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苗木栽培技术.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2247818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卉苗木栽培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花卉苗木栽培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花卉苗木栽培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花卉苗木栽培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花卉苗木栽培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花卉苗木栽培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卉苗木栽培技术.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花卉苗木栽培技术 1 分类草本花卉:一、二年生草花、宿根草花、球根花卉木本花卉:乔木、灌木、藤木、竹木、棕榈类仙人掌及多肉植物类水生花卉 1987年评选出的我国十大传统名花是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花、山茶、荷花、桂花和水仙 。2 养殖2.1 播种养殖种子的采收、贮藏和处理:曝晒或阴干后密闭低温贮藏,或湿沙层积贮藏。播种时间 :木本及宿根花卉大都在春季播种; 一年生草花春播,二年生者秋播。播种方法 :点播、条播或撒播播种后管理:水(均匀)、肥(淡)、间苗(分2次)2.2 扦插养殖扦插成活的原理是利用植物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切取根、茎、叶的一部分,插入砂或其他生根基质中,使之生根或发

2、芽成为一新植株。扦插分类根据扦插季节分类休眠期扦插:硬枝扦插生长期扦插:嫩枝扦插 生产上常在6月份以后采用半木质化新枝(半硬枝)扦插常绿木本花卉如茶花、桂花。根据扦插方法分类枝插硬枝扦插半硬枝扦插软枝扦插芽插叶插根插扦插后管理浇水:床土湿润 空气湿度遮荫:初期注意蔽荫 发根时晨夕逐渐通风透光,增多日照。2.3 压条养殖多用于扦插难以生根的花卉,或一些根蘖丛生的灌木,如蜡梅、白兰花、米兰等。压条方法包括曲枝压条、高空压条、堆土压条、波状压条等。曲枝压条要选择能弯曲、近地面的枝条;高空压条要选壮实的枝条,高低适当的部位。2.4 分株养殖分株养殖多用于丛生型或容易萌发根蘖的灌木或宿根类花卉。分株法:

3、蜡梅、兰花、吊兰分球法:水仙、大丽花、美人蕉2.5 嫁接养殖供嫁接用的枝或芽叫接穗,而承受接穗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成活的原理,是具有亲和力的两株植物间在结合处的形成层,产生愈合现象,使导管、筛管互通,以形成一个新个体。嫁接时间与方法嫁接时间枝接 3月上中旬芽接 8月中旬至9月上 旬靠接 5月 嫁接方法切接:适于较小砧木劈接:适于较粗砧木靠接芽接:T字形芽接嫁接应注意事项选择亲缘关系接近的植物做砧木;嫁接时最好先削砧木,后削接穗(缩短水分蒸发时间),切口一定要平滑;形成层要对准,接合处要密接;绑扎要紧,防止中间出现空隙。3 花卉的露地栽培管理技术直播整地及作畦:参客土 、换土直播播种方法:撒播、条

4、播、穴播等间苗:第一次在12片真叶时 第二次在4片真叶时补苗定苗定 植定植时间:草本 56片真叶时木本 落叶花卉春、秋两季 常绿花卉春、夏、秋都可技术要点:穴大根舒 深浅适宜 根土密接水分管理灌水灌水方式:沟灌、漫灌、喷灌、滴灌给花卉浇水,要避免在水温与气温相差超过5以上时进行。排水:排水层排水、台地排水、坡地排水、明沟排水、暗沟(管)排水空气湿度调节:耐阴喜湿花卉,空气湿度应保持在65%以上。 施 肥肥料的种类 :有机肥料 、化学肥料 、微生物肥施肥时期与方法:基肥、追肥不同类型花卉的追肥要求观花花卉 N 、 P 、 K 均衡观叶花卉 以 N 肥为主观果花卉 多施 P 、 K 肥花卉不同生长

