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辞职门” 一场发生在错误时间的人事变革.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2126999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为“辞职门” 一场发生在错误时间的人事变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华为“辞职门” 一场发生在错误时间的人事变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华为“辞职门” 一场发生在错误时间的人事变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华为“辞职门” 一场发生在错误时间的人事变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华为“辞职门” 一场发生在错误时间的人事变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为“辞职门” 一场发生在错误时间的人事变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为“辞职门” 一场发生在错误时间的人事变革.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为“辞职门” 一场发生在错误时间的人事变革一家低调的企业,加上一个低调的老总,却总能屡屡汇聚众人的目光和社会的关注。5100名员工辞职再竞岗事件,又一次将华为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引发了一场社会大讨论。尽管补偿标准诱人,而且员工也出于自愿,但华为终究还是逃不过媒体的口诛笔伐。华为此举,被解读为对2008年1月1日即将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的未雨绸缪,以卸下身上的包袱。这场劳资变革是否选错了时间?因为,在这样的敏感时期,任何辩解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究竟是华为误读了劳动合同法,还是人们误解了华为?它肯花费10亿元作赔偿,其用意又是什么?劳动法过多把社会责任推给企业是否合理?任正非和他的华为存在怎样的“

2、狼性”?IT时代周刊带你走进华为“辞职门”,还原事件背后的真相!文/杜舟10月的一天,华为的刘禹(化名)正在外地出差,突然接到一个同事的电话,被告知,公司凡超过8年工龄的员工,都要先辞职后竞争上岗。这意味着,轰动全国的华为“辞职门”事件已经拉开了帷幕。华为的每一件事都会成为媒体攻击的靶子,这次鼓励员工辞职再竞岗也不例外,再一次触动了社会的神经。于是,针对华为的各种批评声不绝于耳,规避劳动合同法有之,逃避社会责任亦有之,是是非非,众说纷纭。而华为也作出了反击,否认此次人事改革是为了针对即将实施的劳动合同法,而是出于战略调整的需要,旨在消弭“工号文化”的副作用,打破“小富即安”的思想,唤醒员工的“

3、狼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就这样,在各方的推波助澜下,华为老员工辞职竞岗事件越传越讹。一场互不妥协的驳火,虽然在相关部门的干预下暂时停息,然而留给人们的拷问与思考却愈发沉重。第一章 导演辞职风波华为“辞职门”事件,无异于晴天霹雳,在社会上引起一场轩然大波。11月10日,IT时代周刊记者从全国总工会获悉,针对华为近期5100名员工辞职再竞岗事件,广东省总工会主要负责同志11月9日约见华为高级副总裁。目前,备受压力的华为已经中止部分员工辞职再竞岗工作。据全国总工会介绍,华为近期5100名员工辞职再竞岗,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夕进行,引起了社会上各种猜测、议论和评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华为必须采取相

4、关措施以消除影响,在出台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时,听取广大员工意见,尊重员工民主权利。新劳动合同法将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华为这次的人事变动,被外界理解为规避劳动法,逃避社会责任。但华为方面称,这次事件是对人力资源管理所作的一些调整,完全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近10年来,华为通过快速发展,员工人数迅猛增到7万余人。但在扩张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问题。华为希望通过辞职再竞岗,唤醒员工的血性,为公司注入新的活力。而从华为的补偿标准来看,也与简单的裁员有着本质区别。不过,在劳动合同法即将实施的前夕,任何人事变革,都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在这样一个错误时间段里,华为事件被摆在放大镜下,在媒体的捕

5、风捉影和揣摩中,被无限放大。欲速则不达。华为这场人事变革原本无可厚非,但在激进的指导思想下,出现了一些偏差。如果能表现得更温婉一点,事件可能会是另一个结果。事件的意义在于提前给大家上了“普法”的一课,也必将促进新的法规更成熟,并兼顾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一场有争议的变革“辞职后,我又成功应聘上岗,与公司重新签订了3年合同。”刘先生在接受IT时代周刊采访时这样告诉记者。刘先生是这次5100名辞职员工中的一个,竞岗成功后,在职位和待遇上都延用了老合同,此外还获得了近20万元的补偿。不同的是代表员工的工号改变了,合同的甲方也变成了华为技术。这段时间,他也感到心烦意乱,自从这件事闹开后,每天都要接上几十个

