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基本概念(1).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2140019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基本概念(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基本概念(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基本概念(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基本概念(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基本概念(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基本概念(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基本概念(1).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 圆的认识(一) 1.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O表示.一端在圆心,另一端在圆上的线段叫半径,用r表示.两端都在圆上,并过圆心的线段叫直径,用d表示.2.圆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3.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的认识(二) 4.把圆对折,再对折就能找到圆心.5.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6.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可以表示为d2r或rd/2.圆的周长和半圆的周长:7.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加一条直径。8.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

2、计算时通常取3.14.9.Cd或Cr.10.13.14 26.28 39.42 412.56 515.7 618.84 721.98 825.12 928.26 1031.4圆的面积11.用S表示圆的面积, r表示圆的半径,那么Sr2 S环(R2-r2)12.112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162256 172289 182324 192361 20240013.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面积相等时,圆的周长最小.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百分数的应用(四)14.利息本金乘利率乘时间第四单元:比的认识15.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比的后项不能为0.16

3、.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六年级全册数学知识点(整个小学阶段和中学都通用,比较重要)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行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关键问题: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 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请写出其他公式) 追击问题:追击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写出其他公式) 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 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流水问题:关键是确定物

4、体所运动的速度,参照以上公式。 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参照以上公式。 仅供参考: 【和差问题公式】 (和+差)2=较大数; (和-差)2=较小数。 【和倍问题公式】 和(倍数+1)=一倍数; 一倍数倍数=另一数, 或 和-一倍数=另一数。 【差倍问题公式】 差(倍数-1)=较小数; 较小数倍数=较大数, 或 较小数+差=较大数。 【平均数问题公式】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一般行程问题公式】 平均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平均速度; 路程平均速度=时间。 【反向行程问题公式】反向行程问题可以分为“相遇问题”(二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和“相离问题”(两人背向而行)两种。这两

5、种题,都可用下面的公式解答: (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 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时间; 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速度和。 【同向行程问题公式】 追及(拉开)路程(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 追及(拉开)路程追及(拉开)时间=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 【列车过桥问题公式】 (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 (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 速度过桥时间=桥、车长度之和。 【行船问题公式】 (1)一般公式: 静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水速)=顺水速度; 船速-水速=逆水速度;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 (顺水速度-逆水

6、速度)2=水速。 (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 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 (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 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 (求出两船距离缩小或拉大速度后,再按上面有关的公式去解答题目)。 【工程问题公式】 (1)一般公式: 工效工时=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时=工效; 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 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 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 (注意:用假设法解工程题,可任意假定工作总量为2、3、4、5。特别是假定工作总量为几个工作时

7、间的最小公倍数时,分数工程问题可以转化为比较简单的整数工程问题,计算将变得比较简便。) 【盈亏问题公式】 (1) 一次有余(盈),一次不够(亏),可用公式: (盈+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小朋友分桃子,每人10个少9个,每人8个多7个。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多少个桃子?” 解(7+9)(10-8)=162 =8(个)人数 108-9=80-9=71(个)桃子 或88+7=64+7=71(个)(答略) (2)两次都有余(盈),可用公式: (大盈-小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士兵背子弹作行军训练,每人背45发,多680发;若每人背50发,则还多200发。问:有士

8、兵多少人?有子弹多少发?” 解(680-200)(50-45)=4805 =96(人) 4596+680=5000(发) 或5096+200=5000(发)(答略) (3)两次都不够(亏),可用公式: (大亏-小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将一批本子发给学生,每人发10本,差90本;若每人发8本,则仍差8本。有多少学生和多少本本子?” 解(90-8)(10-8)=822 =41(人) 1041-90=320(本)(答略) (4)一次不够(亏),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 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5)一次有余(盈),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 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

9、=人数。 【鸡兔问题公式】 (1)已知总头数和总脚数,求鸡、兔各多少: (总脚数-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每只兔的脚数-每只鸡的脚数)=兔数; 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者是(每只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鸡数; 总头数-鸡数=兔数。 例如,“有鸡、兔共36只,它们共有脚100只,鸡、兔各是多少只?” 解一 (100-236)(4-2)=14(只)兔; 36-14=22(只)鸡。 解二 (436-100)(4-2)=22(只)鸡; 36-22=14(只)兔。 (2)已知总头数和鸡兔脚数的差数,当鸡的总脚数比兔的总脚数多时,可用公式 (每只鸡脚数总头数-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

