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质测试各项目测试方法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2105316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体质测试各项目测试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生体质测试各项目测试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生体质测试各项目测试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生体质测试各项目测试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生体质测试各项目测试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体质测试各项目测试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体质测试各项目测试方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生体质测试各项目测试方法一、身高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身高,与体重测试相配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的水平与营养状况 2场地器材:身高测量计3测试方法: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度角。足跟、骶骨部与两肩胛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者头顶。测试人员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水平面等高进展读数,记录员复述后进展记录。以厘米为单位,准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测试误差不得超过0.5厘米。4考前须知:1身高计应选择平坦靠墙的地方放置,立柱的刻度尺应

2、面向光源。2严格掌握“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平的测量姿势要求,测试人员读数时两眼一定与压板等高,两眼高于压板时要下蹲,低于压板时应垫高。 3水平压板与头部接触时,松紧要适度,头发蓬松者要压实,头顶的发辫、发结要放开,饰物要取下。 4测量身高前,受试者应防止进展剧烈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二、体重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体重,与身高测试相配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的水平与营养状况2场地器材:杠杆秤或电子体重计。使用前需检验其准确度和灵敏度。准确度要求误差不超过0.1%3测试方法:测试时,秤应放在平坦地面上,调整0点至刻度尺水平位。受试者赤足,男性受试者身着短裤;女性受试者身着短裤

3、、短袖衫,站在秤台中央。读数以千克为单位,准确到小数点后一位。4考前须知:1测量体重前受试者不得进展剧烈体育活动或体力劳动。 2受试者站在秤台中央, 测试误差不超过0.1千克。 三、肺活量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肺通气功能2场地器材:电子肺活量计3测试方法:使用枯燥的一次性口嘴,肺活量计主机放置平稳桌面上,检查电源线与接口是否结实,按工作键液晶屏显示“0即表示机器进入工作状态,预热5分钟后测试为佳,告知受试者不必紧,并且要尽全力,令被测试者面对仪器站立,受试者进展一两次较平日深一些的呼吸动作后,学会深吸气防止耸肩提气,应该象闻花式的慢吸气,手持吹气口嘴,将吹气口嘴紧贴嘴和鼻夹口嘴或鼻防止漏气,

4、屏住气以中等速度和力度吹气效果最好向口嘴处慢慢呼出至不能再呼为止。面对肺活量计站立吹1至3次,看仪表有无反响,防止此时从口嘴处吸气,测试中不得中途二次吸气。吹气完毕后,液晶屏上最终显示的数字即为肺活量毫升,每位受试者测三次,每次间隔10秒左右,选取最大值作为测试结果。以毫升为单位,不保存小数。 4考前须知: 1电子肺活量计的计量部位的通畅和枯燥是仪器准确的关键,吹气筒的导管必须在上方,以免口水或杂物堵住气道。 2每测试10人与测试完毕后用干棉球与时清理和擦干气筒部。严禁用水、酒精等任何液体冲洗气筒部。 3导气管存放时不能弯折。 4定期校对仪器。 四、50米跑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速度、灵敏素质

5、与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开展水平 2场地器材:秒表、发令旗一面、口哨一个、50米直线跑道假设干条,地面平坦,跑道线要清楚3测试方法: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测试。站立起跑,受试者听到“跑4考前须知: 1受试者测试最好穿运动鞋或平底布鞋,赤足亦可。但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 2发现有抢跑者,要当即召回重跑,如遇风时一律顺风跑。 五、800米或1000米跑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耐力素质的开展水平,特别是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机能与肌肉耐力2场地器材:秒表、400米田径场跑道,必须丈量准确,地面平坦3测试方法: 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进展测试,站立式起跑。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场起跑。计时员看到旗动开表计时,当受试者的

