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3届高三三县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2102096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13届高三三县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省2013届高三三县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省2013届高三三县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省2013届高三三县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省2013届高三三县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2013届高三三县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3届高三三县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地理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为第卷和第卷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案一律答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中,做在试题卷上无效。第 卷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内蒙古某山有一处花岗岩“石林”景观(如图1所示)。完成第12题。图11图中“石林”景观,按照成因,其岩石为A玄武岩B变质岩C沉积岩D岩浆岩2图中“石林”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A地壳下降岩浆活动风化、侵蚀B地壳上升岩浆活动风化、堆积C岩浆活动地壳上升风化、侵蚀D岩浆活动地壳下降风化、堆积图2

2、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加勒比海里约热内卢甲海拔(米)30002000100001001020(纬度)亚马孙河图23甲处所在大洋为A印度洋B太平洋C北冰洋D大西洋4该剖面走向为A东北西南走向B南北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D东西走向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3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读图结合材料完成第5-7题图35地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使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D射向宇宙

3、空间的辐射增强6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A1月B4月C8月D12月7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大气环流、大洋环流B大洋环流、海陆分布C地形起伏、海陆分布D大气环流、地形起伏图4中的L线示意某月海平面等压线,丁地气压高于乙地。读图完成第8-9题。甲乙丙丁L1201504020图48此时丁地风向为 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9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下表为我国某城市连续5天的天气预报资料。读表,完成第10-11题。日期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阴晴状况风向和风力1日2012晴偏南风3-4

4、级2日1813晴转多云偏南风2-3级3日1714阴有小雨偏南风3-4级4日129阴有时有小雨偏北风6-7级阵风8级5日108阴偏北风5-6级10该城市A1日处于冷锋锋前 B2日处于暖锋锋前C3日处于暖锋锋前 D5日处于冷锋锋前11该城市及附近地区沿地面水平方向温差最大的时期出现在A12日之间 B23日之间 C34日之间 D45日之间下图5为世界某区域图及甲城市的气候资料。读图,完成第1214题。203023.530 甲 城市国界线图 例洋流图512甲城附近洋流流向及性质分别为A自北向南、寒流B自南向北 、暖流C自北向南、暖流D自南向北、寒流13关于甲城气候特点,正确的有A气温年较差小B降水季节

5、分配均匀C冬季气温高D夏季降水稀少14甲城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年降水量(mm)10002326N90E图例水平衡(mm)40010001000200010005002000200040004001200400040012002000图6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反映某地区水分的盈亏。图6为世界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第15-17题。15以下四地蒸发量最大的是ABCD16影响图中、两地水平衡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B纬度C季风D洋流17自然带的分布与水分的盈余状况关系密切,最可能出现热带雨林带的是ABCD下图7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地形剖面、气候统

6、计图表。读图,完成第18-19题。40003000200010000海拔(m)气温()年降水量(mm)10的积温丙乙七月均温28242016125007501000125015007500600045003000150020km40km20km40km60km0秦岭北南甲图718图中地形剖面线、10C的积温曲线、年降水量线分别对应A甲、乙、丙B甲、丙、乙C丙、乙、甲D丙、甲、乙19图中降水最多的地点,其海拔约为A900mB1250mC1600mD3000m读某区域示意图(图8),完成第20-21题。图820图示地区聚落的主要分布特点是A沿河B沿湖C沿铁路线D沿大道21图示地区聚落间的主要运输方

7、式是A水运B公路运输C铁路运输D航空运输小老树是指树龄虽小,但长势已经显著衰弱的树。具体表现为树体小,短枝多,枝细弱,叶片小,落叶早,果实小等。读图9完成第2223题。22下列与图中小老树主要分布相符合的是小老树分布范围黄 河图9A位于干旱半干旱交界处B位于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过渡带上C位于农耕业与畜牧业的过渡区D位于暖温带与中温带的交界处23影响小老树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土壤 B气候C地形 D河流地表P、Q两点,P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完成第24-25题。24某时,P点位于晨线上,则P点地方时可能为A2时30分B5时30分C8是30分D11时30分25若P、Q两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8、,则Q点的纬度范围为A0至47B23.5至47C0至70.5D23.5至70.5第 卷二综合题 (本题有3小题,共50分。)26读我国某区域河流多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图10),回答问题。(10分)图10 该区域的河谷地带是我国冬季气温较高的地方之一,是冬季理想的避寒河谷。分析该地河谷地带冬季气温偏高的原因。(6分) 说明图示地区地势特征,并描述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4分)27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6分)材料一: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技术先进,淡水资源却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

9、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材料二:图1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1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1040010340120N水坝海洋国界河流、水库14710(月)0153045气温/3002001000降水量/mm图11图12 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6分) 该国水资源不足已严重影响该国发展,请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办法,并说明理由。(6分) 试分析该国开发太阳能、风能的可行性,并说明原因。(4分)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24分)材料一:图13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等高线河流城市图13材料二:图14为区域图中表示喀布尔和卡拉奇两地的降水季节分

10、配图,图15为甲地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曲线(甲地降水稀少,且水源补给形式以冰雪融水为主)。图14喀布尔和卡拉奇月降水量分布图图15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曲线 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6分) 描述喀布尔和卡拉奇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8分) 比较甲地河流连续两日的流量变化特点,并从天气状况角度分析原因。(10分)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地理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DCBBACB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CABCACABA题号2122232425答案BCBBC二、综合题26. 纬度低;离冬季风源地远;北部因高原

11、、山地阻挡,冷空气影响小;河谷地势低。(任意答出其中三点,可得6分,其他可酌情给分)地势特征:总体西北高、东南低(2分) 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总体南多北少。(或自西南向东北减少)(2分)27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2分) 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2分);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2分)方法一: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方法二: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方法三:废水

12、(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提出以上三种办法之一或其他合理办法得2分,论述正确、完整得4分,共6分。) 可行。新加坡经济发达,技术先进,能源资源市场需求大。不可行。太阳能、风能资源缺乏。新加坡新加坡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云量多,光照少;终年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风力小。(言之有理,论述正确、完整得4分。)28. 西部和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2分);中部及东南部以平原、丘陵为主(2分);总体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2分)喀布尔降水集中在冬春季节(2分),冬春季节受西风影响带来降水(2分);卡拉奇降水集中在夏季(2分),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带来降水(2分)。特点:两日的流量大小都呈波动变化(2分),且第一天变化幅度大于第二天(2分)。原因:河水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随气温而变化(2分);第一天天气晴朗,昼夜温差大,流量昼夜变化大(2分);第二天为阴天,昼夜温差小,流量径流昼夜变化小(2分)。(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