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研究-1.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2230088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研究-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研究-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研究-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研究-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研究-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研究-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研究-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研究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产业创新的理论内涵,分析了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的主要特点,指出创新投入低、创新系统失效、创新主体缺位等是我国传统产业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此提出了促进传统产业创新的主要思路。关键词传统产业产业创新区域创新系统1引言传统产业是我国国民 经济 的主导力量,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产业升级改造任务繁重。“十五”计划纲要报告中指出,今后五年要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特别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关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其中,要把传统产业改造放在重要位置,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改造是系统工程,基于系统思

2、想的传统产业改造是产业的创新问题,最终体现是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研究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的特点,分析创新活动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探求有效的思路与途径,提升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的内在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2我国传统产业现状传统产业含义传统产业是一个 历史 相对概念,至尽没有见到对传统产业的标准定义,这里介绍一些学者对它的理解,以把握其主要内涵,并不期望给出严格的定义解释。北方 交通 大学的王稼琼等认为,传统产业是相对于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新兴 工业 而言的,主要包括钢铁、煤炭、电力、建筑、汽车、纺织、轻工、造船等工业。台冰根据Dosi技术规范理论,把技术活

3、动分为传统技术和高技术,把相应技术所支撑形成的产业称为相应的产业。因此,产业可以分为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使用传统技术规范来解决各种生产问题而形成的产业称为传统产业;而运用新的技术规范即高新技术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无法用传统技术解决问题而出现的新产业称为高技术产业。刘世锦等认为,传统产业是以传统技术进行生产和服务的产业,是指工业化过程中起支柱与基础作用的产业。主要是工业,也包括传统农业和第三产业的一部分。工业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是纺织、钢铁、机电、汽车、化工、建筑等物质生产工业。郑红认为传统产业是相对于新兴产业而言的,主要包括钢铁、煤炭、电力、建筑、汽车、纺织、造船业等产业。多数传统产业生产技术落

4、后,设备陈旧,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 发展 。通过大家对传统产业的理解,可以概括出我国传统产业的主要特征:(1)产业发展历史一般较长;(2)产业技术相对落后;(3)主要以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传统产业技术现状传统产业仍在各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它现在提供着将来仍将提供着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所需的大部分商品和服务。传统产业本身从来没有停止过发展,但各产业、各国家、各区域的产业发展模式与发展阶段不同,造成了不同的产业表现与产业竞争力。通过对部分传统产业的描述,可以发现我国传统产业设备陈旧,生产技术落后,提供的单位效益较低,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整体综合效益的提高。技术开发能力薄弱,缺乏技术储备国外大企业大

5、都有较长远的技术储备,超前研究开发一般在十年左右。我国大多数企业包括相当一批国家重点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企业普遍没有技术储备。3从产业创新系统角度分析我国传统产业产业创新系统产业创新系统是指为了获取新的和互补的技术、从互补资产和知识利用的结合中获得收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克服市场中的进入壁垒、取得协同经济效果、分散创新风险,关联性很强的企业、知识生产机构、中介机构和顾客通过附加值生产链相互联系形成的 网络 。产业创新系统是创新系统理论在产业演进过程中的应用,它强调产业演进过程中为促进创新进行制度建设,强调促进创新系统各主体间的互动以克服传统的系统失效。通过产业创新系统的

6、建设与完善,提升产业技术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我国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传统产业的创新,需要从创新系统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指导。我国传统产业创新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投入特点(1)人力资源方面1997年,我国每万名劳动力中从事RD活动的 科学 家与工程师人数为人,而日本1993年为人,美国1993年为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为47人。我国的这一指标大致相当于经合组织国家的1/5,相当于最发达国家的1/10。创新人力资源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研究机构,企业所占比例低,如下表1所示。(2)财力方面就研究与开发经费看,美国每年的RD支出为1600亿1700亿美元,日本

7、每年的RD支出在700多亿美元,而我国、印度、墨西哥等“科技发展 中国 家”的RD投入在60亿美元以下。据统计,1997年我国的RD支出为亿元(折合亿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1/30,日本的l/13。就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看,瑞典为,日本为,瑞士为,韩国为,美国为,而我国1998年仅为。这一比例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l/5l/4,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l/3。就人均RD经费看,1994年世界RD经费总额合计为4390亿美元,人均78美元。 中国 1997年的人均RD经费仅为美元,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l/20。更为突出的是中国 企业 RD经费支出比例明显偏小,企业在科技活动中没有处于主体地位,

8、如下表2所示。产业创新系统演进特点在我国行政体制时期,从创新系统的角度来看,产业创新的特点可以描述(1)集中计划,用行政指令统一配置资源中央政府集中一切资源,用行政手段有计划地投入重点领域或方向。(2)企业作为金字塔式的行政组织中的一级,隶属于上级主管部门。企业虽然是独立的 经济 核算单位,但不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国家通过各项指令、经济政策和各种行政法规决定了企业的基本经营活动。(3)科研机构作为一级行政单位而存在,科研体系相对独立于生产系统之外。国家集中力量建立了一大批国立RD机构(与国有企业同称为“全民所有制单位”),其科研成果无偿给生产单位使用,不受专利保护(国家没有专利法),其活动也受

9、到国家计划的控制,大部分企业一般则没有RD机构。这一阶段时期,生产系统与科研系统的分离是最大特点,是产业创新的最大体制性障碍。进入转型期以来,从对企业的放权让利到 现代 企业制度的建立,行政指令逐让位于市场调节,创新资源配置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突出表现在企业的创新资源有一定程度增加,大学的研究投入与出均有较大提高。但研究系统与生产系统脱离的特点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企业依然没有成为创新的主动主体。创新主体互动特点创新系统讲求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在合作中共享创新资源,在交流中促进创新的产生与扩散。我国传统产业演进过程中,明显表现出创新主体间缺乏联系,存在严重的系统失效的特点,可以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合

10、作形式的分布这一侧面反映这一特点。虽然我国创新资源在企业的分布比例明显偏低,但另一方面,由于传统产业演进过程中的系统失效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造成企业的创新过程中缺乏与其它创新主体的互动。此外,我国企业合作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主要以技术贸易方式进行,这种技术导入方式具有静态、间断的特点,不利于企业动态、持续的创新能力的培育。通过上面分析可知,基于我国传统产业演进的 历史 ,我国传统产业创新存在投入低、创新主体缺位及创新系统失效等特点,这也是造成我国传统产业技术落后、产业竞争力缺乏状况的主要原因。4结论在新世纪我国传统产业的 发展 面临巨大的挑战,把传统产业改造放在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用高新技

11、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这需要首先研究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系统的特点,分析影响创新的主要问题。针对我国传统产业创新所表现出的投入低、创新主体缺位及创新系统失效等问题,在改造传统产业过程中,需要重点培育创新主体互动机制,形成区域创新 网络 ,使各主体能够基于网络进行有效的组织学习,增强自主创新与技术吸收能力。此外,要研究各产业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创新特点,据此制定不同的产业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王稼琼,绳丽惠等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与特征分析中国软 科学 ,1999(2):53-552台冰发展高技术与改造传统产业关系的 哲学 思考高科技与产业化,2000(4):3-63刘世锦中国“十五”产业发展大思路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1月:52-534郑红科技产业化与经济增长博士 论文 ,1998年10月:1295史清琪等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中国轻 工业 出版社,2000年12月:45-526柳卸林21世纪的中国技术创新系统2000年11月第1版:233-2437刘洪涛国家创新系统(NIS)理论与中国技术创新模式的实证研究博士论文,1997年月:53-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