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翻译解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2248817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翻译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翻译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翻译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翻译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翻译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翻译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翻译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翻译、解析本篇成文时间有说是宋仁宗嘉祐三年,即 1058 年(见王安石文选译第 1 页,刘学锴、余恕诚译注);也有说是嘉祐四年或之后(见北宋政治改革家 王安石第29 页,邓广铭著)。比较统一的看法是,王安石是在被调进京、担任 三司度支判官之后写作本篇的;区别只是成文的具体时间。原文 臣愚不肖,蒙恩备使一路,今又蒙恩召还阙廷,有所任属,而当以使 事归报陛下。不自知其无以称职,而敢缘使事之所及,冒言天下之事,伏惟陛 下详思而择其中,幸甚。蒙恩备使一路:应该是指此前担任的江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官(简称提点江 东刑狱)。这个官职相当于现在的省级司法主管,根据龚延明宋史职官志补正 第 44

2、3 页引宋史原文:“ 掌察所部之狱讼而平其曲直, 及举刺官吏之事 ” ,我们可以看到该官阶职责不仅是监察司法公正,还兼管廉政检察。路:北宋的行政区划称谓,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省。王安石于宋仁宗庆历二年, 即 1041 年进士及第之后,历任签书淮南东路节度判官厅公事(相当于幕僚,秘 书)、知明州鄞县、舒州通判、知常州、提点江东刑狱,其中只有最后这个职务 是路一级的官职。今又蒙恩召还阙廷,有所任属:是指宋仁宗嘉祐三年十月,仁宗诏命委派王 安石为三司度支判官。据邓广铭教授推测:王安石并不愿意到京城就职,直至嘉 祐四年的春夏之交才正式到任(见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第 28 页)。当以使事归报陛下:应该把地方

3、任职的情况加以禀报。敢缘使事之所及:尝试根据任职所接触的情况。冒言:狂妄大胆地评论。择其中:挑选其中还算恰当的部分。原文 臣窃观陛下有恭俭之德,有聪明睿智之才;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 声色狗马、观游玩好之事,无纤介之蔽;而仁民爱物之意,孚于天下;而又公 选天下之所愿以为辅相者,属之以事,而不贰于谗邪倾巧之臣。此虽二帝三王 之用心,不过如此而已。宜其家给人足,天下大治,而效不至于此。顾内则不 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而风俗日以衰 坏,四方有志之士,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久不安。此其故何也?患在不知法度故 也。王安石先对当今皇上进行了非常必要的恭维,包括:1、德才皆备;2

4、、努力不懈; 3、不好声色冶游;4、节俭、爱民; 5、任贤、避佞。我们把这种恭维称之为非常必要,是因为在专制的前提下,进言者确有保护 自己生命的首要义务。这让我想起了伊拉斯谟在论基督君主的教育中对查理 五世的恭维:“英明冠盖众君主的查理”、“您的善好本性,您的诚实心智,您的 天纵英才,还有您在那些极为高尚的教师手下所受的教养”。这样的恭维为被恭 维者接受恭维者的建议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王安石用一句“而效不至于此”来完成了论述的转折,务虚的恭维立即变成了 现实的批评,而且非常尖锐。包括:1、从内部来看,国家的治理形势难以乐观;2、从外交来看,军事前景堪忧。当时,北方边境有辽的威胁;西北有西夏的 挑

5、战;西南有交趾的蚕食(见韦祖松帝国生存环境的诠释)。北宋朝廷一时难 以取得决定性胜利,从而只能在外交、军事中采取守势;3、经济状况困窘。据说宋仁宗时期,每年财政收入的 5/6 用于军备和养兵(见杨硕宋神宗和王安石变法前言),只有 1/6 的财政收入可以用于政府开支;4、社会风气败坏;5、有志之士对国家前景深感忧虑。从王安石的这些文字,我们已经可以想象北宋的政治环境是比较宽松的。如 此尖锐的批评,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恶毒攻击”、“蓄意贬低”。彭德怀上万言书的 结局大家不应忘记,相比之下,王安石的处境竟然宽裕很多。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王朝的“积弱”、“积贫”呢?王安石认为:根本问题在 于不重视法治、

