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主要病虫害.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2231081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树主要病虫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桃树主要病虫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桃树主要病虫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桃树主要病虫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桃树主要病虫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桃树主要病虫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树主要病虫害.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心提示:桃树为常见的果树及观赏花木。果肉清津味甘,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水果之一。桃耐旱力强,在平地、山地、沙地均可栽培,而且桃树为常见的果树及观赏花木。果肉清津味甘,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水果之一。桃耐旱力强,在平地、山地、沙地均可栽培,而且易管理,易获高产。因此,桃栽培较为普遍,桃对病虫害虽有较强的抗性,但在花前果后仍时有发生,危害花蕾幼果,造成落花落果现象,必须及时防治。桃植株对药剂颇为敏感,一些渗透性和内吸性强的有机磷药剂和氧化乐果易发生药害,不宜使用。常见的桃树病虫害有哪些?常见的桃树病虫害有20种左右,病害有桃穿孔病,桃疮痂病、桃炭疽病、桃褐腐病、桃流胶病、细菌性根癌病等;害虫有桃蚜

2、、桃蛀螟、桃潜叶蛾、小绿叶蝉、山楂红蜘蛛、桑白蚧、桃球坚蚧、茶翅蝽、红颈天牛等。常见桃树病害防治方法:1、桃细菌性穿孔病遍布全国各桃产区,排水不良的果园或多雨年份危害较重。该病由细菌引起,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新梢。叶片初发病时为水渍状黄白色至白色小斑点,后形成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紫褐色至黑褐色,直径约24毫米的病斑,周围呈黄绿色水渍状的晕圈,以后病斑干枯脱落成穿孔。果实发病,病斑以皮孔为中心果面发生暗紫色圆形中央凹陷的病斑,边缘水渍状,后期病斑中心部分表皮龟裂。病原细菌在枝条组织内越冬,翌年随气温回升,潜伏的细菌开始活动,形成病斑。桃树开花前后,病菌从病组织中溢出,借风雨或昆虫传播。叶片一

3、般于5月发病,高温多湿有利于病菌侵染,病势加重。树势弱、排水不良或氮肥偏多的果园发病较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与发病轻重有密切关系。防治方法:(1)加强果园综合管理:切忌在地下水位高或低洼地建立桃园;少施氮肥,防止徒长。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适时适度夏剪,剪除病梢,集中烧毁。冬季认真做好清园工作。(2)药剂防治:发芽前喷45度石硫合剂或1:1:100倍的波尔多液,花后喷一次科博800倍液。58月份喷农用链霉素(1000020000倍)或锌灰液(硫酸锌1份,石灰4份,水240份)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2、桃疮痂病又叫黑星病,主要危害果实,也侵害新梢和叶片。果实多在果肩处发病。果实

4、上的病斑初为绿色水渍状,扩大后变为黑绿色,近圆形。果实成熟时,病斑变为紫色或暗褐色,病斑只限于果皮,不深入果肉,后期病斑木栓化,并龟裂。病菌侵入果实的时间是落花后6周,约5月中下至成熟前一个月。枝梢受害后,病斑呈长圆形浅褐色,以后变为灰褐色至褐色,周围暗褐色至紫褐色,有隆起,常发生流胶。防治方法:(1)冬剪彻底剪除病梢。清出果园,减少病源,栽植密度合理,树形适宜,防止树冠交接,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果园湿度。(2)萌芽前喷80%五氯酚钠200倍加35波美度石硫合剂;落花后半个月至7月份,约每隔15天,喷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或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或福星800010000倍,

5、均对此病有效,以上药剂不可重复使用。3、桃褐腐病幼果发病初期,呈见黑色小斑点,后来病斑木栓化,表面龟裂,严重时病果变褐,腐烂,最后变成僵果。果实生长后期发病较多,染病初期呈见褐色,圆形小病斑,尔后,病斑扩展很快,并露出灰色粉状小球,形似胞子堆,呈同心轮纹排列,病果大部或完全腐烂,落地。桃花感染表现萎凋变褐,病花干枯附着于桃枝上,有花腐的桃枝梢尖枯死。病菌适宜在2527多雾多雨的天气生长。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冬季剪除病枝,摘除病僵果,收集烧毁。防治病虫,注意减少其他的果面伤口。(2)药剂防治:芽膨大期喷35波美度石硫剂+80%五氯酚钠200倍,花后10天至采收前20天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

