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212873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芦花荡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芦花荡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芦花荡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芦花荡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芦花荡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芦花荡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芦花荡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芦花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故事情节、人物及环境特征,感受其传奇色彩。2揣摩文中“老头子”这一人物形象,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3学习老头子和大菱、二菱的不怕艰险、豪迈乐观、斗志昂扬的英雄品格。【教学重难点】1.通过体味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2.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在那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许许多多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故事。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整天神出鬼没地穿越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芦苇塘中部队的物质供应;手无寸铁的他,还运用自己的智慧,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今天,我们就走进芦花荡,去结识这位传奇英

2、雄吧。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默读全文,按要求复述课文,复述后其余同学补充、评价。(1)按六要素进行概括性复述。(2)创造性复述。以“但有一次,却发生了意外”开头,复述故事情节的后半部分,即最精彩的部分。2讨论:(1)课文中的哪句话能概括老头子的性格?明确:“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2)“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课文中贯穿始终,正是他的性格造就了他这位传奇英雄,引出了这个传奇的故事。正是由于他的自信,使他敢于承担起穿越封锁线的重要任务。过于自信使他在送大菱二菱的过程中遭遇了

3、敌人并使孩子受伤。他的自尊使他决心为孩子们报仇进而引发了芦花荡中的“战役”。(3)用自己的话总结作者塑造老头子这一英雄形象的目的和意义。明确:老头子具有强烈的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象征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不可征服的人民。三、家庭作业摘抄本文中精彩的环境描写片段。第二课时一、同桌交流家庭作业中自己摘抄的精彩描写片段二、品读课文,探美语言1同桌相互朗读、听读自己摘抄的精彩描写片段。2在全班范围进行赏析环境描写的交流。要求:用先朗读句子;再说说“这一句美在”;最后说说这一处环境描写作用的顺序。补充:环境描写的作用。推动情节发展;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形象;

4、加强抒情韵味等。3齐读文中公认的精彩环境描写片段,读出感情或韵味。三、研读本文写法上的特色讨论:这篇小说除了运用精彩的环境描写来推动情节、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形象、加强抒情韵味外,这篇小说还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渲染人物及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明确: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创造出强烈的反差来渲染人物及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在人物塑造上,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非常干瘦,而且不带一支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然落空,保证了苇塘里的队伍得到充足的给养。两个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富有传奇色彩。

5、在情节上,课文着重写了一场“英雄的行为”,更富有传奇色彩。作者主要用两个方法加以渲染。先是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这里有一段对话描写,老头子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他是胸有成竹的,女孩却一再表示怀疑,先是没有答话,以为老头子不过发发狠,说说罢了,再用小女孩的话表怀疑:“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再是在叙述老头子的战斗过程时只写其然,不写其所以然,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使传奇色彩显得更为浓郁。英雄是设好圈套让鬼子往里钻:他事先系好了钩子,又掌握了鬼子的活动规律,接着就用莲蓬引诱鬼子。作者不写这些,只从鬼子洗澡写起,

6、写老头子船上放着一大捆莲蓬,只顾剥着莲蓬吃,也不写他的用意,写小船冲着鬼子这里来,又转了一个圆圈回去,也不写老头子的船为什么这样划来划去,其实是诱使鬼子进入圈套,这层意思要回味起来才能明白。进了有木桩的水域,先不说桩子上有无数钩子,只写小船绕着鬼子转,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下面才写鬼子这么乱转,一个个都被钩子咬住了。待到明白过来,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同时,从人物塑造上说,一个干瘦的老头,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几个鬼子于股掌之间,置他们于死地,更显示他是一位传奇式的英雄。四、拓展延伸课外阅读孙犁的荷花淀,感受作品的诗意美。五、板书设计情节传奇色彩芦花荡美 人物立体美、真实

7、美环境诗情画意【资料宝藏】1.关于孙犁其人其文7月11日晨6时,患病多年的孙犁抢救无效,驾鹤西行。其时,大雨从天而降;当亲人、医护人员和天津日报社的领导将他的遗体护送至太平间时,大雨戛然而止。巧合乎?好雨知情自荐哀!孙犁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走进当代文学史的。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学生大都读过他的代表作荷花淀,这篇清新、沉静、质朴而又蕴含深情的文字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孙犁1913年生于河北安平一个农民家庭。1933年夏从保定育德中学毕业,1936年到安新县同口镇教小学。学校靠近白洋淀,这使他领略了白洋淀地区的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抗日战争改变了孙

8、犁的人生道路。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投笔从戎,1939年被调到冀西新创建的晋察冀通讯社做“通讯指导”,从此开始了报业生涯这也成为他的终身职业。孙犁的文学创作始于1939年写的叙事诗梨花湾的故事、白洋淀之曲,白洋淀地区的抗日斗争成了他最重要的创作源泉,而成名作则是1945年创作于延安的“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孙犁对这篇小说很有感情,晚年的他说:“我写出了自己的感情,就是写出了所有离家抗日战士的感情,所有送走自己儿子、丈夫的人们的感情。我表现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每个和我生活经历相同的人,就会受到感动。”抗战胜利后,孙犁回到冀中,主编平原杂志,并坚持文学创作。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第二

