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教你言说》读后感.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2108901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教你言说》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老子教你言说》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老子教你言说》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老子教你言说》读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老子教你言说》读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子教你言说》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教你言说》读后感.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子教你言说读后感 老子教你言说这本书确实是值得我们当今大学生去细读,细想,我认为看完老子教你言说之后肯定会给我们的内心带来些许的启示和对待人的时候应该怎样说话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从老子教你言说这本书的本身出发,从它的字面理解好像就是说教人怎样说话的吧.再看介绍,才发现这本书确实有些特别,它从老子的经文谈起,又不独谈晦涩经文,它从老子本身出发,通过古今中外大量事例,去阐释、印证、说明、发挥、应用老子的言说定律。说多了就是从经典著作老子中的思想精髓提炼出一部分关于言说的描述,就像我们阅读名家的著作再根据他们的思想炼就自己的理论。 其次,看完这本书,值得我个人去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在进入社会后,

2、该如何与同事、领导相处、交流.如何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人家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这个问题可能都是一个较为老的话题了,但是说话问题是一个关乎人生事业成败的大问题,学会说话只需要两三年,而学会闭口则需要终其一生。祸从口出,言多必失,一言兴邦,一言灭身.无论老子还是孔子都非常重视言说问题,并共同把少言、慎言作为言说的基本规则。这可以看出来学会说话的重要性,确实说话是一门艺术,你怎样去把话说好,让更多的人去相信你自己说的话,需要一定的技巧。 俗话说.东西可以乱吃,但话不能乱说。有的时候所发生的流血事件可能起因就仅仅是一句无心的话,而这句话却引起了双方的针锋相对,甚至导致恶战.在老子看来,无言、少

3、言不仅是大道的特性,也是事物存在的合道性、合理性的证明,言说事关人的生命生存发展与兴衰,因此,在言说行为中,一是要希言自然,二是要言而无病,三是要美言市尊,四是要力戒多言。 老子的这四句话:“希言自然”、“言而无病、“美言市尊”、“力戒多言.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说话真的是一项艺术,我们真的要考虑好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话从你的口中说出,但背后却给聆听的人带来极大影响。而我们作为新一代的人民教师,说话更加要多加注意,谨言甚行了。 一个方面,我们作为老师不一定要说很多的话,有的时候事事咄咄逼人,什么方面都要说一大堆话,会让我们的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这个老师

4、怎么老是废话这么多啊。有的时候在班级里虽然会有很多细节的地方想让学生注意,但我们可以选择少说多做,学生看到老师亲身去做某件事,比如打扫教室等,那么学生也会想老师都做了那我也去做吧,有的时候行为就是很好的“说话”,用行动证明给我们的学生看。 另一个方面,我们说话也要多赞美,美好的言词可以取得人们的尊敬,美好的行为可以使人器重.我们从人际交往来看,美好的言语,确实可以让人敬重.这就是善人的一个法宝。善人因为有道而被人看重,所以他说出来的“美言”、“嘉言也使人可爱,也使人敬重。现在的学生都是注重面子,如果作为老师你当着全班批评了他,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迟愣,另一个反应就是完全不在状态之中,所以说不要随意

5、批评学生,而应该多去表扬赞美我们的学生,学生觉得这个老师老是赞美他,让他有了自信和信任,那他也没有什么理由不去认真听你的话,不认真地去学习了。 看完老子教你言说,我所受到的启示较多,以前那种专门挖苦别人,毒舌的话有的时候不留意就说了出来,这肯定让听的人觉得不好受,我也已经反思我自己,学着去看到别人的长处,不要那么啰嗦,抓住别人的痛楚来不停地讨论,我最记得有一次在实习过程和别人的同学讨论他们班学生的成绩,他们班的成绩确实是不怎样,但是我没有意识到我的同学也正在苦恼这件事,而不停地说这次考试你们损失惨重了,很惨之类的话,无意识地我重复了几次,导致我的同学反感,对我说你不要再说了,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这

