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论语胸怀宽广意志坚定论《论语》中的意志心理学思想.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2138393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论语胸怀宽广意志坚定论《论语》中的意志心理学思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论语胸怀宽广意志坚定论《论语》中的意志心理学思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年论语胸怀宽广意志坚定论《论语》中的意志心理学思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3年论语胸怀宽广意志坚定论《论语》中的意志心理学思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论语胸怀宽广意志坚定论《论语》中的意志心理学思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论语胸怀宽广意志坚定论《论语》中的意志心理学思想.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胸怀宽广意志坚决【论论语中的意志心理学思想】摘 要: 孔子作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一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方法。论语是记录他和弟子言行的重要著作,蕴含了他的主要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其中他关于意志心理学的一些思想在论语中也得到了系统阐述。本文从“什么是论语中的意志心理学思想、“培养意志的重要性、“怎样培养意志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孔子的意志心理学思想。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意志 心理学思想 孔子作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一生诲人不倦,特别是其“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教学理念对我国教育事业影响深远,在当今仍被奉为圭臬。他的众多的教育理论与经验都集中表达在记录他和弟子言行的论语中,其中意志心

2、理学亦占有一席之地。虽然限于当时的客观条件,他在名称上没有也不可能提出“意志“心理学这些概念,但这并不影响他将这种思想贯穿于其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坚持不懈和自信心,树立“志于学“志于道“志于人等宏大人生目标。 一、论语中的“意志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在论语中,“意志一词并没有完整出现,其中“意出现1次:“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解释为“臆,即凭空猜测的意思。“志出现16次,多译为“意志“志向,因此本文所谈的“意志多从“志的角度出发,它根本代表了孔子意志心理学的根本内涵。 根据“

3、意志的定义,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为生理层面的欲望、需求与情感,它能使人产生一定的动机,即“意;二为精神层面的,即人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最终实现自身的目标,从而满足欲望和需求,即“志。朱熹将“志的含义解释为:“志者,心之所之也。其心诚在于仁,那么心无为恶之事矣。(四书集注论语集注卷一)意思为所谓志向,是心所期望的。如果心诚就会把仁当作志向,这样就不会去做那么让世人厌恶的事情了。从其言论中可以看出,“志是作为人的心理的重要组成局部而被阐述的。 在论语中,孔子认为“志对于人的品行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即一个

4、国家的军队可以丧失主帅,但一个国家的百姓却不能被动摇意志。因此在强调“意志的重要作用时,他亦十分重视“立志的意义。所谓“立志,就是树立志向,并下定决心去实现这些目标。他对自己、对学生都要求“志于道“志于学“志于仁。如他拿自己的经历“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为政)来勉励学生,这就与现代心理学上的“意志或“意志心理过程不谋而合了。 二、培养意志的重要性 1.“得有恒者,斯可矣。 论语中大量阐述了培养坚强意志的重要性,而意志最重要的表现之一就是恒心。在学习中,孔子十分重视对于“恒心的培养。他引用南方的一句方言: “善人,吾不得而见矣;得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述而) 子

5、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子路) 他通过正反两面说明“有恒在意志活动中的作用。在孔子看来,有恒心的人凤毛麟角,几乎可以与“善人媲美了;而如果一个人没有恒心,即使做一个装神弄鬼的巫医也很难做到。他接着引用易经恒卦九三中的话再次强调没有恒心的害处,三心二意、翻云覆雨,就常会有羞辱随后而来。“不占而已矣的意思那么是一个没有恒心、缺乏意志的人不要去占卦,因为他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成功。 冉求曰:“非不悦子之道,力缺乏也。子曰:“为缺乏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 在他跟学生冉求的一次对话中,孔子通过对学生的答复,揭示出一个人的失败往往不是

6、因为能力不够等原因,而是他半途而废,自己给自己划了一个界限,停止了前进的步伐。 2.“乐亦在其中矣。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说明,意志坚强者可以克服消极情绪的干扰,把意志行动贯彻到底;意志薄弱者那么可能被消极情绪所压倒,使行动半途而废。通过坚强意志的锻炼,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物质欲望会变得更有节制。如孔子自身发出的感慨:“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他同时认为读了多年的书,还没有做官的想法,这样的人很难得。“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泰伯)而颜回作为他的得意门生,虽然过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生活,但他仍然有志于学习,“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因

