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上添花》案列分析和解读.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2234954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锦上添花》案列分析和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锦上添花》案列分析和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锦上添花》案列分析和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锦上添花》案列分析和解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锦上添花》案列分析和解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锦上添花》案列分析和解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锦上添花》案列分析和解读.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锦上如何添花?小学信息技术编辑演示文稿案例分析和解读 “请您签名盖章。”在中国人的生活中,经常可听到这句话。从古至今,从政府到老百姓,不论事情的大小,“印章”一直都代表着信用与承诺,凡事在签名后再盖上印章,才会得到法律上的保障,一颗小小的印章,但是它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却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另一方面,印章又是中国书法家和画家的随身伴侣,他们都习惯将自己的名字盖在作品上作为标记以辨别真伪。随着时间的积累,印章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它以刀代笔,以石为纸,在方寸之地上形成了独特的美感和无穷的韵味。锦上添花以印章为载体,以文本框设置为内容,是由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下册)第22课编辑演示文稿的教学内容

2、提升而来。编辑演示文稿是小学信息技术中十分重要的知识,本课的教学内涵丰富但操作简单,学生容易产生枯燥感,往往在简单操作练习后就认为已经掌握设置内容,从而缺乏对软件此功能模块全面、系统地探究的兴趣。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单元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设计了大单元教学情境国画,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诗情画意,以制作“诗画”为载体,以图片和文本框的添加调整设置为教学内容。第二课时锦上添花为文本框设置专题。锦上添花教学中设置了一个任务点:在第一课诗情画意的诗画作品上加盖印章。让学生在兴致勃勃地完成印章作品的过程中不仅能自主、深入探究文本框的使用技能,还能更进一步体会初步的艺术设计理念

3、和美学概念,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无穷魅力。教学过程的分析和解读: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课前:播放国宝档案印章的视频。师介绍印章: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一段关于印章的录象,非常精彩!那么我们还在哪里见过印章的?(师生交流)(通过视频介绍,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到这种以刀代笔,以石为纸,在方寸之地上形成的独特中国印章文化。)师出示印章山水画:有印章的作品,给你怎样的感受?(师生交流)(对于一幅传统的中国画来说,把诗、书、画、印结合起来才更为完整。印章在中国画中起着均衡画面构图,丰富画面效果的功能,给人以更多的审美享受。)师出示上节课作品早发白帝城:这是我们上节课的作品,还少一

4、个印章。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在POWERPOINT中给我们所做的山水画上加上自己的印章,达到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利用诗情画意的作品,达到两节课教学内容的延续和整合,让学生感受到“诗书画印”里讲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境界的韵味。)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1.分析印章那么印章效果该怎么做呢?不用着急,咱们一起来整理个制作思路!(出示印纹图)A 先来看看这些印章有什么相同的地方?B 先来看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里让学生对比观察不同印纹,让他们分析印纹的结构,概况印纹的特点,感受印纹的艺术,如古时皇帝玉玺盖的印纹讲究厚重大气,让人望而敬重;民间艺术大师的作品就显得小巧精致,让人爱不释手。不

5、仅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观察、分析、概况、表达能力,更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时,潜意识中开始养成分步解决问题的方法。)2.活用原知看来做印章效果,需要考虑3个方面,红字、红框、中间透明。那么哪些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掌握的知识来完成?红字你们会做么?请一个同学把红字做出来。(学生上台演示)(在演示文件中添加和设置文字,是学生的已有知识,但本次操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它涉及到把4个文字设置成正方形,学生若想完成操作,必须运用想象力,根据已有经验自行探索。)红色框子该怎么解决呢?想想。(鼓励学生上台演示!)(教师的专业素养会促使她不停思考:如何预设对完成学习目标的必须的“台阶”?这种不露痕迹的预设,往往会

6、引导有意义学习的发生。“红色框子”的问题提出,直接激发学生对他已有知识的重新定向分析。“红色框子”的问题在此步骤是否得到解决不是重点,它只是个“台阶”,它的作用是让已经学会“爬”的学生尝试着“爬”过去,发现这样“爬”并不容易,从而引起他们思考和期待:是否有比“爬”更好的过台阶的方法,比如说“跨”或者其他什么的。)3.初步探索其实有个很简单的解决方法,我们这几个字都是利用文本框插入到Powerpoint中的,(选择文本框)默认状态下,文本框是没有颜色的,如果我们能让文本框线条显示为红色?这不就是一个印章了么?可谁知道在哪里能设置文本框线条颜色?(这里,教师并未具体介绍文本框设置的方法,只是让学生