6、样子说话是不对的,在别人感觉不好的时候就应该少言,而不应该这样挖苦或者追根刨底地追问下去.确实,说话确实是一门专业,如果你说的话好听,那么接纳你的人也就多,你所说的话也就让你信服有重量。 经过这一次的说话和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自己需要多点去锻炼口才,因为自己以后走上的是教师的道路,将会与学生、家长、领导、同事进行沟通,这多方的对话,需要的也是你说话的智慧。 第二篇:老子教你言说老子教你言说心得体会 杨思贤 岭南师范学院数计学院 14数本5班 2014224619 在我们忙着准备实习的时候,学院给了我们的通知观看一系列的视频.一开始我感到很无奈,那么多的工作,等我们静心下来看看时发现对我们的帮助

7、很大。当我意犹未尽地想看第二次时,发现家里的网络竟然进不去,我的内心受到伤害。我深深地感受到学习是不等人的,我们应该珍惜每次学习的机会,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每次的学习,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观看了老子教你言说之后,我发现我需要学习的很多,特别是言说的事情。言说,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关系着我们的亲情、友情、爱情,影响我们的婚姻,家庭幸福,对我们的人际交往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老子开宗明义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把言与道的关系呈现于我们的面前。“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这个精妙玄远的“道”要靠“名”来阐述,要通过语言概念来把握,然而通过言说把“道”呈现出来

8、时,又不是恒常的“道”、恒常的“名”了。 视频中提到了老子概论(上下),希言自然,言而无病,美言市尊,多言数穷(上下),.anz按照老子的言论,结合历史和现实中的生动事例,对言说的本质、言说的规律、言说的方式、言说的后果以及言与不言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给我们即将走进社会的大学生很好的就业指导。在学会言说之前,我们更要懂得辨别言说,什么是真言,美言,假言,谎言.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会说到伤害人的话,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美言呢。使得大家都开心的事情,何乐不为。 在这几个章节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希言自然。张老师提到人在生活中的言说本质应该是希言,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也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9、。少言的人更容易被人接受,多言容易造成别人的误解。有时候你看到别人不合理的地方,你自己认为的出发点是好的,然后劝告别人希望别人改正,由于言说的方式方法不对,因此往往会引起别人反感,得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我们说话要慎言,考虑清楚再说出来也体现了希言,少言好处,才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张老师还特意提到言说的信和诺问题。不要轻易许下承诺,有很多事情可能没有按照预期的计划,那么你就会失信于人。也许你会觉得是很少的一件事情,但是在别人看来就觉得你不守信了.例如我们平常约好的逛街,就是想想觉得太累了然后就不想去了,不知对别人来说是一件非常期待的事情,在别人心里就觉得你不可信了.这样也就使得朋友关系不和谐,下次

10、也就不相信你的承诺了。所以我们生活的自然规律应该少言,慎言,做事行动敏捷,做到以信服人,以理服人. 史记.孔子世家中提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人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辨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意思就是说“我听说富贵之人用财物来送人,仁义之人用言语来送人。我不能富贵,只好盗用仁人的名义,用言语来送你,这几句话是:一个聪慧又能深思洞察一切的人,却常遭到困阨、濒临死亡,那是因为他喜好议论别人的缘故;学问渊博见识广大的人,却常使自己遭到危险不测,那是因为他喜好揭发别人罪恶的缘故.做人子女的应该心存

11、父母,不该只想到自己;做人臣子的应该心存君上,不能只顾到自己。这是老子在孔子问礼于他之后送别孔子时所说的道别之语,此时,老子已成为得道的长者,孔子则是有为的后生。老子送孔子之言,可以看作是长者对后生的谆谆告诫,饱含着深奥的睿智而且充满了善意:其一,告诫孔子注意祸从口出。那些聪明深察者之所以常常濒临死亡,就在于好议论别人;那些博学善辩者之所以常常危及生命,就在于好揭人恶端。其二,做儿女者,要做到心中只有父母而无自己,做臣子者,要做到心中只有君主而无自己。 在古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慎言的问题了。而在当今社会,很多人都不懂得这个道理.在网上看到的文章,不去了解其真实情况,一味信任别人的,就夸夸其谈,胡

