯感应:紫、黄、青铜、电子铜带、锌白铜(相同的设备有不同的工艺)铸造有水平连铸造、立式连铸造两种工艺,前种生产有锡青铜、锌白铜、H65、H68黄铜以及部分电子铜。后种生产紫铜、高铜、H62、H65黄铜、以及部分电子铜。铸造完成后经双面铣削铣面机组,铣去表面的缺陷,为冷轧打基础。热轧成812MM厚的带坯铣削成2.5MM。中间退火(除锡磷青铜)冷轧到一定厚度时,经钟罩式保护气体退火炉中间退火,消除冷轧时产生之加工硬化,恢复

8、金属塑性,以便继续冷轧。经退火后的2.5MM厚带卷-四辊轧机机轧到0.50.1MM.再经中间退火酸铣后轧到留底厚度。精轧:经退火,酸铣后的中轧坯料(留底料)经四辊冷轧机或二十辊 精轧机直接轧到成品厚度.脱脂酸洗:洗刷,除表面残油,氧化物、保证铜带表面光洁。连续退火和张力退火(电了铜带):达到需要之性能状态,消除应力不均,保证铜带不平整。拉弯矫直:可改善带材板型和消除内应力不均,并可使带材纵、横向弯曲和波浪消除尤其是电了铜带。电镀:进行清洗活化,通过带材表面进行镀铜,镀铜表面镀铜上所需金属(如锡、镍)然后清洗干燥、以保证电镀铜带表面光洁。异形带成型加工(经连续铣削、刮削)-非对称断面。剪切及包装

9、:铜带及纵剪分条后,包装。检验:所有原材料和熔铸过程均需取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轧制生产过程中均需进行表面质量及尺寸偏差之控制与检验,所有成品均按产品标准规定进行尺寸偏差,机械性能,工艺性能和表面质量的检验。冲压与锻造:铜材:公司用的铜材有:铜带、铜棒(车制)两大类。其加工工序有冲压、也称板材成形。指用板材、薄壁管、薄型材等作为原材料进行塑性加工 的成形方法。冲压定义:金属塑性加工方法、其坯料主要是板材、带材、管材及其他型材,利用冲压设备通过模具的作用、使之获得所需要的零件形状和尺寸。材料、模具、设备是冲压的三要素。冲压加工要求被加工材料具有:较高的塑性和韧性,较低的屈强比和时效敏感性。一般要求

10、:碳素钢伸长率16%,屈强比s/b70%低合金设强度钢14%,屈强比s/b80%冲压工艺大致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又可分为:弯曲、拉深、成形)分离工序:冲压过程中使冲压件与坯材沿一定的轮廓线相互分离,同时冲压件分离断面的质量也要满足一定的要求。成形工序:使冲压坯料在不破坏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并转化为所要求的成形形状,同时也应满足尺寸公差。按照冲压时的温度情况分类:1、冷冲压。2、热冲压(取决于材料的强度、塑性、厚度、变形程度以及设备的能力等。1、冷冲压:金属在常温下加工,一般适用于小于4MM的坯料优点:不需要加工、无氧化皮、表面质量好。操作方便、费用较低。缺点:加工硬化现象,严重时使金属失去进一步变形能力。要求材料:厚度均匀,且波动范围小,表面光洁,无斑、无划伤等。2、热冲压:将金属加热到一定的温度范围的冲压加工方式。优点:可消除内应力,避免加工硬化,增加材料的塑性,降低变形抗力,减少设备的动力消耗。铜带加工工艺介绍:配料-熔炼-铸造-铣面-热轧和冷形坯-中间退火-中轧-精轧-脱脂酸洗-连续退火和张力退火-拉弯矫直-电镀-异形带成型加工-剪切及包装-检验配料:根据不同的合金品种,选择合格的铜及其金属原材料,经成分分析和合金配料计算。如Qsn6.5-0.1磷青铜 Cu Rem Pb 0.007 P 0.18 Fe 0.008 Zn 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