6、剂5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或50%多菌灵600800倍或20%三唑酮乳油30004000倍。每次间隔1015天。各种药剂交替使用。4、桃炭疽病硬核前幼果染病,果面上发生褐绿色水渍状病斑,以后病斑扩大凹陷,并产生粉红色粘质的孢子团,幼果上的病斑顺果面增大并达到果梗,其后深入果枝,使新梢上的叶片纵几向上卷,这是本病特征之一。被害果大多在5月间脱落。果实近成熟期发病,果面症状与前相同,还具有明显的同心环状皱缩,最后果实软腐脱落。早春桃树开花及幼果期低温多雨,有利发病;果实成熟期则温暖、多云多雾、高湿环境发病重。防治方法:(1)切忌在低洼、排水不良地段建桃园。(2)加强栽培管理,多施有机肥

7、和磷钾肥,适时夏剪,改善树体风光条件,摘除病果,冬剪病枝,集中烧毁。(3)药剂防治:萌芽前喷石硫合剂加80%五氯酚钠200倍或1:1:100波尔多液,铲除病源,开花前、落花后、幼果期每隔10-15天,喷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药剂交替使用。5、桃流胶病是枝干重要病害,造成树体衰弱,减产或死树,有非侵染性和真菌侵染性两种。春夏季在当年新梢上以皮孔为中心,发生大小不等的某些突起的病斑,以后流出无色半透明的软树胶;在其他枝干的伤口处或12年生的芽痕附近,也会流出半透明的树胶,以后树胶变

8、成茶褐色的结晶体,吸水后膨胀,呈胨状胶体,严重时树皮开裂,枝干枯死,树体衰弱。防治方法:(1)加强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料,注意果园排水,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防止病虫伤口和机械伤口,保护好枝干。(2)治疗。树体上的流胶部位,先行刮除,再涂抹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涂抹生石灰粉,隔12天后再刷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2030倍液。6、根癌病瘤发生于桃的根、根颈和茎上,受害部分先形成灰白色的瘤状物,质嫩,瘤不断长大,变成褐色,木质化,质地干枯坚硬,表面不规则,粗糙有裂纹。防治方法:(1)栽种桃树或育苗忌重茬,也不要在原林(杨树、洋槐、泡桐等)果(葡萄、柿、杏等)园地种植。(2)刨出主干附近根系,刮除

9、根瘤用0.2%升汞水消毒,再用5倍的石灰水涂伤口保护,更换周围土壤,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3)育苗避免重茬,桃种子用次氯酸钠(含5%有效氯成分)处理5分钟,消灭附着在种子上的病菌,再进行播种。(4)苗木消毒,用K84生物农药3050倍浸根35分钟或次氯酸钠液3分钟或1%硫酸铜液浸5分钟,再放到2%石灰液中浸2分钟。(5)用K84菌株发酵制成的根癌宁30倍浸根5分钟,切瘤灌根能抑制根癌病的发生。对三年生幼树,可扒开根际土壤,每株浇12千克30倍根癌宁液预防发病。最简单实用的桃树病虫害防治方法:防治方法:首先就是在选择桃树园的地方要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较好、阳光充足光照良好,土壤肥沃的地方建立果园。在桃树种植过程中要增加所需要的营养,提高抵抗力,无论在夏季修剪还是冬季修剪时要把病的枝干完全清除不留后患。另外就是要请农业方面的专家给配置相应的治疗病害的药剂进行喷撒,直至病害痊愈为止。桃植株对药剂颇为敏感,一些渗透性和内吸性强的有机磷药剂和氧化乐果易发生药害,不宜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