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及其分析.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2107728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及其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及其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及其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及其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及其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及其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及其分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及其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通过口语交际教学与训练,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际,发展合作精神”。从这个总目标可以看出:(1)口语交际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所谓“日常”,就是生活、学习、工作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与个体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口语交际能力。所谓“基本”,指的是表达、倾听、应变、交往等口语交际能力。这种能力有别于专门交际人才的口才、交往能力,它是一般人都必须具备的生活、生存所必需的交际能力。(2)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

2、是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要想如此,势必要让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技巧和规律。这种“掌握”,应是学生在交际实践中的自主体验,自我领悟,自能把握,而不仅仅是教师的技法传授,更不是口语交际知识的罗列与灌输。(3)口语交际教学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活动中进行,这是由口语交际活动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或多向的复杂活动。学生要想学会各种交际活动的“互动”就必须去学习、实践、体验、领悟,这就像要学会游泳必须下水练习一样。(4)要想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活动中学会交际,必须选择贴近生活、学习实际的话翅,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更重要的是要创设一定情境,让学生真正工身于交际情境

3、之中,全身心地展开交际。这样才能利于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才能使学生逐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5)口语交际教学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基本能力外,还要重视学生文明礼貌、语言修养、审美情趣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因索的训练与提高。因为,这些因素也是学生口语交际素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口语交际活动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和重要保证。口语交际:各学段的具体目标及其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把小学阶段三个学段口语交际教学的具体目标分别为:第一学段(一年级-二年级):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4.能较完整地

4、讲述小故事,能筒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显然,这一学段的口语交际教学要突出基础性,做好全方的“启蒙”与起步训练工作。从表达方面看,语言上主要是“学讲”一种新的语言-普通话;方式上主要练习“复述”和“讲述”;内容上主要是小故事或故事的大意以及自己感兴趣的见闻;要求上主要突出“完整”。从倾听方面看,内容上主要是听别人的讲话和故事,要求上主要是了解主要内容和复述精彩情节。从交际的心理品质和习惯方面看,一是注重“自信心”和“积极性”的培养,二是注重大方的态度和文明习惯的养成训练。第一学段的口语交际教学

5、只有抓好了上述这些基本工作,才能真正为第二、第三学段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吉林应该听谁的?录像)第二学段(三年级-四年级):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文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这一学段的口语交际教学,既是第一学段的发展,又是从第一学段向第三学段的过渡。因此,教学的重点是“巩固”和“提高”。(台湾录像)从表达方面看,语言训练主要是巩固学讲普通话的成果,并能自觉运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表达方式主要练习“复述”的发展形式-转

6、述;表达内容主要是以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见闻为依据,更突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表达要求由“完整”提高为“清楚明白”“具体生动”。从倾听方面看,内容上仍以“别人谈话”为主,但要求提高为听后“向人请教”“与人商讨”。从交际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看,一是注重培养“尊重对方”的交际情感;二是注重培养交际的“主动性”;三是突出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三者中,第一条最为重要,是教学的重点所在。很明显,这一学段提出了“倾听”“请教”“商讨”的要求。“倾听”“请教”“商讨”之间有密切联系。只有认真倾听,才能弄清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才能向对方请教;请教时,如果出现不同的意见,就要“与人商讨”,以求问题

7、的合理解决。对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倾听”“请教”“商讨”是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对发展学生口语和交际能力很有好处。达到这些要求的关键在于情感的投人,在于“尊重”。口语交际重在交际,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情感态度在中间起很大的作用。“尊重”就是一种情感,它在“倾听”“请教”“商讨”中起决定性作用。认真倾听,含有对对方的尊重;“请教”“商讨”的前提依然是尊重对方。如果没有尊重,就不会有与对方的交际。所以说,培养“尊重对方”的情感是第二学段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第三学段(五年级-六年级):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4

8、.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归纳之,这里主要突出了三个要求:一是注意交际的态度。从第一学段的“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到第二学段的“认真倾听”,再到这里的“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一步一步地提高了口语交际态度方面的要求。“自然大方,有礼貌”是对学生交谈姿态的要求。这是要求学生在与别人交谈时,要姿态自然,面带微笑,使人感到有礼貌。“认真倾听”是从学生外在姿态进而到交谈时的神情,提出的进一步的要求,即要求交谈时眼神专注,态度认真,让人感到有礼貌,而且愿意倾听。“尊重、理解对方”是文明程度高的表现,