6、躯干部到达终点线垂直面时停表。以分、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不计小数。 4考前须知: 1受试者测试穿运动鞋,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 2发现有抢跑者,要当即召回重跑。 3了解学生身体安康情况,有心、肺功能疾病,严重哮喘、乙肝大三阳等不符合测试要求,不允许参加测试 。六、立定跳远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下肢爆发力与身体协调能力的开展水平 2场地器材:丈量尺,在地质松软的平地上进展,起跳地面要平坦,不得有坑凹。3测试方法: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最好用线绳做起跳线,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丈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垂直距离,每人试跳三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

7、一次,以厘米为单位,不计小数。 4考前须知: 1发现犯规时,此次成绩无效。三次试跳均无成绩者,应允许再跳,直至取得成绩为止。 2可以赤足,但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参加测试。 七、引体向上 1测试目的:测试男学生的上肢肌肉力量的开展水平 2场地器材:高单杠、杠粗以手能握住为准3测试方法:受试者跳起双手正握杠,两手与肩同宽成直臂悬垂。静止后,两臂同时用力引体(身体不能有附加动作),上拉到下颌超过横杠上缘为完成一次。记录引体次数。 4考前须知:1受试者应双手正握单杠,待身体静止后开场测试。 2引体向上时,身体不得做大的摆动,不得借助其他附加动作撑起。 3两次引体向上的间隔时间超过10秒停止测试。

8、 八、一分钟仰卧起坐 1测试目的:测试女学生的腹肌耐力2场地器材:垫子假设干块、铺放平坦 3测试方法:受试者仰卧于垫上,两腿稍分开,屈膝呈90度角左右,两手指穿插贴于脑后。另一同伴压住其踝关节,以固定下肢。受试者坐起时两肘触与或超过双膝为完成一次,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测试人员发出“开场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记录1分钟完成次数。1分钟到时,受试者虽已坐起但肘关节未到达双膝者不计该次数,准确到个位。 4考前须知:1如发现受试者借用肘部撑垫或臀部起落的力量起坐时,该次不计数。 2测试过程中,观测人员应向受试者报数。 3受试者双脚必须放于垫上。九、坐位体前屈 1测试目的:测量学生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

9、、髋等关节可能到达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的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与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开展水平2场地器材:坐位体前屈测试计3测试方法:受试者两腿伸直,两脚平蹬测试纵板坐在平地上,两脚分开约1015厘米,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前,用两手中指尖逐渐向前推动游标,直到不能前推为止。测试计的脚蹬纵板沿平面为0点,向为负值,向前为正值。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存一位小数。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 4考前须知: 1身体前屈,两臂向前推游标时两腿不能弯曲。 2受试者应匀速向前推动游标,不得突然发力。 / 体质测试评分表大学一、二年级等级单项得分体重指数BMI15分肺活量15分1000米跑分秒20分800米

10、跑分秒20分50米跑秒20分立定跳远厘米10分引体向上次10分仰卧起坐次/分钟10分坐位体屈厘米10分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优秀10017.923.917.223.9504034003173186.77.5273207195624.925.895492033503223246.87.6268201185423.12490480033003273306.97.7263195175221.322.2良好8517.817.14550315033433778256188164919.520.68024.027.924.027.9430030003423447.18.3248181154617.7

11、19与格78418029003473497.38.52441784416.317.776406028003523547.58.7240175144214.916.474394027003573597.78.92361724013.515.172382026004024047.99.1232169133812.113.870370025004074098.19.32281663610.712.568358024004124148.39.522416312349.311.266346023004174198.59.7220160327.99.964334022004224248.79.921615

12、711306.58.662322021004274298.910.1212154285.17.36028.028.0310020004324349.110.320815110263.76不与格50294019604524449.310.52031469242.75.240278019205124549.510.71981418221.74.430262018805325049.710.91931367200.73.620246018405525149.911.1188131618-0.32.8102300180061252410.111.3183126516-1.32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2米2体质测试评分表大学三、四年级等级单项得分体重指数BMI15分肺活量15分1000米跑分秒20分800米跑分秒20分50米跑秒20分立定跳远厘米10分引体向上次10分仰卧起坐次/分钟10分坐位体屈厘米10分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