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_动物新陈代谢--高三生物辅导2006[1].7.3.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2111511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__动物新陈代谢--高三生物辅导2006[1].7.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三章__动物新陈代谢--高三生物辅导2006[1].7.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三章__动物新陈代谢--高三生物辅导2006[1].7.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三章__动物新陈代谢--高三生物辅导2006[1].7.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三章__动物新陈代谢--高三生物辅导2006[1].7.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章__动物新陈代谢--高三生物辅导2006[1].7.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__动物新陈代谢--高三生物辅导2006[1].7.3.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阳光家教网 http:/ 高三生物学习资料第三章 动物的新陈代谢 (高三生物辅导材料3)【知识点拨】一、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1、氨基转换作用和脱氨基作用有何区别和联系区别:氨基转换作用是把氨基转移给其他化合物,形成新的氨基酸,氨基酸的数目并没有改变,但可以把食物中含量较多的氨基酸转变成食物中含量较少的氨基酸,以保证机体对各种氨基酸的需要。脱氨基作用是把氨基酸中的氨基脱下来,在肝脏中进一步转变成尿素等,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肾脏、皮肤,随尿液、汗液排出体外,氨基酸的数目减少了。 联系:经过氨基转换作用和脱氨基作用后余下的不含氮部分,其去路是相同的,即都可以转变成糖类或脂肪,也可以分解成二氧

2、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2、糖类、脂肪、蛋白质在人体内代谢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1)糖类、蛋白质的来源主要是从食物中获得,都须经过消化、吸收进入体内。脂肪的来源是体内其他物质的转化。(2)三者的代谢都包括两方面: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且同时进行,相互联系。(3)代谢过程都需要酶的参与。(4)都能作为能源物质彻底氧化分解,代谢终产物都有CO2和H20,并释放出能量。不同点:(1)糖类、脂肪可在体内贮存;蛋白质不能在体内贮存。(2)除CO2、H2O以外,蛋白质还有特有的代谢终产物尿素。3、关于消化液中消化酶的种类问题在讲到淀粉、脂肪、蛋白质的消化过程中,教材列举了唾液、胃液、肠液、胰液中酶的种类

3、,如唾液中的淀粉酶,胃液中的蛋白酶,肠液中的淀粉酶、麦芽糖酶、脂肪酶和肽酶,胰液中的淀粉酶、脂肪酶、麦芽糖酶和蛋白酶。有些学生便以为:胰液、肠液中的酶各有4种,胃液、唾液中各有1种酶。有些出版物中也出现了类似的题目,如“下列关于肠液、胰液、唾液、胃液中酶的数量叙述正确的是:A4,4,1,1;B1,1,44;C4,1,4,1;D. 1,4,1,4”。正确答案应是A。严格地说,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不正确的,因为,胰液中除上述4种消化酶外,还有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等,肠液中除前面提到的4种酶外,还有分解二糖的蔗糖酶、乳糖酶等。4、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过程二、细胞呼吸1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活细胞

4、每时每刻都进行呼吸作用,因为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是推动生命活动的动力。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水分、氧气。(1)温度:呼吸作用是酶促反应,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是通过酶的催化效率体现的。对农业生产来说,在不进行光合作用的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2)水分:水既是呼吸作用的环境,也是呼吸作用的原料。细胞含水量的多少影响原生质凝胶和溶的状态,含水量高,原生质呈溶胶状态,代谢增强。粮食在收仓储存之前要进行晾晒,甚至烘干,减少水分,降低呼吸消耗。干种子在萌发时,要浸泡使原生质变成溶胶状态,增强代谢。(3)氧气:氧气是有氧呼吸必需的,氧气充足可以增强有氧呼吸,抑制无氧呼吸,氧

5、气缺乏,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代谢产能。农业生产中,早涝灾害都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挺水植物的茎中空,通气组织发达。在果蔬的贮藏上,密封减少氧气,降低呼吸消耗。隔绝氧气造成厌氧环境,有利于厌氧生物生活,如制作酸牛奶、泡菜等。人初到高原会有高原反应,是因为未适应高原空气稀薄的环境,体内血红蛋白所携带的氧满足不了人体对氧的需要。有些组织细胞往往通过无氧呼吸获得部分能量。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呼吸方法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同点场所先在细胞基质中,后在线粒体中(主要在线粒体中)在细胞质基质中条件氧气、多种酶无氧参加,需多种酶物质变化葡萄糖彻底分解,产生CO2和H2O葡萄糖分解不彻底,形成乳酸或酒精和CO2等

6、(196.65kJ; 225.94kJ)能量变化释放大量能量(2870kJ),形成大量ATP(1161kJ)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还有部分能量储存在简单有机物中)相同点联系第一阶段相同,并且都在细胞质基质内进行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形成ATP,供生命活动需要3、不同状况下,植物气候代谢特点及代谢相对强度的表示方法(1)黑暗状况时:植物体只进行细胞呼吸,不进行光合作用。气体代谢特点 此状态下,植物从外界吸收O2,并将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释放到体外(下图甲所示)。细胞呼吸相对强度可用如下三种方式表示:A、用CO2释放量(或实验容器内CO2增加量)表示; B、用O2吸收量(或实验容器内O

