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中心》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2103641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沙漠中心》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沙漠中心》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沙漠中心》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沙漠中心》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沙漠中心》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沙漠中心教学设计 金厂沟梁中心校:赵洪波设计思想: 在沙漠的中心涉及的“航空探险”和通过人物心理活动表现文章主旨的艺术手法,对生活在今天的初一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因此,认知20世纪初的航空事业,了解圣埃克絮佩里,是走进文本、获得情感体验的钥匙,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而理解、感悟、体会圣埃克絮佩里心灵告白所揭示的探险“真谛”,则是激发学生责任感、使命感的关键,也是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的重点,必须突破的难点。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 1培养提取关键信息,概括主要内容,了解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 2品味重要语句在语境中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探究作者心灵告白所揭示的“真谛”,感悟作品富含

2、的人生哲理。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体味生命的意义,培养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坚强意志与品质;认识探险的真正意义,学会生存,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重点难点:1梳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认识作者的优秀品格。2在熏陶感染中引导学生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流程:课前预习: 1查字典,为生字词注音;与同学合作,联系课文,探讨生字词的含义。 2结合“单元提示”、课文“导言”、“研讨与练习”预习课文,为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了解文章的内容,与同学交流。 一、激趣导入。教师讲圣埃克絮佩里的故事,设置悬念:在生命之火即将熄灭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有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

3、一起走进圣埃克絮佩里的内心世界学生倾听。(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学习。)二、检查预习。掌握以下词语的音、形、义: 噎住 脐带 虫豸 真谛 芸芸众生 (大屏幕展示)师生交流。(设计意图:通过检查督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词语积累习惯。)三、整体感知。教师引导:在沙漠中心究竟发生了什么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试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大意。 学生读课文,思考。师生交流。(设计意图:把握学生初读课文后的阅读理解层面,便于引入对文本的深入学习。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四、精度探究。(大屏幕展示)1、我和同伴遭遇了哪些险境?面对险境,我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2、在这种险境中,

4、我的内心发生了变化。请从文中找出表达我心情的句子,体会我当时的情绪。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思考,稍后互相讨论。师生交流。(设计意图:了解人物心理活动,品味重要语句在语境中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自主深入的感悟文本能力。)五、品读赏析。请找出表现我对生命热爱或者对生活思索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品味其中所蕴含的哲理。 学生可以放声朗读,然后思考,相互讨论,师生交流。(设计意图:探究作者心灵告白所揭示的“真谛”,感悟作品富含的人生哲理。通过品读和赏析,学生把自己的个性体验带到文本中去,通过读文,再把自己感受通过交流与其他同学共享。让学生的自我感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倾听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

5、多种能力得到提升,在提升中受到更多的启发。)六、拓展延伸1、师生探讨探险意义。师引:同学们品出了“我”对生命的热爱,品出了我心中生活的意义和死亡的价值,那就是在我所从事的职业当中,在与大自然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勇于承担生命的责任,即使死了,也在所不惜。我想,这就是作者心中探险的意义。那么探险在你心中有怎样的意义呢?(大屏幕展示)资料:2002年,北京大学山鹰社登山队有五位大学生,在攀登西藏希夏邦马山西峰时遭遇雪崩,两人遇难,三人失踪。山难发生后,就有很多人开始思考大学生登山的意义。 师引:你有什么看法,讨论一下,赞同还是不赞同,因为什么?学生思考,师生交流。师小结。2、师生共享本故事结局。(大屏幕展示)资料:教师激情朗读,学生倾听。师结束语。 (设计意图:体味生命的意义,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坚强意志与品质,认识探险的真正意义,学会生存,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板书设计:在沙漠中心 圣埃克絮佩里 痛苦绝望平静乐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