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子的容积》设计说明.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2109752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瓶子的容积》设计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瓶子的容积》设计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瓶子的容积》设计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瓶子的容积》设计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瓶子的容积》设计说明.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求瓶子的容积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以及会用排水法解决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求瓶子的容积的问题解决。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这节课是解决一个非常规的问题,以求瓶子的容积为知识载体,掌握转化这一问题解决的策略,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设计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基础出发,组织学生观察、猜测、操作、交流等各种活动,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本节课设计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景,让学生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是藏在生活的情景中,并不是现成的摆在那里,而是要自己去发现。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

2、原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可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我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化静为动,努力诠释教材意图。一上课,我拿出生活中常见的瓶子,问:关于这个瓶子,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在亲切熟悉的情景中,引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学生提出了几个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中,有的是可以直接解决的,比如:瓶子的高、底面直径和底面积,而瓶子的容积问题是不能直接解决的。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想到了把瓶子灌满水,利用学过的其它容器来解决瓶子的容积问题。这时,学生的转化意识被初步唤醒。紧接着,老师拿着灌满水的瓶子,结合实际情况,说:“我们没有别的容器,你能想出解决

3、瓶子的容积的方法吗?”使学生亲身感受到,这是生活中的真问题,而且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但又是无法解决的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欲望,培养了他们会用数学的眼光解决问题的意识。此时,学生的思维走向了深处。二、让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本节课我没有把教材上的例题直接给学生,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方法的探索上。我拿着盛满水的瓶子,静静等待学生的方法,此时学生的思维高速运转,但是仍束手无策。我提示大家将瓶子里的水倒出一部分,使部分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此时,孩子们两人小组合作,也喝掉了一部分,在做数学的活动中,利用倒置水瓶的方法,可以把瓶子中不规则的空气的体积转化成规则的圆柱体的形状。根据

4、倒置后体积不变的原理,发现水的体积和空气部分的体积合起来就是瓶子的容积这一数量关系,找到了求瓶子容积的方法。接下来采取更开放的教学活动,让小组合作自己测量求瓶子容积所需要的数据,顺利算出了瓶子的容积。整个过程体现学生从不会到会,使学生感悟要面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从哪入手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根据需要,收集和主动处理信息的能力.三、回顾反思的方法,形成问题解决的策略。数学问题有些是常规的,有些是非常规的,有些是见过的,熟悉的,而有些是没见过的,陌生的。那么怎样以少量问题为例,教会学生解决同类问题,是我们数学教学必须思考的。显然数学教学不能只抓住题目,应该是抓住解决问题最本

5、质的内容,那就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们知道思维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形成过程的。本课我设计了三次不同层次的回顾与反思来帮助学生形成转化的策略。在学生解决完瓶子的容积后,进行了第一次的回顾与反思,我问道:“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瓶子容积问题是怎么解决的?”结合板书,梳理问题解决的过程。目的是让学生在回忆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让转化的策略再次在学生的脑海中重现,进行方法的提炼。接下来,出示了喝掉一部分红茶的瓶子,解决了老师喝掉了多少红茶这个问题。学生再次巩固了转化策略,进行了一次系统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我没有就此罢手,而是再次追问:“解决的两个问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再次提升了转化策略。最后,我又一次提出问题:“在小学阶段,我们还有什么地方用到转化?你能举个例子吗?”此时的回忆学生再次积累已有经验,对转化策略的意识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经过总结和提炼,已经有方法形成了策略,转化策略已经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经过层层递进的回顾与反思,学生不仅形成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刘新 乌鲁木齐第八十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