12、乱发表自认为真理的见解,乱议他人的长短,正是多言的缺点,把谣言传成真言,乱议别人不好的地方,引起危险上身而不自知,所以在生活中不如意.因为没有辨别言真言,言假言的能力,所以易被人误导。 就言说的方式方法而言,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老子的观点,就应尽量做到“急事慢慢说、“小事幽默说”、“自己的事让别人说”、“拿不准的事情谨慎说、“没发生的事情不胡说”、“做不到的事不乱说”、“伤害人的事不能说”。这也是我看完视频最深刻的体会了。 第三篇:老子他说读后感老子他说读后感 5120309127吴威辰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很迷恋老子,也背诵过其中的十几个章节.在这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老子对于水的阐述.看论语,总给人一

13、种说教之感;看老庄,得到的是一种自由的洒脱。每一句话不是陈述理论,而是“血淋淋”的事实。就如同形容水的这个章节一样。 上善若水,水上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是阴柔的,但是却有着山呼海啸般的巨大潜力。水是对万物都有着重要意义的事物,但是她却以一种至柔的气度达到了至刚的效果。现在我们大学生的生活,很多时候受到了西方哲学的影响,在很多场合锋芒毕露。就拿我自己来说,以前很多时候就是急于表现自己,急于得到别人的肯定.但是到头来,收获的是别人的鄙视。我觉得人生就应该像水一样,柔和又不失刚劲;谦虚又不失傲骨。很多时候不需要我们去争,因为争带来的是破坏,带来的是不和平.南怀瑾先生在书中便已用浅

14、显的语言解析:“水没有骨头的,如果把它挡住,它只有转弯过去;如果筑一道堤防,水则一声不响慢慢等,等到水涨满了,又从堤防上满出去了。”水又是天下之至净至刚,水性至洁,虽能藏污纳垢,但其本质却是水净沙明,不为外界所污染。而这一点也是我们做人的法则. 之后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对于真善美的探讨,我觉得对于这个的探讨之中就蕴含了老子的思想,我个人认为老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就是“过犹不及”。超过了那个度,就会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而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握那个度.就像是倪云林的那个例子,他在最后得到下场是在肮脏不堪的猪窝中了此一生.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当我们把一件事情做得很过的时候,我们往往就得不到了

15、自己预期的效果.在我们的学生生涯里,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有些时候我们把学习看得过于重了,这就导致了我们往往会忽视自身修养的建设.这也就是现在很多的大学毕业生无法适应社会生活的原因。只有做到有无相生,达到人生的平衡,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善”和“美。 很多时候我们不屑于去接受老子的学说,觉得他说的太露骨了.但是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用老子交给我们的话去为人去处世。其实后世的很多的学说都是基于老子的学说,就比如说时下很火的厚黑学。洋洋洒洒五千言,没有理论的堆砌,有的只是对于事物最本质的揭露,每一个字都是对世事的阐述,每一句话都是对人生的指导。以前看老子我肯定不会得到如此的体会,我想只有通过那些真正的大师点评,我们才能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内涵. 第四篇:七绝老子他说读后感老子他说读后感 不系轻舟顺水流,也无欢喜也无愁,七绝老子他说读后感。 随心遁出云天外,更有云天在尽头。 戏评一首: 诗句恰如顺水流,得了章法便无愁. 当知意趣十分妙,自有功夫在里头.随心遁出云天外,更有云天在尽头。激赏。年轻人有这等悟性,了得.且放轻舟任水流,洳何。顺字浪费了遁字似不如跳字明快起承稍弱。顺水流和任水流意思差不多,感觉还是顺好,顺有一带而下的淋漓,任有随势漂流的起伏。与雪版探讨:老子的基本思想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作者读老以不系之船喻之,不可能是逆流而上,自然是顺水而下并暗合无为自然之学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