10、数+每只兔的脚数)=兔数; 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每只兔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免的脚数)=鸡数; 总头数-鸡数=兔数。(例略) (3)已知总数与鸡兔脚数的差数,当兔的总脚数比鸡的总脚数多时,可用公式。 (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兔数; 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每只兔的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鸡数; 总头数-鸡数=兔数。(例略) (4)得失问题(鸡兔问题的推广题)的解法,可以用下面的公式: (1)只合格品得分数产品总数-实得总分数)(每只合格品得分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不合格品数。或者是总

11、产品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总产品数+实得总分数)(每只合格品得分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不合格品数。 例如,“灯泡厂生产灯泡的工人,按得分的多少给工资。每生产一个合格品记4分,每生产一个不合格品不仅不记分,还要扣除15分。某工人生产了1000只灯泡,共得3525分,问其中有多少个灯泡不合格?” 解一 (41000-3525)(4+15) =47519=25(个) 解二 1000-(151000+3525)(4+15) 1000-1852519 =1000-975=25(个) (“得失问题”也称“运玻璃器皿问题”,运到完好无损者每只给运费元,破损者不仅不给运费,还需要赔成本元。它的解法显然可

12、套用上述公式。) (5)鸡兔互换问题(已知总脚数及鸡兔互换后总脚数,求鸡兔各多少的问题),可用下面的公式: (两次总脚数之和)(每只鸡兔脚数和)+(两次总脚数之差)(每只鸡兔脚数之差)2=鸡数; (两次总脚数之和)(每只鸡兔脚数之和)-(两次总脚数之差)(每只鸡兔脚数之差)2=兔数。 例如,“有一些鸡和兔,共有脚44只,若将鸡数与兔数互换,则共有脚52只。鸡兔各是多少只?” 解 (52+44)(4+2)+(52-44)(4-2)2 =202=10(只)鸡 (52+44)(4+2)-(52-44)(4-2)2 =122=6(只)兔(答略) 【植树问题公式】 (1)不封闭线路的植树问题: 间隔数+

13、1=棵数;(两端植树) 路长间隔长+1=棵数。 或 间隔数-1=棵数;(两端不植) 路长间隔长-1=棵数; 路长间隔数=每个间隔长; 每个间隔长间隔数=路长。 (2)封闭线路的植树问题: 路长间隔数=棵数; 路长间隔数=路长棵数 =每个间隔长; 每个间隔长间隔数=每个间隔长棵数=路长。 (3)平面植树问题: 占地总面积每棵占地面积=棵数 【求分率、百分率问题的公式】 比较数标准数=比较数的对应分(百分)率; 增长数标准数=增长率; 减少数标准数=减少率。 或者是 两数差较小数=多几(百)分之几(增); 两数差较大数=少几(百)分之几(减)。 【增减分(百分)率互求公式】 增长率(1+增长率)=

14、减少率; 减少率(1-减少率)=增长率。 ” 解 这是根据增长率求减少率的应用题。按公式,可解答为百分之几?” 解 这是由减少率求增长率的应用题,依据公式,可解答为 【求比较数应用题公式】 标准数分(百分)率=与分率对应的比较数; 标准数增长率=增长数; 标准数减少率=减少数; 标准数(两分率之和)=两个数之和; 标准数(两分率之差)=两个数之差。 【求标准数应用题公式】 比较数与比较数对应的分(百分)率=标准数; 增长数增长率=标准数; 减少数减少率=标准数; 两数和两率和=标准数; 两数差两率差=标准数; 【方阵问题公式】 (1)实心方阵:(外层每边人数)2=总人数。 (2)空心方阵: (最外层每边人数)2-(最外层每边人数-2层数)2=中空方阵的人数。 或者是 (最外层每边人数-层数)层数4=中空方阵的人数。 总人数4层数+层数=外层每边人数。 例如,有一个3层的中空方阵,最外层有10人,问全阵有多少人? 解一 先看作实心方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