7、此孔子才大呼:“贤哉!回也!在孔子看来,坚决的意志会让人安贫乐道,不为外在名利而蝇营狗苟,表现出了儒家思想的“乐感文化。 3.“志于仁矣,无恶也。 在孔子看来,具有坚强意志的人往往有更远大的人生抱负,具有更高尚的品格操守。“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一旦拥有了坚决的志向实行仁德或探求真理,其自身的品格也会相应提高,就不会有使人厌恶的事发生,就不会对现实物质条件的简陋而感到不满。因此,他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完整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理想。 意志作为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是儒家思想宣扬的“修身养性、“内圣外王的重要构成之一。所谓

8、“士不可不弘毅,(泰伯)只有先通过“修身,即意志的培养,才能达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和人生目标。只有在坚决意志为支撑的根底上树立的理想才能经得起磨难的考验,最终得到实现。 三、如何培养意志 1.树立崇高理想。 理想的崇高远大有助于意志行为的自觉和持久。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宏大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对于那些具有远大抱负的学生,老师应该鼓励支持,帮助其实现抱负,而非打击嘲讽它的不现实。在论语中,作为老师的孔子经常让学生们各言其志,畅所欲言,并且讲出自己的理想和学生分享学习。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9、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 孔子通过和学生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志向,能催促学生朝着这方向努力,力争实现理想;同时对于那些不切实际的空谈,他能够指出缺乏,帮助学生树立一个通过发挥意志的能动作用而可能实现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理想目标。 2.典范与典型。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说明,典范与典型对于学生的意志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他们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尤其是易于模仿跟他们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父母。因此如果教师能够加强典范的示范作用,从自身出发,有意识地以自己高尚的品德、情操、意志影响

10、学生,或是在同学中树立学习的典型,往往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动力,使其形成良好的素质品质。颜回作为孔子最优秀的学生经常受到其表扬:“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罕)这就在学生中间树立了学习的模范。此外,孔子还要学生自己与颜回比照,找出其中的差距从而“见贤思齐。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公冶长)孔子通过让子贡自己指出自己与颜回的差距,激发了他学习的动力,自动锻炼了意志。 孔子善于利用反面典型强调没有意志、不持之以恒会造成的后果。“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古今以来的种种

11、事迹证明,成功往往存在于再坚持下去的最后一段时间。就像马拉松比赛,也许终点就在下一个转弯处,坚持了就成功了。但如果没有坚决的意志作保证,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是功亏一篑。 3.“志跟“行的合一。 在对意志的培养中,孔子十分强调“志跟“行的合一,如:“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一个人只有远大的志向并没有用,必须将志向付诸实践,即通过行为的实施,意志才能对人发挥真正的作用。 对于白天睡觉的宰予,孔子不仅批评他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而且感慨道:“吾始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这里的“言就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平时所讲的抱负志

12、向,“行就是他的所作所为。由此可见,一个人是否具有坚强意志,要看他是否将“言与“行、“志与“行合为一体。因此对于那些空有大志的人,孔子称之为“狂简,即志向远大,才学浅薄。面对他们,孔子束手无策,不知道怎们教导他们,只有“不知所以裁之。(公冶长) 4.自制与果断。 现代心理学的共识是,意志的根本品质有四种,即自觉性、自制性、坚持性与果断性。从孔子的言论与实践来看,他在这四个方面均有所涉及,特别是通过对学生自制性的培养来锻炼其意志。他告诫学生“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就是“约俭己身,即克服自己的某些不正当欲望和情绪,从而符合一定的社会要求和道德标准。因此对于那些不符合社会标准的行为等,要“非礼勿视,非

13、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无动。(颜渊)心理学研究说明,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必须加强学生自制力品质的培养锻炼过程。 同时,孔子也十分重视意志的果断性。他认为:“刚、毅、木、讷近仁。(子路)这里的“毅即为果断、果断、坚毅。可见具有顽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果断的决策能力是成为一个“仁人的必备心理品质之一。 孔子作为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人物,尽管思想和行为要受当时社会和历史的局限,他的意志心理学思想存在着不够完备的地方,但他能够根据长期教学实践总结出如此丰富的心理学思想,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如他能通过典范与典型,使学生树立崇高理想等的教育手法在当今仍具有积极参考意义。因此它们具有悠久而旺盛的生命力,值得我们系统深入地研究。 注释: 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352,355. 燕国材.论孔子的心理学思想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9(2):117. 参考文献: 1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23. 3傅蓉.论论语的心理学思想:硕士学位论文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22. 4燕国材.论孔子的心理学思想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9(2). 5徐鸿.三论孔子教学过程的意志心理学思想J.教育科学,198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