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家常课将数学教学与实践活动想结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2097845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好家常课将数学教学与实践活动想结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上好家常课将数学教学与实践活动想结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上好家常课将数学教学与实践活动想结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上好家常课将数学教学与实践活动想结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上好家常课将数学教学与实践活动想结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好家常课将数学教学与实践活动想结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好家常课将数学教学与实践活动想结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好家常课,将数学教学与实践活动想结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与面积单位案例教学背景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掌握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了“从线到面”的飞跃,面积概念教学旨在使学生能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而面积单位的教学除要求学生能体会到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外,更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更是后面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教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个孩子自己

2、动手动脑,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大胆尝试、讨论、发展、想象,敢于提出数学问题,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在探索中加深体会,从而加深对面积的认识。教材呈现了一幅教室场景图,图中提供了许多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学习信息。如:教室里有的学生在比较墙上的黑板和电视机屏幕的大小;有的学生在借助小图形测量面积;有的学生在寻找自己的哪个指甲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通过研读本课教学内容后,我体会到本课涉及的概念比较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立足让学生通过经历多种教学活动,去获得“面积”、“面积单位

3、”的直接经验,形成常用的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课堂写真一、情境导入。1涂色比赛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两张大小不一样长方形纸,如果我们要在这两张纸的面上进行涂色比赛,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那么你将选择哪一张纸?师:看来同学们都认为这张纸的面小,而这张纸的面大,要想很快的涂满颜色,我们肯定会选择面小的这张纸。其实,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面,在我们身边就有许许多多。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两片纸的大小或面积不一样。2.引入课题: 师:每个物体都有它的面,有的大,有的小。设计意图:通过给两张纸涂色比赛,让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探究体验 1、认识面积:认识物体表面的大小师:请同

4、学们摸一摸数学书和练习册的封面,比一比,谁大谁小?(数学书的封面比练习册的封面小些。)说说你的比较方法。师: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物体请你摸摸它们的表面,比比谁大谁小,那就再摸一摸课桌的面和椅子的面,这两个面相比,谁大谁小呢师:那你再看看黑板的面,和刚才的这些面相比呢? 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师:好了,刚才通过摸和看,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有的面大,有的面小。刚才同学们非常认真,一定比出它们的大小了吧?谁来给大家说一说? 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比较表面大小的方法可能有观察法和重叠法。) 师:这些都说明了什么? 生: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地摸摸围物体的表

5、面,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渗透了面积大小相对性的数学思想,为学生学习“面积”建立了感性认识,同时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师:对!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板:物体的表面的大小)。 师: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表面的面积。你能说说其它物体的面积吗?生:指几名学生像老师那样说说(仿上)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物体的面积,请同学们任选刚比较物体的一个面,用你喜欢的方式把它们请到你们的草稿本上来。 生:(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此项内容的设计让学生在认识了物体的表面面积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把物体的一个表面请下来,这样就由“面”过渡到了“形”,培养

6、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做了铺垫。) 师:看来大家都完成了,请坐好。这些是同学们的作品,(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请你说说你用什么方法,选的是什么物体的哪个面? 生:汇报。 师:我们看这几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几个图形有大有小。 师:出示一个没有封闭的图形,让学生观察(与他们自己画的图形)进行比较生:老师画的图形没有封闭,(学生)画的都是封闭图形。 师:你们能完整的概括一下你的发现吗? 生:它们都是封闭图形,并且有大有小。 师:对!它们都是封闭图形,并且有大有小。(板:封闭图形大小)封闭图形的大小也是它们的面积。 师:学到这,大家知道什么叫面积了吗? 生:指

7、名说一说什么叫面积。 师:板书:“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完后,让学生自由地读一读面积的定义.(设计意图:由“面”到“形”的过渡,让学生理解归纳“面积”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和逻辑思雏能力。)设计意图: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感知物体的表面,让学生在原本枯燥的知识中感到学习的乐趣,熟练掌握好新知。三、探索比较面积的方法。师:刚才同学们比较了数学书封面和作业本封面的面积大小,用重叠法(教师边说边演示板书:重叠法) 师:还比较了课桌面、椅子面、黑板面的大小。像这样通过观察就能判断出面积大小的方法就是观察法。(师板书:观察法)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面积,也能用观察法比较

8、面积的大小,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们能用观察法比较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吗?(课件出示课本上面积很接近的两个图形师:那你有什么好方法吗?生:自由汇报,并简单说明理由。师:其实我们身边有个好朋友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请学生拿出学具看一看,比一比它们的大小一样吗?你会怎么利用这个好朋友帮我们解决这个难题呢?生:回答。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介绍一下你们的方法? (各组代表到前面演示、介绍比较的方法和结果)出示:大小两个正方形师:这两个正方形都是由9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它们的面积一样大吗?为什么?生:回答。师:对,使用摆图形、画格子方法时,所用图形和格子大小一定要一致。大家认为他分析

