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语文教案范文.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2130818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泊船瓜洲语文教案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泊船瓜洲语文教案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泊船瓜洲语文教案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泊船瓜洲语文教案范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泊船瓜洲语文教案范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泊船瓜洲语文教案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泊船瓜洲语文教案范文.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泊船瓜洲语文教案范文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下面就是松鼠给大家带来的泊船瓜洲语文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篇一:泊船瓜洲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2、借助注释、抓住重点词句、利用插图、发挥想象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达的方法。3、感受古诗的韵味,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培养动手搜集资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意,积累古诗。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词典、搜集思念家乡的古诗词、与这首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交流积累,引入诗文。老师:古往今

2、来远离故土的游子总会思念魂牵梦萦的家乡。他们往往把这种浓浓的思乡之情融入一首首短小精悍的古诗中,需要我们细细去品味。请同学们把你积累或搜集到的描写思念家乡的古诗,给大伙诵读一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的静夜思、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已学过)、北宋秦观的浣溪沙等。 学生:积极交流。老师:从刚才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把所学古诗能够积累下来,一部分同学不但能积累所学古诗,还主动搜集课外古诗,值得大家学习,我们一定要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因为学习语文重在积累。今天我们来学习北宋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诗泊船瓜洲。二、知诗人,解诗题(一)知诗人老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查阅与这首诗有关的资料,谁愿意把自

3、己搜集到的资料跟大家交流交流。学生:简介王安石。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点拨使学生了解写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二)解诗题学生:理解“泊”的意思。进而解题:泊船瓜洲:把船停泊在瓜州。 师小结:刚才我们了解了诗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弄懂了诗题的意思。这”知诗人,解诗题“是学习古诗不可缺少的一步。它能帮助我们理解诗的内容。那么王安石把船停泊在瓜州时写下了一首怎样的诗呢?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三、读诗文,明诗意(一)轻声读诗,圈出自己读不准的字。(二)同桌交换意见。(三)师生合作读诗文,解诗意。1、指名读诗,引导读准”间、重、还”。2、共同动手正音。3、理解“数重山”中“数”的意思。老师:看来从瓜州到王安石

4、的家乡钟山就一条(横向的)河、几座山的距离,离得很近了,往下读。学生: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4、理解“绿”和“还”的意思。绿:吹绿、染绿。还:归、在本诗中是回家的意思。老师:现在这个“还”的音你能读准了吗?5、回过头复习“泊、间、数、绿、还”几个字的意思。6、再次轻声读诗,然后拿出课堂笔记本试着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写成后交流。诗意:(对面的)京口和(这里北岸的)瓜洲不过是在一条横着的江的距离之内,(再远处的)钟山也就只是隔着几重山峦而已。春风又把(对岸的)江南大地吹绿了,明月啊,你什么时候可以照着我回到(对面江南的)故乡呢?四、入诗境,悟诗情1、引导学生边读诗边想象诗描

5、绘的画面。老师:春天到了,和煦的春风吹醒了柳树,吹来了燕子,吹美了大江南岸,闭上眼睛想象春风带给江南什么样的美景?想好后跟大伙描述一下,可要用上我们积累的好词佳句哟。学生:自由描述想象到的画面。2、体会诗人用词的传神老师:春风给江南送来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诗人把江南春天的美景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读时耐人寻味,那就是-“绿”,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后资料袋里的内容,相信你会更进一步的感受出诗人对词的推敲及用词的准确传神。3、读中领悟诗情老师:同学们,根据你的理解自由读诗,读出诗的韵味。体会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找出诗中相关的词句。学生:自由读诗,读后发表意见。4、老师小结:“一水

6、间,数重山”足以感受出诗人归心似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不能马上回到家乡的惆怅之情自然流露。由此可以看出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恋乡、思乡之情。篇二:秋思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引导学生理解诗词内容,体会秋思的意境,感受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二、重难点: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体会作者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的情感,体会意境,这也是这首诗的难点所在。三、教学准备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首先出示PPT:“同学们,请观察大屏幕,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将所看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呢?自己考虑后自由发言。”“在此情此景下,你能想起我们学过的那些古

7、诗?”(静夜思泊船瓜洲)“这两首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 “思念家乡”。)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思乡诗,是由唐朝诗人张籍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秋思。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教学倡导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此环节,我以明月为引,通过学生的联想而引出思乡主题,回顾所举例诗的写作手法,为学生初步感知新授课的教学重难点打下了伏笔】(二)新课讲授1、解诗题,知诗人。首先让学生分别介绍了有关张籍的资料。师总结:张籍的老家是吴郡,也就是现在的江苏苏州。幼时家境贫寒,10岁的时候就离家外出,成年后考取功名,开始四处游历做官,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他正独自一人居住在洛阳。又是一年秋风至,望着萧瑟的秋风,诗人不禁感慨万分

8、,挥笔写下了这首秋思。篇三:长相思一、教学目标(字幕)1、 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及生活时代。2、 掌握词的内容,体会词的意境。3、 领会词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二、导入(字幕配图)王国维曰: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澄江静如练、山气日夕佳、落日大旗中、中天悬明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奇观。求之于词,则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夜深千帐灯”bdquo;bdquo;差近之。(配图)三、作者介绍纳兰性德(1655mdash;1685)字容若,满洲正白旗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一等侍卫。生平避谈世事,故词也主要写离别相思及怨夏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词的风格直抒胸怀,婉约清新

9、;但过多哀思,情调消沉。(配图)四、配画面朗读山水、山海关、风雪、千帐灯、故园。(配图五六幅)五、预习指导1、 作者在词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你能确定是哪里的景物吗?2、 体会出这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六、感知理解(字幕)纳兰性德推崇南唐李煜,词风清丽自然, 缠绵悱恻, 反映到这首长相思上,虽然 写旅途思乡,也写得悠长动情。词的上片从“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来说明身离故乡之远。下片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渲染作者此时孤寂情怀。风雪打断了他思乡之梦,懊丧之余,他更加怀念故园的宁静详和,作者于清丽哀婉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这两者结合到一起,就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七、赏析加点字(字幕)1、“一”字赏析: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更加缠绵。2、“身”字赏析: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心系故园。八、知识归纳(字幕)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双调三十六字,平韵。九、拓展练习(字幕配图)相关文章:1.泊秦淮是怀古诗吗2.1-6年级语文作文知识点,有范文推荐!3.小学生经典活动主持词精选范文4.小学生语文阅读课教学工作计划5.赠汪伦古诗改写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