7、2减少量)表示; C、用植物重量(有机物)的减轻量表示。 (2)较强光照时:植物同时进行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且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强度。 气体代谢特点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用m表示)除用于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用m1表示)之外,其余的氧气释放到周围的环境中(用m2表示)。植物光合作用所利用的CO2(用N表示)除来自植物自身细胞呼吸(用N1表示)外,不足的CO2部分从外界吸收(用N2表示)(图乙所示)。 分析乙图可知,图乙中有如下数量关系: mm1+m2,NN1+N2 净光合作用强度的三种表示方法: A、用O2释放量(或实验容器内O2增加量)表示; B用CO2吸收量(或实验容器内CO2减少量)表

8、示; C用植物重量(有机物)的增加量来表示。三、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1、化能自养生物合成有机物的机理 在自然界中有一些细菌,它们不能利用光能,但能利用周围环境中某些物质进行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例如,土壤中有一些硝化细菌,能够将氨(NH3)氧化成亚硝酸及硝酸,利用它们氧化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来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2NH3 + 3O22HNO2 + 2H2O + 能量 2HNO2 + O2 2HNO3 + 能量 6CO2 + 12H2O C6H12O6 + 6O2 + 6H2O硝化细菌能将氨态氮转化成硝态氮(NO3-),硝态氮很容易被植物吸收,所以硝化细菌能提高植物对

9、氮元素的吸收率,对农作物是有利的。2、酵母菌、乳酸菌及几种具代表性生物的代谢类型酵母菌 异养兼性厌氧型 乳酸菌 异养厌氧型蓝藻 自养需氧型(光能) 硝化细菌 自养需氧型(化学能)硫细菌 自养需氧型(化学能) 铁细菌 自养需氧型(化学能)其他细菌 异养需氧型或者异养厌氧型 寄生虫 异养厌氧型菟丝子 异养需氧型 蘑菇(大多数真菌) 异养需氧型松树(一般植物) 自养需氧型 松鼠(一般动物) 异养需氧型 原始生命 异养厌氧型 自养型与异养型的判断标准是能否通过下列反应进行营养:CO2 + H2O + 能量(CH2O)+ O2能把无机物同化为自身营养物质(有机物)者是自养型,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者为异养型

10、。 很多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保留了无氧呼吸的酶系统(如人、玉米等),但进行细胞呼吸时是以有氧呼吸为主,凡是这种情况的生物皆归入需氧型。只有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不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类型才称为厌氧型,厌氧型生物很少。兼性厌氧型生物大家只记住酵母菌等少数特例即可。 要明确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场所第一阶段在细胞基质,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原核生物(如蓝藻、硝化细菌、根瘤菌等)有氧呼吸的场所细胞膜。知识点归纳: 氧化分解无氧呼吸CO2和酒精或乳酸 有氧呼吸1、糖代谢 肌糖元 (剧烈运动供能)80120mg/dL 肝糖元 (维持血糖浓度) 转化成非糖物质(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糖代谢中糖的三个来源 糖代谢中糖的三

11、个去路 来源和去路中非糖物质的区别 与糖代谢有关疾病:低血糖、高血糖(130 mg/dl)、糖尿病(饮食药物治疗)不吃、少吃、多吃 储存在:皮下结缔组织、肠系膜、大网膜2、脂质代谢 氧化分解 转变成糖类(在动物体内很难转变成蛋白质中的氨基酸)脂肪: CH多O少,耗氧多,放能多 产生代谢水多 如骆驼脂质代谢疾病:动脉粥样硬化 、 脂肪肝(与磷脂有关)进一步肝硬化 合成蛋白质(酶、激素、抗体、载体、受体等)氨基转换作用 形成新非必需氨基酸 氨基酸数量不变3、蛋白质代谢 含氮部分 尿素(肝脏) 肾脏排到体外 脱氨基作用 不含氮部分氧化分解 转化为糖类、脂肪等必需氨基酸(8):苏、亮、缬、赖、异亮、苯

12、丙、甲硫、色氨基酸的三个来源 氨基酸的去路中间产物:不含氮部分呼吸作用中的丙酮酸蛋白质、氨基酸在体内不能储存;色素不能储存光能空腹喝牛奶不好:脱氨基后氧化分解每天要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不贮存、不全转化、分解更新动物性蛋白比植物性蛋白氨基酸种类要全 (玉米水稻缺赖氨酸掺大豆)儿童、孕妇、大病初愈要多进食蛋白质 (入出) GPT谷丙转氨酶检测肝炎 把谷氨酸转成丙氨酸4、三大营养物质的相互转化 吃什么都可以发胖,吃什么都不会缺少能量双向:肝糖元、物质转化、细胞外液、生物膜出芽联系、ATP与ADP解毒将-NH2转变成尿素 肝糖元 5、肝脏的功能 分泌胆汁(乳化脂肪) 合成胆固醇、磷脂 合成蛋白质 40

13、%以上蛋白质 脂肪肝C6H12066O26H2O6CO212H2O能量C6H12O62CO22CH3CH2OH能量 呼吸放能6、 C6H12O62C3H6O3能量CO2H2O(CH2O)O2NADPH2NADPHATPADPP能量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6CO212H2OC6H12O66O26H2O只看元素的去向巩固练习:1(2006年广东卷)右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不可能反映的是 A发生了基因突变 B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C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D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2(2006年广东卷)蛋白质、脂肪和糖类是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性食物含有齐全的必需氨基酸 B儿童和病愈者的膳食应以蛋白质为主 C三大营养物质是人体内主要能量来源和贮存物质D.胰岛素缺乏时,可能出现高血脂3(2006年广东卷)人体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不可能发生的是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