5、发育时期的追肥要求苗期与营养生长期 以 N 肥为主孕蕾期与开花前期 多施 P、K 肥开花期 不宜施肥谢花后及果大期 N、P、K 复合肥中耕与除草中耕:通常可结合进行除草除草:总原则 见草除净,无草松土除草剂的类型:灭生性 百草枯选择性 2,4-D(双子叶植物)内吸性 草甘磷(茎、叶吸收)、 西马津(根部吸收)触杀性 除草醚整 形花卉的造型方式自然式造型:单干式、多干式、丛生式、悬垂式、攀缘式、匍匐式等人工式造型:塔型、球型、柱型、杯型、拱门型、动物型、篱架式等整形的基本手段:修剪、嫁接、拉吊、作弯、蟠扎与化学整形等修 剪摘心:控制株高、促生分枝修枝:短截 当年生枝 缩剪 多年生枝 疏枝 枯枝、

6、病虫枝、扰乱株形枝、花后残枝平茬:越冬防寒抹芽:摘除刚开始萌发的侧芽及蘖芽,节省养分 去蕾折梢与捻梢 :抑制新梢徒长,促进花芽形成防寒防暑冬季防寒寒害 0以上低温引起冻害 0以下低温引起 防寒措施增施磷钾肥地面浇水烟熏培土覆盖包扎设风障或矮棚夏季防暑地面灌水空中喷雾布遮阳网或搭荫棚连作与轮作连作:在同一园地上连续两次或多次栽植同一种花卉。忌地现象:指花卉在连作情况下容易出现植株生长不良的现象。发生原因:营养元素缺乏、有毒分泌物的大量积累、病虫大量养殖克服措施:花卉轮作、提前翻土 、土壤灭菌、掺客土与多施基肥轮作:在同一园地上轮流栽种不同种类的花卉。优点:提高土地利用率、防止忌地现象发生、丰富园

7、林景观的变化注意:轮作的植物之间要有互补性4 花卉的盆栽技术盆花分类观花盆花观叶盆花观果盆花盆景 花盆的种类与特点根据质地分类:瓦盆(泥盆)、陶盆、瓷盆、木桶与原木盆、玻璃钢盆、塑料盆、石盆、纸盆、泥炭盆等。根据用途分类:育苗容器、生产盆、陈设盆盆栽用土盆栽用土的条件 :营养丰富,疏松透气、透水又保湿,酸碱度与所栽花卉的要求相适应,来源丰富,有利广泛应用。盆土类型与特点 :自然土壤:田园土、河沙、腐叶土、泥炭土土壤替代物 :蛭石 、珍珠岩 、陶粒 、椰糠 、蕨根 、水苔、树皮盆土的消毒:化学消毒高温消毒常用盆栽土配方上盆技术上盆的时间 :一、二年生草花 4片真叶时 多年生大苗 春、秋季花盆的准

8、备:选适当大小花盆(一般小苗选用1015cm口径盆,其它苗以根团直径的1.52倍为适宜) 浸盆、洗盆 以瓦片等盖住排水孔 填入一层排水性好的粗土或粗砂 装入培养土至盆深的1/31/2,待用 上盆方法:根系舒展 深浅适宜 根土密接 留好水口 水口:为方便浇水和美观,盆土土面与盆口之间应留有适当距离,深度一般以盆高的1/10左右为宜。盆土管理松盆:四周深(23cm) 中间浅(12cm)换盆:宿根观花花卉每年换盆1次;观叶植物与木本花卉2年换盆1次;一、二年生草花成花前要换盆23次。脱盆 重新上盆翻盆:用原盆装新土重新上盆称翻盆,实质是换盆土。施 肥基肥:注意不要使植株根系直接接触到基肥追肥:追肥原

9、则 薄肥勤施要根据不同花卉的特点与生长发育阶段考虑三要素的比例盆花追肥不要滴在花朵与叶片上水分管理(1)浇水方式:洒水壶、浸水法、喷水法浇水次数与浇水量:盆土的干湿状况判断方法:听 看 摸浇水总的原则 见干见湿、浇足浇透为促进花芽分化,或是在刚换盆后,需要采取有意识地减少浇水次数与浇水量的水分管理手段称为扣水。水分管理(2)过度干旱盆花的管理切忌立即大量浇水正确的做法: 先将盆花移到阴凉处或对其遮阴 然后向叶面喷雾状水,并向盆内浇少量水湿润盆土待枝叶恢复生机后,再向盆土正常浇水 过度涝湿盆花的管理 立即将植株连土团从盆中脱出,放在阴凉通风处,让土团内的水分自然蒸发,三、五天后重新装入盆中,即可