6、不重视制度建设-声明一下:这个解释是暂时的,读下去才能知 道是否恰当。如果王安石说的“不知法度”确实是不重视法治、不重视制度建设的意思,那 么王安石真的非常勇敢。因为不重视法治、不重视制度建设是中国专制政治体制 的通病,王安石之前是如此,王安石之后也是如此。我们甚至可以说:这种通病, 其实是由专制政治体制本身所决定的。王安石指出了这个体制的弊病,其实也就 在某种程度上动摇了体制的基础。当然,王安石本身并不知道自己的见解具有极 大的“革命性”,更不知道自己的理想在千年之后得以实现。原文 今朝廷法严令具,无所不有,而臣以谓无法度者,何哉?方今之法度, 多不合乎先王之政故也。孟子曰:“有仁心仁闻,而

7、泽不加于百姓者,为政不 法于先王之道故也。”以孟子之说,观方今之失,正在于此而已。王安石继续写道:现在朝廷法令严密、无所不备,而我王安石却说没有 法度(不重视法治、制度),这是为什么呢?王安石再次转折,应该是想到了反对者最容易作出的指责。王安石这一 段文字的意图是,通过反击这种指责来树立自己行政变法的旗帜:法先王之道。 他说:我之所以说没有法度,是因为这些法度大多不符合先王(注:先王是指三 皇五帝)的执政理念。王安石所引孟子言论,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原文应为:“离娄之 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榘,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

8、被其泽、不可法于 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虽然字 句有出入,但在语义理解、佐证为据上,王安石并未失误。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 意 思是:现在有些诸侯,有仁爱的愿望、或有仁义的名望,可是他们的百姓却没有 实惠,他们的行为也无法成为后世的榜样,这是因为没有施行先王的执政原则。用孟子的这个观点来分析后世的政治,那当然是“不行先王之道”,从 而也就被王安石定义为“不知法度”。那么,孟子的这个观点对不对呢?我认为 在逻辑上站不住脚。离娄眼力好、公输般技术高,但如果不用圆规、曲尺,他们也画不出方 圆;师旷的听力好,但如果不用校音

9、的六律,他也无法调校音准。从这些事例我 们可以看到:你有愿望、有能力,还得需要使用工具、需要尊重客观规律,然后 才能兑现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接下去孟子的推理却发生了偏差, 因为尧舜之道、行仁政和平治天下,其实是同一件事情,只是说法不同而已。这 些都是愿望,问题是工具在哪里?仁政是工具吗?当然不是工具,因为这个 “仁”是无法度量、无法标准化,从而也就无法进行实际操作。所以,我们需要为仁政寻找工具,比如法制建设。那么,孟子的话可以 改为:“尧、舜之道,不以法制,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 不可法于后世者,无法制故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政不足以施仁。”也 就是说:行政

10、和法制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孟子的推理结论却正相反: 徒法不能以自行。虽说是仅仅有法是不够的,但是这样的观念导致的实际效果却 是:我们历来不重视法的作用、法的建设。其实,“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理由非常简 单:只说不做。仁心、仁闻都只是诸侯装扮自己的工具,那老百姓还哪来的实惠 呢?那么孟子难道不知道如此简单的理由吗?我认为孟子知道,但是他不能说。 孟子的做法就像大人哄孩子:快吃饭,你看那边的妹妹快吃完了,你要超过她, 超过她、你就是冠军!儒家的如意算盘是抬高三皇五帝,然后哄哄那些诸侯:看, 这些古代的圣人至今为人赞颂,你们想不想成为那样的圣人?想,就快推行仁政 吧

11、。那么,王安石知道孟子的难言之隐吗?我认为王安石也知道。只是王安 石和孟子相比,政治环境并没有什么根本变化-或者说更糟了:孟子还可以周游 列国,王安石却铁定只能效力于一个皇上-所以,王安石也只能采用孟子的老办 法:哄孩子。这不能不说是王安石的悲哀,而更为悲哀的是我们这些后人还不能 理解孟、王的悲哀。原文 夫以今之世,去先王之世远,所遭之变、所遇之势不一,而欲 一二修先王之政,虽甚愚者,犹知其难也。然臣以谓今之失,患在不法先王之 政者,以谓当法其意而已。夫二帝三王,相去盖千有馀载,一治一乱,其盛衰 之时具矣。其所遭之变、所遇之势,亦各不同,其施设之方亦皆殊。而其为天 下国家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