6、电话,大多是媒体打来的。他也不明白,那些记者是怎么知道自己的电话号码的,平时他的手机基本上是闲置。在接受IT时代周刊采访时,他甚至面带愠色:“那些狗仔队,害得我的电话费暴涨。”他认为自己对公司还是心存感激的。“华为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公司,我爱这个集体,曾经有猎头公司给我开出了50万元的年薪,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一个人的价值,并非只有钱才能体现出来。”今年10月,华为规定,公司所有工龄超过8年的员工,必须在2008年元旦之前,办理主动辞职手续,辞职再竞岗,重新与公司签订13年的劳动合同。尽管华为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IT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声称,“此次事件与劳动合同法没有多大的关联!”但还是有很多人认

7、为,华为在逃避责任,媒体也讨伐声阵阵。劳动合同法第14条规定:劳动者在一家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或者连续订立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除非劳动者提出异议,都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即成为永久员工。华为规定,离职员工可以在离职后6个月之内再次应聘,合格者可以留在华为,待遇不变。由于老员工大部分都有华为的内部股份,辞职的6个月期间,公司为员工保留股份,若辞职后不再续签合同,公司将按股价给员工兑现成现金。由于这些员工工号靠前,平均年薪都不低,多的可以补偿20万到30万元。华为表示,辞职完全属于自愿,公司没有强迫行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评论人士指出,华为员工辞职之前要上交一份1000字左右的

8、辞职报告,表示是自愿离职的,从这一条来看,华为员工似乎出于无奈。任正非向来拥有众多粉丝,一呼百应。在辞职事件之前,他曾在华为的内刊发表天道酬勤这样一篇鼓动性极强的文章,给员工提前洗脑鼓劲。这次华为员工填了自愿离职表,就可以规避将来法律上可能产生的问题。北京大学教授肖鸣政在接受IT时代周刊采访时指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政策法律出台后有些企业积极反应,有些企业从消极方面执行,而华为主要是从消极方面执行的。我国应该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加强工会作为申诉调查机构的职能。”不过,相较其他企业,华为表现得够仁义了目前为止,国内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与华为相比。最近有信息表明,中兴“买断”、“裁员”的传闻

9、,在公司不胫而走。据了解,中兴将用下属子公司跟老员工重新签订合同,这样一来,工龄就清零了。类似华为做法的还有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沃尔玛中国区将近100名员工突然被告知合同被终止,占到该企业全球裁员人数的50%。比起华为辞职员工还可以重新竞争上岗的温情,沃尔玛则毫不留情:裁就裁,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一笔细账这次华为的动作大,包括华为老大任正非在内,辞职的员工超出了5000名,粗略算来,华为仅为解除合同的补偿一项,就要支出10亿元左右。对普通企业来说,肯定是不能承受之重。与其他国内企业的裁员相比,华为的补偿无疑是最优厚的,甚至超过劳动法所规定的待遇,这也是它能得到大部分员工支持和认可的重要原因。华

10、为采取“N+1”模式,N即员工在华为工作的年限,比如,小李在华为的月工资是1.2万元,一年奖金是12万元,平摊给每个月就是1万元奖金。假如他在华为工作了10年,得到的最终赔偿数额就是2.2万元(工资+年奖金平摊)乘以“10+1”,计24.2万元。不少人给华为算了一笔账,说华为“赔了夫人又折兵”。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5000余员工工龄突然清零,这就意味着,公司没了福利负担,这笔钱远非10个亿所能解决的。还有,一些老员工拥有不菲的内部股份,也远不是工资那么简单,很多人内部股份的收入完全超过了自己的工资所得。在华为,一个市场部的经理月薪大约为3万元,而研发人员拿2万元月薪的比比皆是,他们之间的差别