10、恢复正常。整形修剪盆花的造型方式直立式散射式垂吊式图腾柱式攀缘式整形修剪方法: 手法与露地栽培相同冬夏管理盆花的越冬管理 :一般的盆栽花卉可在原地养护,原产热带、亚热带的不耐寒花卉则移放到室内或温室越冬,直至23月再陆续出室 。转盆:指在原地转动盆花的放置方向,可消除偏冠现象。倒盆:指倒腾、挪动盆花放置的位置,可增加盆间距,避免因温光条件不一致引起盆花间在长势、花期等方面的差异。 盆花的越夏管理搭棚遮荫:尤其是喜阴花卉,荫蔽度需达5080%。洒水喷雾雨季防涝 5 花木病虫害防治技术分类病害分类非侵染性病害(生理病害):由于花卉对周围环境条件不适应引起。 防治:主要通过良好的栽培技术来改善环境和

11、消除有害因素。侵染性病害(寄生性病害):由细菌、真菌、病毒、线虫、类菌原体等寄生于花木引起。虫害分类刺吸害虫食叶害虫蛀干害虫地下害虫日灼病症状:嫩叶受害后,叶面粗糙,失去原有光泽,有时叶片向光面形成褪绿的黄褐色或黄白色枯斑,严重时叶缘叶尖变白焦枯。发病原因:喜阴花卉受强光照射后,嫩叶的组织被阳光杀死而产生日灼病。防治措施:清明至寒露之间的这段时间,将喜阴花卉置于遮光率5070的荫棚中,避免强光直射。叶斑病低洼积水、通风不良、光照不足等易诱发病害产生。借助风雨及浇水淋溅等传播 ,79月雨季时发病严重,病弱株易于感病。防治:1.冬季对植株重剪,清除并烧毁病残枝、落叶,消灭越冬病源。 2.药剂防治:

12、早期防治效果较好。可喷洒百菌清、代森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防治,每710天喷1次,连喷34次即可。 炭疽病分生孢子靠气流、风雨、浇水等传播,多从伤口处侵入,老叶尤易感病 。高温高湿的梅雨季节发病严重 。防治:1.发现病叶及时剪除烧毁;2.药剂防治:可于发病初期喷洒多菌灵、炭疽福美、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防治。白粉病阳光不足、通风不利、偏施氮肥等均可诱发白粉病。白粉病一般春秋两季发病严重,随风力传播。防治:1.合理施肥,加强通风透光;2.剪除病枝叶及时烧毁;3.药剂防治:早春萌芽前喷洒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发病初期喷洒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 锈病从气孔侵入寄主植物幼嫩部位开始感染温暖多雨、潮湿多雾

13、、偏施氮肥时易发病。防治 :1.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湿度;2.结合修剪及时清除病体烧毁。3.药剂防治:早春萌芽前喷石硫合剂;展叶后可喷粉锈宁、敌锈钠、代森锰锌、石硫合剂、氧化萎锈灵等。灰霉病叶、花、果实、茎基均可感染。借风雨传播,连绵多雨或多雾潮湿时发生严重。防治: 1.清除病残植物体,消除病原 2.实行轮作 3.土壤消毒煤污病通过气流、风雨及蚜虫、粉虱、介壳虫等传播,并以这些害虫的分泌物为养料进行养殖。高温高湿、通风不良、荫蔽闷热及虫害严重的地方,发病严重。防治:1. 注意通风透光,降低温度,合理修剪。发病轻时可用清水擦拭、冲洗。2.消灭蚜虫、蚧类等害虫是重要防治措施。3.药剂防治:喷洒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 病毒病植株受害后,可表现为花叶、褪绿、条斑、环斑、坏死、花碎色、矮缩、畸形等多种症状。传播途径:通过蚜虫、叶蝉、飞虱等传播;嫁接和插条传染;病健株接触。防治:1.加强检疫;2.有效防治害虫;3.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4.养殖材料消毒。蚜虫危害及养殖高峰一般在5月中旬和10月中下旬。防治: 1.清洁园圃,消除越冬虫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