7、指出在哪可以设置文本框,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摸索设功能置。就如同给学生指点了深山幽径的入口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探索出的成果无论多少,都将给他们带来足够的惊喜,毕竟这是他们自己的成果。)想一想,要做印章效果要用到哪些设置的组合?这样吧,我们来尝试一下,接下来请同学们打开D盘上的早发白帝城文件,在上面做一个用你自己的印章。开始!学生探究设置,制作印章。(文本框设置的操作难度并不大。但是如果想把它彻底讲清楚是很难的。它涉及内部不同的设置及不同设置组合而成不同的效果变化,如果要把这些全部手把手教给学生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因此,我就让孩子根据“设置印文效果”的教学目标去自主研究。它有怎样的作用

8、呢?它应该如何操作呢?这样的效果需要几个功能设置呢?我们交给孩子自行去探索。让学生在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以后,感受文本框的丰富功能,感受它的方便快捷。然后,让学生根据个人的领会,并通过不同的设置达到不同的效果。)4.评价完善做得怎么样?(选部分优秀作品,师生共同点评,让学生的学习成果互相利用。)在做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么?(师生讨论,解决问题,开拓思路,同学之间学习经验共享,都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同样,合作的能力、沟通的能力、理解的能力都将在真实的情景体验中得到培养。)修改:下面把你们的印章修改得漂亮点!三、巧妙设置 合作提升同学们刚才做的印章效果很漂亮,其实印章从印纹上分两种,(出示)印章分为

9、两种,从印面上看:如果文字部分突出,我们就称之为阳文或朱文:如果文字部分凹陷,我们就称之为阴文或白文:这两种印章有什么区别?刚才的我们做的是朱文印章,那么白文印章效果该怎么做?需要考虑哪些地方?请同学们组内合作研究讨论得出结论,然后各自在画上尝试做一个自己的白文印章效果,注意要用白文效果!(自阳文印章完成之后,教师安排了一个与之相关的新任务制作阴纹印章。学生对完成这个任务兴趣高涨,在完成过程中,就涉及了对文本框填充操作,这为本课的教学内容作了进一步的深化,而且教学非常自然、毫不生硬,前后也不重复,学生会通过若干课程的连续学习逐步发现,自己的本领越来越大,对演示文稿的编辑越来越熟,作品越来越生动

10、有趣。)四、综合运用 评价升华1. 综合运用同学们的作品很漂亮,很精致。我想李白看到了也会惊叹不已的。这样,在你们的D盘下面有个文件夹,里面有许多古诗和卷轴图片,请同学们选择喜欢的图片再创作一幅中国画,要注意诗、书、画、印的结合。如果你做好了,你可以把你的作品全屏播放,然后看前面大屏幕,上面会有你们精美的作品呢!学生创作新画(在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开放式的教学内容,让不同基础、不同能力的学生各取所需,各锻所能。当然,自己的作品能在大屏中给大家展示,怎能不给孩子带来成功的喜悦?)2. 评价欣赏教师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展播,请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师生欣赏、交流

11、、评价、提高)总结出评价标准:作品布局合理、大小适中,图文运用恰当,有一定的审美性和艺术性。五、回顾总结,课外提升时间过得很快,马上要下课了,同学们还是意犹未尽啊。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了印章,了解了它的历史,知道了它的价值,在制作印章效果的过程中仔细研究了文本框的设置,可以说是收益菲浅。师出示圆形印章效果:最后给同学们留个课外作业,想想这个圆形印章效果该怎么做?(前面说过,教师的专业素养会促使她不停思考:如何预设对完成学习目标的必须的“台阶”? “红色框子”的问题“台阶”在学生本课掌握“跨”后轻松地“跨”过去了,还“跨”得如此多彩!而这里新出现的“圆形印章”的新问题“台阶”,又将引起了学生新的思考

12、和期待:这次“跨”是“跨”不过去了,是否有更好的过这个“台阶”的方法,比如说“跳”或者其他什么的。而作为课外作业,目的是让感兴趣的学生在课余成为寻找“跳”的先驱者。)大家都知道,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教师对学习活动的策划、组织和指挥,在于它对课程的整体把握。大家也清楚,衡量一堂课是否成功,并不看你讲得漂不漂亮,而要看你有没有组织起学生的有效学习。我们之所以关注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联系,是让课堂充分体现课程的意义。我们思考,这些课堂的价值并不在于它能马上解决什么,而是它促成了学生的哪些学习经历。应该是学习内容“附着”在学习方式上,从某一时段看,内容似乎是重要的,但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看,学习方式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怎样让一堂课更好地为整个课程服务?这应当是教师思考的问题,但这又恰恰是大家容易忽略的视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