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2136571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发性肝癌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原发性肝癌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原发性肝癌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原发性肝癌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发性肝癌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发性肝癌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 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三位。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各地原发性肝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本病可发生于任可年龄,以40-49岁为最多。 肝癌切除术常致并发症。肝癌的并发症有很多,比如腹腔内出血、低血容理性休克、肝功能衰竭等,多数并发症如处理及时,患者可较快恢复,否则,常致严重后果。下面就根据不同的并发症介绍下他的处理方法及预防。 一、腹腔内出血 腹腔内出血的发生多与肝外科枝术水平有密切关系。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目前发生率已降至1%一3%。 腹腔内出血是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

2、,可直接导致患者迅速死亡。出血部位可来自肝断面、裸区、三角韧带、肾上腺及胆囊癌等。出血量的大小及速度可通过患者全身状况、肤色、脉搏及强度、像皮管引流量等进行综合判断,处理原则主要为止血、输血等内科治疗。出血量长过大,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应剖腹探查.寻找出血点并予以相应处理。有时处理极为困难.因此预防最为重要。重点是肝断面处理。止血应彻底,断面缝合要严密。对肝硬变病人,止血更要仔细,不应盲目过多应用电灼止血.在易出血部位应以缝扎止血为主;对凝血功能不良者,应尽量缩小手术范围;尽量补充全血及新鲜血浆,适当加用疑血酶原复合物等。 二、低血容理性休克 肝癌切除术后低血容理性休克绝非罕见。其往往并非由于术

3、后腹腔活动性出血所致,而与医务人员肝手术经验不足及处理不及时直接有关。在目前肝癌切除术逐渐普及的情况下,有必要下以强调、引以为戒并杜绝其发生,此种情况常常发生于手术复杂、出血量大甚至术后继续渗血者,而医务人员也未准确测量术中失血量或估计不足,或未及时发现并补充。患者表现为烦躁、口干、面色苍白、尿少、脉细速,此种情况一且发生,应立即补液、输血等处理,同时保护心肺肾功能,必要时用中心静脉压监护。 为避免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发生,术中应仔细测量出血量,井通过心率、血压判断患者对失血的承受能力,同时在术中及时补充。术后也应根据渗血清况及引流液的量继续补充适量的血液直至病情稳定。对年老、体弱者应予特别重视。

4、这类患者尽管失血量并不大,但因对失血的耐受能力甚低,如不及时处理,后果甚为严重。 三、肝功能衰竭 肝功能衰竭是目前肝癌切除术中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导致患者死亡。其发生原因主要为:1、肝脏基础较差,如严重肝硬变、肝萎缩及肝功能异常;2、手术打击较大,如肝切除量大出血多、输血多或肝门阻断时间长;3、医生经验不足,对手术后果缺乏判断力。 肝功能衰竭主要表现有3方面:肝昏迷、黄疸及腹水。一般肝昏迷发生率甚低。血胆红素异常升高后果最为严重。黄疽的处理主要是应用保肝药物。部分学者主张用激素以提高机体应激能力并减少肝细胞的破坏,有时可缓解病情并度过危险期。腹水较为常见,如处理及,大多可缓解。腹水的处理

5、,主要是血浆及白蛋白的补充,适当应用利尿药。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是预防此种并发症的最好方法。对肝脏基础较差患者甚至小肝癌手术也应慎重考虑直至放弃手术切除方案。 四、急性肾功能衰竭 肝切除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较为罕见,发生率小于1%。但因其抬疗难、预后差.仍应高度重视。肾功能衰竭常由于肝切除量过多、失血量较大而未及时补充所致。对于肾功能不全或有病变者更易诱发。其表现轻者尿多,重者尿少或无尿。血液生化检查为肌酐 ,尿素氮的逐渐升高。早期可通过补充血容量,利尿以保护肾功能:但后期治矛盾很大,血液透析几乎是唯一有效措施。所以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非常重要:1、严格掌振手术指征,对有肾病基础者应避免施行较大及复杂

6、的肝切除术。2、及时补充血容量,防止低血容量性休克。3、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五、胆漏 胆漏是肝切除术的常见并发症,笔者单位发生率为1.2%,虽死亡率甚低但给患者造成诸多不便及痛苦。随着肝切除技术的提高,此种并发症逐渐咸少。其表现为手术后数日胆汁从切口或引流管中流出,随食欲恢复,分泌量逐渐增加。漏口大者,每日分泌量达数百毫升。恢复快者需十佘日,慢者可达数月之久。 1、胆份发生原因1、肿痛靠近较大胆管,损伤胆管难以避免,如三四五段肝癌;2、肿瘤切除过程中所遇管道(包括微小胆管)未完全结扎,或结扎不牢;3、肿瘤切除后,未常规用于纱布检查肝断面是否有胆汁渗出,或发现胆漏未予重视或未予处理。处理主要为

7、引流通畅,无须再次开腹。 2、胆漏预防的关键 1、对第I肝门附近的手术,应时刻警惕胆漏的发生,切肝时切毋远离肿痛。2、切肝过程中所遇管道应结扎牢靠;3、肝切除后.常规用下纱布检查断面。发现胆漏及时缝扎或修补;4、术后仔细观察腹腔引流且及颜色,如可疑胆漏生,引流管延迟拔除.或更换引流管。 六、膈下感染及积液 防着肝切除经验的积累。膈下感染及积液发生率逐渐降低。目前笔者单位已降至1%。肝右叶切除术后,体温升高不退,使用多种抗生素无效,应想到膈下积液或感染的可能,术后1周左右常规B超检查是早期发现膈下感染及积液,防止漏诊的最重要手段。 1、发生原因。1、因肿瘤切除需要,右侧韧带及裸区游离范围较大且止

8、血不够彻底;2、引流管引流位置不当;3、某些原因引流不畅;4、右肝大手术后,恢复异常顺利,引流液甚少,致使医务人员盲目乐观,将引流管过早拔除:有时也是导致膈下感染、积液、脓肿的重要原因。 2、处理主要为B超引导卜穿刺抽液、冲洗,必要时置管引流。切开引流已很少应用。3、预防 1、时刻警惕膈下感染的发生.重点是游离右肝周围韧带及裸区时止血应彻底;2、关腹前必须放置引流管,一股应放两根引流管;3、仔细护理引流管.避免反折.注息引流通峨;4、引派液较多时不应过早拔除;5、引流液过少,不符合肝脏大手术后引汰变化规律也不应过早拔除。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生物修复疗法治疗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外周血采集,免疫因子培养,回输。即从患者体内提取外周血中不成熟的免疫因子,采用最新专利技术进行体外细胞抗原负载培养,使其对肿瘤的杀伤活性呈数倍至数十倍的增长,再将其回输到患者体内。在不损伤和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和功能的前提下,直接识别、杀死、消灭存在于人体内血液、淋巴中的肿瘤,恢复和增强机体自然抗癌免疫系统和功能。文章来源:江西省人民医院官方网站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