11、,就看有没有内部的虚拟股份,或拥有的股份多或少。知情人士向IT时代周刊记者透露,如果这件事情不闹这么大,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华为裁掉的人绝非现在这个数目。而没有获得新合同的,内部股份肯定不能再持有。更何况,这样一折腾,员工的危机意识就更强了,从而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因此,“辞职门”事件,最终赚的还是华为。壮士断腕,痛的是一时,从长远来看,利大于弊。一位华为的家属告诉IT时代周刊,她对自己先生获得的20多万元补偿金并不关心,“华为的老员工每年20多万收入毫不为过,也就1年的工资。”她认为,愿意呆在华为干的,并不仅是看重华为的待遇,还有荣誉感和成就感,这些是金钱无法衡量的。分析人士认为,华为达

12、到了自己的目的,通过这次行动,卸下众多老员工给企业带来的人力成本负担,降低了应承担的经济与法律责任。有人甚至认为,这是华为天衣无缝的“策划门”,根本找不出什么漏子。中国劳动法务网首席顾问左祥琦告诉记者,从华为的整个操作流程上说,没有法律上的漏洞,是一个完整的方案。不过,对华为不利的是,即使规避了法律风险,但难免会伤害员工的感情。在冰冷的刀锋下,处于弱势的员工,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进而影响公司的凝聚力。第二章 狼性定律华为是中国企业狼性文化的始作俑者。1988年,任正非用借来的2万多元创办了华为。其后,他带领华为如“土狼”般一路狂奔,公司从原来的几个人,发展到今天的7万余人,2006年销售业绩超

13、过650亿元。任正非说,所谓“狼性”,就是“哪儿有肉,隔老远就能嗅到,一旦嗅到肉味就奋不顾身”。正是有这样一种狼性的驱动,华为才能在海外市场从跨国设备巨头们那里不断上演虎口夺食。而其“床垫文化”,无疑就是狼性文化的延伸。尽管惹起了极大的争议,但任正非并未妥协,其去年在华为内刊中发表文章称,初创期的文化不能丢,必须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否则就会走向消亡。华为的这次人事变革,有给公司注入“催化剂”的意图,以此唤醒“狼”的血性,一改过往工号文化的弊病。唤醒危机意识狼行天下,狼文化成了华为的核心文化。狼性文化已经深深地烙在每一个华为员工的心坎里,挥之不去。走过初创期的阵痛,今天华为已经羽毛丰满,将自

14、己的旗帜插满了世界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就连思科也将华为比作自己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军人出身的任正非,是一个很有激情的人,言词间煽动性很强。他曾对员工说,“为了华为,你看我这身体,什么糖尿病、高血压、颈椎病都有了,你们身体这么好,还不好好干?”每次听任总讲说,员工们都热血澎湃、豪情万丈。但2000年以后,任正非却很少提狼性。这与李一男的出走不无关系。可以说,正是李的出走,让任正非看到了,狼性文化带给企业动力的同时,也留下了后遗症。后来,李一男和他的港湾迅速壮大,发展到可以与华为抢生意,并频频与国际巨头接触。这时,任正非的狼性又突然唤起,不惜一切打压港湾。直至2006年,华为成功收编港湾,这件

15、事才告一段落。华为已经成为通信设备厂商中最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其2006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56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65%的销售收入来自国际市场。但截至今天,它依旧还是一匹土狼。虽然华为这几年的营业收入不断增长,海外销售收入比例不断上升。但华为的日子并不好过,跨国通信设备巨头纷纷走上合并,壮大实力。除了国际巨头外,同城对手中兴的快速崛起,几乎到了与华为分庭抗礼的地步。通信设备行业赚钱越发艰难,近几年,华为的毛利率不断下降,由2003年的53%降到2006年的36%。华为始终扮演一个追赶者的角色。尽管它今天在销售收入上已经与思科越来越接近,但它并没有走到价值链的高端,无论在研发投入还是科技含量上,都与思科等存在一定的差距。2004年西门子欧洲企业研发人员年均工作时间是13001400小时,而华为工作时间达到2750个小时。华为的成功,可以说是员工用加倍的汗水及血泪换来的。最近2年,华为也并非一帆风顺。今年4月,在中移动的TD招标中,华为与西门子的合资公司鼎桥通信只获得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