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肌肉蛋白的提取.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2227420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类肌肉蛋白的提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鱼类肌肉蛋白的提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鱼类肌肉蛋白的提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鱼类肌肉蛋白的提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鱼类肌肉蛋白的提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类肌肉蛋白的提取.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二 鱼类肌肉蛋白的提取、蛋白含量测定及其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一、 实验目的和内容(一)目的:1 了解从动物组织中提取蛋白的原理和实验方法;2 熟悉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各种方法和基本原理,并根据实验结果,比较不同种类的鱼肌肉中水溶性蛋白和盐溶性蛋白含量的差异;3 掌握SDS-PAGE的原理和垂直板型凝胶电泳的操作方法,并根据电泳结果,比较不同种类的鱼肌肉中水溶性蛋白和盐溶性蛋白成分的差异。(二)内容:1 利用机械破碎和高速离心分离等手段,从不同种类的鱼肌肉中提取水溶性蛋白和盐溶性蛋白;2 采用紫外吸收法测定以上各蛋白提取液中的总蛋白含量;3 对以上蛋白提取液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SDS-PAGE)检测,并利用凝胶成像系统软件对电泳结果进行分析。二、 实验原理蛋白质在组织或细胞中一般都以复杂的混合物形式存在,每种类型的细胞都含有上千种不同的蛋白质,因此,蛋白质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工作是生物工程中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要想分离提纯某一特定的蛋白,首先必须把蛋白质从组织活细胞中以溶解的状态释放出来。为此,动物组织或动物细胞可用电动捣碎机或匀浆器破碎,细菌和植物细胞可用超声破、高压挤压或砂研磨等方法进行破碎。鱼类肌肉蛋白按溶解性分为水溶性蛋白质(如各种蛋白水解酶)和盐溶性蛋白质(如肌原纤维蛋白质)。为了了解鱼体肌肉组织中水溶性蛋白和盐溶性蛋白的含量,需要进行蛋白含量的测定。测定

3、蛋白质含量的方法主要有紫外吸收法、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Folin试剂法(Lowry法)及微量凯氏定氮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可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选择不同的测定方法。本实验选择了简单而快捷的紫外吸收法和常用的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紫外吸收法的基本原理为:蛋白质分子中的酪氨酸、色氨酸等残基在280nm波长下具有最大光吸收。由于绝大多数蛋白质中都含有酪氨酸或色氨酸,因此280nm的光吸收度是蛋白质的一种普遍性质。在一定程度下,蛋白质溶液在280nm吸光度与其浓度成正比,故可作定量测定,核酸在紫外区(260nm)也有吸收,可通过校正加以消除。肌肉组织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具有不同的电荷

4、、形状和分子量。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与还原剂并用,通过加热使蛋白质解离,大量的SDS结合蛋白质,使其带相同密度的负电荷和规则的椭圆形状。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上,不同蛋白质的迁移率仅取决于分子量。采用考马斯亮蓝快速染色,可及时观察电泳分离效果。根据电泳结果,可比较不同种类的鱼肌肉中水溶性蛋白和盐溶性蛋白成分的差异。三、 实验步骤(一)鱼肌肉蛋白的提取1 称取新鲜的淡水鱼和海水鱼肉各6g,用刀切碎,分别加入 30 ml 冰冷的Bufffer I(20mM Tris-Cl, pH8.0),在捣碎机中捣碎成匀浆。2 将以上匀浆转入50ml 离心管中,在4下,10000g

5、,离心15min,将上清和沉淀分开。3 上清用四层纱布进行过滤除去脂肪,滤液即水溶性蛋白提取液(留样1(1.5ml)、量体积、测蛋白含量、SDS化)4 在以上沉淀中,加入30 ml 冰冷的蒸馏水,重悬沉淀,在4下,10000g,离心15min, 取沉淀。5 重复操作4二次。6 在以上沉淀中,加入30 ml 冰冷的Buffer II(Buffer I含有0.5M NaCl),重悬沉淀,再次用组织捣碎机进行捣碎。将以上匀浆转入50ml 离心管中,在4下,8000g,离心15min,将上清和沉淀分开。上清即为盐溶性溶性蛋白提取液(留样2(1.5ml)、量体积、测蛋白含量、SDS化)。(二)蛋白含量测

6、定紫外吸收法取适量的样品提取液(以上水溶性蛋白液/盐溶性蛋白液),根据蛋白质浓度,用Buffer I适当稀释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在280 nm和260 nm波长下读取吸光度,以Buffer I为空白调零。结果计算: 蛋白质浓度= n (1.45 A2800.74 A260)(mgmL)式中:l.45和0.74为校正值;A280为蛋白质溶液在280nm处的吸光度;A260为蛋白质溶液在260nm处的吸光度;n为稀释倍数。(三)蛋白提取液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1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配制(1)分离胶(12%)的配制(10ml): ddH2O 3.3 ml 30%储备胶 4.0 ml 1.

7、5M Tris-HCl(pH8.8) 2.5 ml 10% SDS 0.1 ml 10% AP 0.1 mlTEMED 4 l 混匀后灌入玻璃板间,以水封顶,注意使液面平(凝胶完全聚合需30-60min)。(2)积层胶的配制(5ml): ddH2O 3.4 ml 30%储备胶 0.83 ml 1M Tris-HCl(pH6.8) 0.63 ml 10%SDS 0.05 ml 10%AP 0.05 ml TEMED 5 l 将分离胶上的水倒去,加入上述混合液,立即将梳子插入玻璃板间(完全聚合需15-30mim)。2样品处理:将样品(以上水溶性蛋白液/盐溶性蛋白液)加入等量的2SDS上样缓冲液,1

8、00加热5min,离心12000g1min,取上清作SDS-PAGE分析,同时将SDS分子量蛋白标准品作平行处理。1 上样:分别取10l处理后的样品加入样品池中,并加入6l蛋白标准品作对照。2 电泳:在电泳槽中加入1电泳缓冲液,连接电源,注意正负极接向。电泳时,刚开始电压控制在90V,当样品到达分离胶后,可将电压调至180V,电泳至溴酚兰行至电泳槽下端停止。3 染色:将胶从玻璃板中小心取出,用考马斯亮兰染色液染色。4 脱色;将胶从染色液中取出,放入脱色液中,脱色至蛋白带清晰。5 凝胶摄像和保存:在图像处理系统下将脱色好的凝胶摄像,并利用系统软件分析实验结果,凝胶可保存于双蒸水中或7%乙酸溶液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