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复习纲要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2210886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复习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生活与哲学复习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生活与哲学复习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生活与哲学复习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生活与哲学复习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复习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复习纲要(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与哲学复习纲要第一单元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基本结构:哲学(第一课) 哲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第二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课)二、重点:第一课:哲学的含义;哲学与世界观、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第二课: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第三课: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和作用三、知识归纳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P2-5)(1)哲学就在身边(哲学离不开生活):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生活离不开哲学):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世界与人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

2、造世界2、什么叫哲学?(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P5-6)(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P6)(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P6-8)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P5-6)(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自发、零散的世界观不叫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4、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P6)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相互区别:(P6-7)(1)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2)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共同的、普遍的性质和规律相互联系:(P7-8)(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

3、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个内容?(P9-10)(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的关系问题。(2)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根本问题?(P10-11)(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3)思维

4、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P11-13)两大阵营基本观点基本形态主要区别根本分歧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的原子,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意识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由人的主观意识决定的客观

5、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由“神”、“上帝”的意志决定的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P14)(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孤立的、静止的,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世界的本原)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所回答的是“世界怎么样”的问题(世界的状态)(3)在哲学史上,一直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二者的地位是不同的,后者总是从属于前者。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结合。哲学的基

6、本派别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1、哲学与时代的关系(P10-11)(1)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哲学来源于时代)哲学属于文化范畴,是对一定时代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2) 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反作用于时代)哲学批判旧思想和旧制度,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可以预见未来,指明方向,动员和掌握群众,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总之,任何反映时代的历史人物和客观要求

7、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2、马克思主义哲学(P17-23)(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P17-19)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P20-21)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P21-23)毛泽东思想(基本观点: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邓小平理论(主题:回答“什

8、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其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 基本结构物质 运动意识真理二、 重点第四课: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第五课:意识的含义和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第六课:实践的含义;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把握真理三、 知识归纳第四课 探求世界的本质1、 什么是物质?(P29)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 为什么说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P2830)(1) 自然界是物质的;(2)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

9、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3) 人的意识也是在物质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3、 什么是运动?(P31)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4、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P31)区别:(从各自的含义上区别)联系:(1)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物质离不开运动)(2)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离不开物质)5、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与静止的关系)(P32)(1) 静止的含义(2)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10、;静止并非不动,它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3) 任何割裂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统一性的观点都是错误的。6、 运动是有规律的(P33)(1)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2)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1、 什么是意识?(P3537)(1) 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人脑的机能;(3) 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本质)(从中亦可说明为什么物质决定意识的道理)2、 意识的作用(1)能动地认识世界

11、。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2)能动地改造世界。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这是意识最突出的作用)3、一切从实际出发 事实求是(P41)(1)哲学理论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2)方法论要求: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

12、来。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1、实践的含义(P42)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运动。2、实践的特征(P42)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3、 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P43)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4、 实践对认识的作用(P444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5、 什么是真理?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什么?(P47)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实

13、在性。6、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P47)(1)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使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2)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人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7、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P48)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第三单

14、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 联系的含义:2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注意: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3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注意: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4.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区别:含义不同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 联系: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