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15个虚词.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2228411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文言文15个虚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文言文15个虚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文言文15个虚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文言文15个虚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文言文15个虚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文言文15个虚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文言文15个虚词.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六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叹词、拟声词。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虚词的数量都相对较少,但作用却很大。 (一)副词: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趋向等的词。如:很、非常、一律、也、将来等。在虚词中,副词是唯一能独立作句子成分的词,并且有少数副词(比如“不、没有、也许、大概”等)也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词特点。(注:汉语的副词与英语不同,在英语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词

2、都是副词,但在汉语中副词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形容词同样也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 (二)助词:在句中起辅助作用的词。现代汉语中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着”、“了”、“过”。文言文中助词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之”、“者”等。 (三)连词:在句中起连接作用的词,连词往往标示词、短语、句子、句群、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虽然、但是、因此、无论等。连词常常成对搭配使用或与副词搭配使用,如:“因为所以”、“即使也”、“只有才”等。 (四)介词:表示动作对象、时间等的引介关系的词。介词在汉语中比较复杂。如:在、从、对于、关于等。 (五)叹词:表示感叹或惊奇、惊喜、疑虑等语气的词。如:啊、唉

3、、呀等。 (六)拟声词:模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如:哗、唧唧、哐等。要重点掌握以下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之】1、代词a、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b、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c、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d、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2、助词a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b、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c、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4、)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d、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3、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为学)(注:此处作实词)【而】 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关系。a、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b、表示顺承关系,译为:就,然后。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c、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却,可是。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d、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例:而吾蛇尚存,(捕蛇者说)2、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例:既而儿醒,大啼。(口技)【其】

5、1、代词a、作人称代词,代人,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他,他们。例:百姓多闻其贤。(陈涉世家)b、作人称代词,代人,作定语。译为:他的,他们的。例: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c、作人称代词,代物,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它,它们。例: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d、作人称代词,代物,作定语。译为:它的,它们的。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e、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这(种)。例:专其利三世也。(捕蛇者说) f、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其中。例:其一犬坐于前。(狼)g、作指示代词,远指。译为:那。例: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2、副词作副词,常用于句首,

6、表示委婉语气、反问语气等。译为:恐怕,大概,难道。例:其真无马邪。(马说)【者】 1助词a、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b、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以】1、介词 a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不以物喜,不己悲(岳阳

7、楼记)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b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c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屠惧,投以骨(狼)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2、连词 a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故为之文以

8、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b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c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3、动词“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焉】1、疑问代词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语气助词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 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兼词用于动

9、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a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 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然】 1、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父利其然也(伤仲永)谓为信然。(隆中对)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2、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10、)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3、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a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b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墨池记)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c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乃】 1、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a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b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c表示出人意料,译

11、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d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乃入吴寻二陆。(周处)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3、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a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b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每与

12、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c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d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e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为】 “为”作为 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是表判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3、表示动

13、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韩愈短文两篇)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故事两篇)【则】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

14、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且】1.用作连词。 且表示递进关系、并列、转折、顺承等关系。 例如: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并且)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