12、同也。臣故曰当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 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乎先王之政矣。王安石继续写,同时也继续转折,如下:现在距离先王太遥远了,碰到 的变化、发展都有很大差异,如果还想重新恢复先王的政治,再笨的人也知道这 是不可能的。而我所说的现在的缺陷在于没有取法先王的政治,是指应该取法先 王的用意、原则。谢谢王安石的坦率!他好像急于为我上面的推测提供证据,很快就说明: 所谓法先王之政,只是法其意。而我这里再次推测:所谓法先王之意,其实是借 先王之名。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什么是先王之意,谁都说不清楚,也无从核实、 证明,那么“法先王之意”其实就是一个口号、一面旗帜而已。

13、王安石说:从尧舜到夏禹、商汤、周文王,历时一千多年,治、乱交替, 盛、衰轮转。国情非常复杂,执政措施也因时而异。但是他们治理国家的原则, 措施的主次、先后,并没有什么两样,所以我说要取法他们的原则、用意。只要 依据他们的原则、用意,则现在要进行的改革、变易,就不至于让国家动荡、让 臣民恐慌,因为这些改革已经遵循了先王的原则、用意。王安石又证明了我的推测是对的。在“法先王之意”的旗帜保护下,改 革将比较顺利、遭遇的反对和批评将减少到最小。王安石对于自己想要推行的改 革、及其将引发的社会反应、将遭遇的阻力和斗争,已经作了比较充分的估计。 所以,王安石这里的文字可谓一箭双雕:一、树立“法先王之意”的

14、旗帜,为自 己的改革大业保驾护航;二、争取最高决策者的支持,这样一来“法先王之意” 就变成了“遵今上之义”,改革大业将顺风顺水、畅通无阻。原文虽然,以方今之势揆之,陛下虽欲改易更革天下之事,合于先王之意,其 势必不能也。陛下有恭俭之德,有聪明睿智之才,有仁民爱物之意,诚加之意, 则何为而不成,何欲而不得?然而臣顾以谓陛下虽欲改易更革天下之事,合于 先王之意,其势必不能者,何也?以方今天下之人才不足故也。王安石为变法找到了一面大旗:法先王之意。但是,他认为即使如此, 改革还是很难成功。为什么呢?因为他认为当时人才不足。王安石再次恭维了宋仁宗的盛德,借以说明改革不成功不是最高决策者 的责任;而政治

15、体制本身是否存在问题,王安石则提也没提;那么改革不成功怪 谁呢?怪人才不够。这里所谓的人才,是指德、才兼备之士。一句话,就是君子 不够多、圣人不够多。王安石把改革难以成功归责于人才不足,我认为有二方面的原因:一、要寻找一个现实的理由来为改革失败负责,否则没法向历史交代。二、王安石的思维逻辑并没有超越儒家的仁义道德范畴,仍然认为君子 是社会进步的保证、小人是阻碍改革的羁绊。王安石的这个说法-“以方今天下之人才不足故也”-对不对呢?我认 为有对,有不对。对的地方是:1、懂经济、会经营、能为国理财的专业人才异常稀缺;2、 虽然不懂经济,但是有能力、有才气、支持改革的人才非常稀缺。不对的地方是王安石不

16、能理解:1、和实际需求相比,人才的供应永远是 稀缺的;2、不为国谋利、只为自己牟利的人,也是人才;3、完善司法,建立市 场体系,靠市场来培养人才。原文 臣尝试窃观天下在位之人,未有乏于此时者也。夫人才乏于上, 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臣又求之于闾巷草野之间,而亦未见 其多焉。岂非陶冶而成之者非其道而然乎?臣以谓方今在位之人才不足者,以臣使事之所及,则可知矣。今以一路 数千里之间,能推行朝廷之法令、知其所缓急、而一切能使民以修其职事者甚 少,而不才苟简贪鄙之人,至不可胜数。其能讲先王之意以合当时之变者,盖 阖郡之间往往而绝也。朝廷每一令下,其意虽善,在位者犹不能推行,使膏泽 加于民;而吏辄缘之为奸,以扰百姓。臣故曰:在位之人才不足,而草野闾巷 之间亦未见其多也。夫人才不足,则陛下虽欲改易更革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