9、是对学生口语交际提出的更高要求。“尊重”是尊重对方的人格,包括不说不文明的语言,不插嘴,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等。“理解”是对对方讲话的内容而言的,即能站在对方的立场,将心比心,理解对方的心情,做到“听他人讲话认真耐心”。二是会简要转述。第二学段提出了“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这里再次提出“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这充分说明了“转述”的重要。“转述”即要求转述者能听能说。听,要能抓住要点,听得清楚;说,要能抓住重点,说得明白。抓住要点是完成“转述”的关键。三是能即席发言。语文课程标准在这个学段提出“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稍做准

10、备,做简单的发言”,就是即席发言。这是一种事先没有准备的发言,带有突然性。它要求学生思维敏捷,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根据交际对象和所处的场合,迅速搜索有关材料,想好要说的话,并较为流畅地讲出来。这样的发言,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虽有难度,但经过训练,还是可以实现的。不难看出,这一学段的口语交际教学是第二学段的深化与发展,是小学阶段的一个终结,是小学阶段教学目标的综合体现。与前两个学段相比,各方面的训练要求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从表达方面看,语言训练上提出了运用适当“语气”“语调”的要求;表达方式上不光是“能简要转述”,更要求“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表达内容上要以“自己的意见”为主;表达要求上强调“有

11、条理”和“语言美”。从倾听方面看,要求一要“认真耐心”,二要“抓住要点”,三要“抵制不文明语言”。从交际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看,一是注重培养交际的“创造性”;二是突出培养“尊重”人和“理解”人的心理;三是培养审美意识;四是培养是非美丑观念。综上所述,小学阶段三个学段的具体目标是不同的。目标不同,教学的要求、重点、方法、手段当然也应各不相同。不过,三个学段的目标是相互关联,环环相扣,进而形成整体目标系统的。所以各学段的教学只有既突出阶段性,又注重连续性和整体性,才能保证整个小学阶段的口语交际教学达到总的目标,取得综合效应。教参各年级要求及其分析口语交际(一年级上)本册安排的六次口语交际都配有

12、图画,但图画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如,有趣的游戏配有三幅图,这是三幅提示性、辅助性的图。教学时,不仅仅限于说图上的游戏,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做过的有趣的游戏。再如,这样做不好配有两幅图,这两幅图则是进行口语交际的主要凭借。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说说每幅图的图意,再讨论怎样劝说践踏草坪的小朋友和不注意节约用水的阿姨。总之,教师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发挥图画的作用,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插图。概括:六次交际,用好配图。口语交际教学(一年级下)。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在口语交际课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除专门的口语交际课,还要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

13、活动,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进行口语交际,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概括:重视创设情境。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二年级上)教材中的八个口语交际,内容与本组专题有密切联系,且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会有话可说。有些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提前做好准备。教学时要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和点拨引导,放手让学生交流。学生交际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发现语病,要以适当的方式予以纠正,规范口头语言。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自由、愉快地参与口语交际,使口语交际课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目的、有层次的口语交流的过程。概括:在互动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的

14、问题。(二年级下)教材中八个口语交际的设计,与本组专题密切相关,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从而使学生有话可说,易于达到相互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在有些口语交际教学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在教学时,应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在交际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同时关注交流的状态,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程当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对于前者,要给予肯定,使其感受到交际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于后者,教师则应在适当的时机予以纠正,一般不要

15、打断学生,以免打断交际进程,影响他们的情绪和交际的顺利进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专门设计的口语交际课,在很大的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概括:在交际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同时关注交流的状态,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三)口语交际教学(三年级上)1.明确教学要求,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教师首先要明确本册教材在口语交际方面的训练要求,根据相应的口语

16、交际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教师要从启发兴趣、激发交际的欲望入手,使学生明确围绕什么话题交流、讨论。要通过口语交际课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2.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情境的创设,要体现中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还要有层次性,不能是一个水平上的循环。层次性可以是语言表达上的提高,也可以是表达内容的丰富,还可以是思维水平的提升。总之,一堂口语交际课,要能体现出在生与生、师与生的交流互动中语言发展的过程。3.全员参与。要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人人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逐步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要求口述的,一定要在人人练说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