9、的有道理吗?(生齐声:有)哦,看来我们应该用同形状和大小的图形来拼摆,这样得出来的答案才会正确,是吗?其实啊,你们刚才相同的图形拼摆后发现哪个图形用的个数多哪个在图形面积就大,是吗?(是)这种方法是一种数格子的方法(师板书:数格子)。得出答案后师强调:我们在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面积大小时一定要看清格子大小是否一样,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面积单位。(师板书:面积单位)设计意图:比较分析中感知有时用观察法、重叠法难以比较出面积的大小,从而引发学生拼摆得出数方格的方法来比较面积的大小。在比较过程中使学生发现用数方格数比较面积的大小,方格的大小要统一,进而引出研究面积单位。四、操作探讨,

10、建立面积单位。师:你想知道面积单位有哪些吗?请大家拿出这样的一个图形(出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用尺子量一量它的四条边分别是多少?是什么形状的?师:像这种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板书)。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想好了吗?我们找一找,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大约是1平方厘米?师:请大家用这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来量一量你橡皮的表面,大约是有多大?(4平方厘米)再用它量一量你的课桌面的大小。师:哦,看来用这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来量课桌面太小了不合适,要用更大一点的正方形来量,是吗?请大家拿出这样的一个正方形(出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猜一猜它的边长有多长?师:对,1分

11、米,那你知道它的面积有多大吗?师:对,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板书)。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分米有多大?(师带领一起手势比划一下1平方分米的大小)找一找,你身边有哪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大约是1平方分米呢?师:现在请大家用这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来量一量课桌面的面积,看有多大?(22-24平方分米)如果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黑板表面的大小,你认为合适吗?师:看来又要用更大一点的面积单位是不是?大家猜一猜比1平方分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会是什么呢?师:多大的面积是1平方米呢?师:想知道1平方米有多大吗?(师出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让学生看)你想知道黑板面的面积会有多大吗?先猜一猜,我们一起量一量

12、(师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去量一下黑板的面,得出大约4平方米)。师: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吗?师:好了,下面老师想和大家再来玩一个游戏,看1平方米的正方形内能站下多少个像我们这样大的小朋友?先请大家猜一猜。(师生互动,得出12个)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常用的三个面积单位,那你能把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按大小顺序排排队吗?师:大家学得可太棒了,老师最后再来考考大家(课件出示书第76页第2题和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题目)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类推、冥想、比较、举例、测量,使学生建立了各个面积单位的表象,形成正确的感性认识。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认

13、为什么是面积呢?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你还有什么收获? 分析研究我在教学中主要是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数学知道,从而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这节课学生的概念掌握好,难点被学生自己攻破了,主要体现在:一、“教学做合一,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伟大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学做合一,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以知识记忆为特征的陈旧方法,这节课概念比较多,没有让学生机械去记忆概念,在人人参与的操作活动中体会面积概念,体验数学化的过程。大胆把学生放到活动中,

14、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去发现,去理解,去归纳,去探究。教学中许多结论、概念的描述不再是老师讲给学生听,学生不再是单纯的接受学习,而是给学生一定的活动空间,引导学生探究,主动获取结论。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索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有句名言这样说:听来的忘得快,看过的记得住,做过的才能会。这样的学习活动真正体现了“教学做合一”。二、重操作实践,强化学生感知众所周知,概念的学习是枯燥单调的,如何把概念的机械学习变为有意义学习?在上面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到,我精心设计每一环节,步步引入,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让每个学生自己动手去度量,比较、发现,在活动中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在活动中理解

15、概念,形成知识。让学生在真实在有趣的操作实践中理解知识,构建知识。“面积”含义的理解,“面积单位”的认识,都是通过学生观察实物、操作测量,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实现。组织学生:摸一摸物体的表面,比比物体的面积,找一找1平方厘米,用1平方分米正方形量课桌面,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量一量黑板面。通过这些操作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对面积、面积单位的感知,而且让学生学会了选择身边有用的材料操作,提高了他们的操作技能。 教学中的困惑1、学具的困惑: 新课标重视学生动手实践,数学活动固然精彩,效果良好,但数学活动中学具准备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时间确实是我们每个教师在活动设计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我们是农村小学,教学设备,教学资源也不足。教材提供了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学具来测量两个长方形。这两个长方形必须有规格要求。学具形状小,规格严密,而且数量多。2、教学中困惑部分学生以前学的周长容易混淆,面积和长度单位分不太清,尤其是在一些学困生有些难度。在学生热闹的交流中,学生之间相互听懂了吗?事实上,他们你争我抢的进行发言,使课堂气氛显得很热闹。而大多数学生成了“配角”,他们听得一知半解,于是就有对别人方法“当时好象有点理解,但过后便忘记了”这种现象。至于个别学困生,在课堂上根本就是一个看客,他连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