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2226274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教学设计1 教学设计理念本教学内容需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酶的发现和酶的概念以及酶的特性;第二课时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活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本文主要介绍“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由于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酶的发现和酶的概念以及酶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提出预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观察思考,进行讨论,由学生自己总结出结论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酶最适宜的温度和pH值。这样的教学设计能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2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 理解酶的特性。2.2 能力目标通

2、过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收集资料和语言表达能力。2.3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3课前准备3.1 实验材料的准备制作两种猪肝研磨液:新鲜猪肝研磨液和煮熟的新鲜猪肝研磨液;实验前教师配制pH分别是2、5、7、9、13的缓冲溶液。3.2 寻找资料请同学上网或上图书馆找资料,内容为:酶与社会的联系,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酶的活性与动物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有什么关系。4教学过程

3、4.1 设置探究情景,提出探究课题教师设置探究情景:提出问题,把新鲜猪肝研磨液煮熟,过氧化氢酶是否还有活性?演示实验:把猪肝研磨液滴入过氧化氢溶液中,结果没有气泡的产生,说明把鲜肝液煮熟后即不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据此可知高温使过氧化氢酶失去活性,从而联想低温是否影响酶的活性,提出探究课题:设计一个探究温度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实验。从温度这一因素,进一步提出另一外探究课题:pH对酶活性的影响。4.2 介绍科学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因为我校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差,平时课上又很少进行探究实验,所以教师明确地把科学探究的步骤告诉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探究阐述和交流实验结果与结

4、论。有利于学生按照正确的研究的思路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进行思考,对于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的课题,应设定哪几个温度?怎样将不同溶液的温度分别调到设定的数值?对于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课题,应设定哪几个pH?怎样排除pH和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设计实验方案并绘制数据记录表。教师应该介绍对照实验的方法,即研究某一因素(如温度)对某一特定反应(或事物)的影响时,要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观察该因素的不同情况(如不同的温度)对特定反应(或事物)的影响,以便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4.3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在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时,教师要进行指导

5、。各小组完成设计方案后,教师组织全班进行交流。学生设计了表1、表2、表3的实验方案来探究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表1 探究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编号12345温度0 室温37 60 100 H2O2溶液2 mL2 mL2 mL2 mL2 mL猪肝研磨液两滴两滴两滴两滴两滴预期结果(气泡数目多少)实验结果 表2 探究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编号123温度0 37 100 H2O2溶液2 mL2 mL2 mL猪肝研磨液两滴两滴两滴预期结果(气泡数目多少) 实验结果 表3 探究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编号123温度0 室温100 H2O2溶液2 mL2 mL2 mL猪肝研磨液两滴两滴两滴预期结果(气泡数目多少)

6、实验结果 编者按:探究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时,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和猪肝研磨液做实验,不宜使用太高的温度,否则反应过于猛烈,易发生危险。设计表1的学生他们的设计思路是室温为20 ,需要设计在37 和60 的条件下,观察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果,已知高温使过氧化氢酶失去活性,设计100 是使设计方案完整;设计表2、3两个方案的学生的设计思路是低温、常温和高温三种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学生讨论以上三种设计方案,相互进行评价,37 可以得出酶最适宜的温度,实验方案三应补充37 实验组。对于60 ,有的学生觉得不需要,有的学生觉得多这一组更能说明问题。其中有一组学生提出“探究pH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方案(表4)

7、:表4 探究酶的活性与pH的关系编号123pH2713H2O2溶液2 mL2 mL2 mL猪肝研磨液两滴两滴两滴预期结果(气泡数目多少)实验结果 全班学生讨论表4的设计方案,有些学生提出增加pH为5、9的实验组,有的学生提出方案中pH应为3、5、6、7、8、9、11、13。教师适当地指出这几种方案的不足和可行性。当讨论实验预期结果时,由于学生们习惯于写实验结果,不明白实验结果可以预期,教师引导学生写出实验预期结果。通过讨后,各小组完善各自的实验方案。4.4 实施实验方案,记录观察结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注意:对不同温度、不同pH的实验组进行编号;每组所加入的物

8、质量必须相同,以减小实验误差;及时将实验结果记录。45 实验结果的交流、分析,得出本探究课题的结论 各小组对自己组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在37 的条件下,产生的气泡大,数量最多,说明过氧化氢酶的最适宜温度为37 。在pH为7的条件下,产生的气泡大,数量最多,说明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为7。过酸、过碱、低温时,酶的活性受影响,低温使酶的活性降低,高温使酶失去活性;不同pH影响酶的活性。全班学生并进行讨论和交流,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差异的原因:有的小组发现当过氧化氢溶液处于90 100 时(没有加入猪肝研磨液),试管内有极少量的气泡。这是因为加热促使过氧化氢分解。实验时应该把猪肝研磨液

9、加热到90 100 ,过五分钟后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有组学生的实验现象是在pH为9时产生的气泡数量最多,而且气泡多到溢出试管。通过分析,是他们滴加猪肝研磨液太多所致。没有按照每实验组所加入的物质量必须相同的方法。比较实验结果和实验预期结果的差异,虽然之前有教材的引导,还有个别的学生写预期结果时全部都写有气泡的产生,或者干脆不写,等做好实验后才写上。所以教师要强调写预期结果是生物学实验设计程序之一。4.6 交流信息上网或到图书馆找资料的学生,与其他同学分享他们的资源。如加酶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有更强的去污能力,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温水使加酶洗衣粉发挥最大作用。含酶牙膏可以分解细菌,使我们牙齿亮洁。0 左右的低温虽然使酶的活性明显降低,但能使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恢复。因此,酶制剂适于低温(04)下保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