9、天孙犁就随军入城,参加创办天津日报,从此五十余年如一日,他没离开天津,没离开天津日报。在办报的同时,他创作了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和短篇小说山地回忆等,出版了评论集文学短论、散文集津门小集。1958年结集出版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获得评论界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1956年初夏,孙犁尚未完成铁木前传的写作,不幸病倒,此后是“十年荒于疾病,十年废于遭逢”,近20年的时间不能正常工作,也极少写作。“文革”浩劫时期,他受到残酷迫害,谪居陋室。他几次想到自杀,而终于坚持下来。进入新时期,他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了,且体弱多病,但他思想活跃,焕发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创作力。晚年的写作持续了20年之久,

10、这是他一生中不间断地写作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共写出一百二十多万字,相当于1966年前所写的所有作品。这些作品都收入了晚华集、秀露集、曲终集等10个集子,又称耕堂劫后十种。1982年,孙犁文集出版。在自序中,孙犁自省:“我的创作,从抗日战争开始,是我个人对这一伟大时代、神圣战争所作的真实记录。其中也反映了我的思想,我的感情,我的前进脚步,我的悲欢离合。”“现在证明,不管经过多少风雨,多少关山,这些作品,以原有的姿容,以完整的队列,顺利地通过几十年历史的严峻检阅。”在另一篇文章中,他又说:“如果我们能够在70年代,把自己60年代写的东西拿出来再看,看看是否有愧于亲友乡里,能不能向山河发誓,山河能不

11、能报以肯定赞许的回应。”无疑,孙犁的全部作品,都可以获得肯定的答案。像孙犁这样严肃看待自己的作品的,在中国当代文坛并不很多。孙犁说过:“在生活中,在一种运动和工作中,我也看到错误的倾向,虽然不能揭露,求得纠正,但从来没有违背良心,制造虚伪的作品,对这种错误,推波助澜。”简而言之,他从未说过违心的话、做过违心的事,更没写过违心的作品。凡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都知道,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孙犁从未在批判会上批判别人,更没有写过一篇大批判文章。有一次,组织上指派他到北京,批判他年轻时崇敬的老作家,幸得会议主持人说“他身体不好,就算了吧”,他对这事铭记在心,永远不忘。还有一次,他不顾个人利害,为当时被批判的

12、一个诗人说了几句公道话,也幸得主持人了解他,未予深究。“文革”中,有人找他调查一位老战友说了哪些反党的话,他情绪激动,慷慨激昂地说:“他没有说过反党的话,他为什么要反党呢?”在创作上,孙犁极其认真地坚持现实主义原则。他的主题、人物、情节,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绝不“虚张声势”;他的文章语言,更是出神入化,炉火纯青。孙犁在晚年极其珍惜时间,他在屋里方桌上的大玻璃下压过一张小纸条,写的是“本人年老多病务请来访亲友体谅谈话时间不宜过长”。文字未加标点,写在从报纸裁下的一块边角纸上。他把自己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用于读书、写作上。孙犁对当代文学史最大的影响也许是创立了“荷花淀派”。那是在新中国初期,

13、一批青年作家学习孙犁、追随孙犁,受他的影响和指导,创作出一批较优秀的反映农村新生活的作品,文学研究者称他们为“荷花淀派”(或“白洋淀派”)。但晚年的孙犁却不认为有这么一个流派。他主张“文人宜散不宜聚”,中国文学史上“唐诗无流派,而名人辈出,风格多样,诗坛繁荣”;更何况随着时代风云的变幻,他们中的一些人经历坎坷,当他们再度写作时,其风格与情调已不复往日了。2.芦花荡一文的描写艺术孙犁的芦花荡,叙述了一场“英雄的行为”,富于传奇色彩。“老头子”智勇双全,痛打鬼子,讨还血债,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读之使人在赞叹中振奋。本文的描写艺术一直受人称道。(1)环境描写揭示主题。课文开头的环境描写,紧扣战

14、争背景和人物的心境,不仅渲染了故事的气氛,也给作品增添了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首先,我们从作者的描写中感受到了战争年代环境的险恶:“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到深夜才能有,“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而即使在夜晚,敌人也“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芦花荡”自然环境的优美:“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随着微风的轻拂激起层层涟漪,使得星星也闪烁不定起来,因而给人以“要滴落下来”的幻觉,这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可是,这样美丽的国土,竟是被敌人践踏着,我们怎能不愤怒与抗争?更

15、重要的是,我们还感受到了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环境里顽强生存的英姿:“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充满了意志和力量。也正是这样的水土,这样的人民,才能产生“老头子”那样传奇式的英雄。(2)心理描写刻画性格。同样是为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服务的。任何心理描写都是特定人物在特定情况下的心理反映。课文中的老头子是非常自信和自尊的,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可是,这一次却要带着挂花的人进去。他是那么喜爱这两个孩子,孩子受伤了,流血了,他的心也受伤了,也在流血。听着受伤的大女孩痛苦地哼哼,听着小女孩的话语,他伤心到极点,内疚到极点。他强烈地自责,他感到自己向部队作的保证落了空,他感到自己的过失给自己带来奇耻大辱,使自己丢人现眼,没有脸去见部队。强烈的自尊心使他感到无地自容。这段心理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特点。3.芦花荡环境描写赏析芦花荡是孙犁白洋淀纪事系列小说中的第二篇,被选入人教版的初中教材。芦花荡可视为荷花淀的姊妹篇,将这两篇小说看作是“荷花淀派”作品的“双璧”,毫不为过。芦花荡中的景物描写优美如诗,生动如画,与荷花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集中体现了孙犁“诗体小说”的特点。除此之外,这些景物描写还具有如下三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