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2091995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发展变化与当时中央政权的强弱盛衰密不可分。理解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2.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

2、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2.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过自己的贡献。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解法、概括总结法教学用具:相关教学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导入新课: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和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即皇帝制、中央官制和郡县制,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秦始皇首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为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选择了政治体制的

3、基本模式。在中央,君权与相权的此消彼长一直是封建社会难以避免的问题,也是封建统治者一直想解决的问题,那么,从汉至元的历代统治者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收到了怎样的成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些汉到元,历朝皇帝是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板书)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师:什么叫做中央集权?生:(略)(答案提示: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服从于中央)1.君国二制与推恩令(板书)师:解释“郡国制”,汉为什么出现封国并存的现象?(答案提示:汉承秦制,实行郡县制,同时汉初经济萧条,民生凋敝,而疆域辽阔,汉高祖很难控制如此辽阔的疆域,因此为了确保“刘”姓天下,汉高祖分封了许多同姓诸侯

4、国,出现了郡国制与分封制并行)师:然而景帝时还是出现了七国之乱,汉武帝是如何解决王国问题的,结果如何?(学生思考。提示:采用推恩令)2唐朝的藩镇割据(板书)师:唐代节度使手握地方大权,本应保卫中央,但发展结果往往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比如安史之乱,这场叛乱给唐朝造成了怎样的影响?生:略(提示:严重破坏了唐朝的经济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成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师:唐朝之后,中国经历了一个什么时代?建立者有什么共性?用什么方式?生:略(提示:五代,节度使、武力)过渡:五代之后是北宋,北荣的建立者是谁?其身份是什么?他的经历对他的治国方略有何影响?师:赵匡胤是以兵权夺取政权,他不希望历史在他身上重

5、演,于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对地方进行了分权。(可介绍杯酒释兵权的故事)3.宋地方政治制度(板书)师:宋初,鉴于唐朝藩镇割据局面,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减地方节度使势力,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统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的实行,改变了唐代以来藩镇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设问:北宋通过这些措施,地方没有发生过叛乱,但分权也产生了一定的弊端,有哪些?生:略(提示: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4.元朝的行省制度(板书)师:元朝为什么没有延用宋朝的制度,而改用“行省制”

6、?生:略(元朝疆域十分辽阔,不适用于郡、县、州制度)师:让学生了解安徽当时属于哪几个行省?然后指导学生了解一下行省制度的具体内容及影响。(教师总结)师:我们已经了解了从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过程,那么,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生:略(提示: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师:中央权力不断的加强,最终又集中于君主身上。二、君主专制的演进(板书)师:在中央集权的发展中,存在着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在君主专制演进中,也有一个矛盾,君相矛盾。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历代的君主是如何解决君相矛盾的。1.汉代的中外朝制师:面对汉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汉朝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目的何在?生:略(答案提示:(1)伍用布衣为相;(2)

7、汉武帝时期任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形成“中朝”(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形成“外朝”(执行机构)。目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过渡: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唐延用并完善了这一体制。2.隋唐三省六部制师:首先让学生弄清唐朝三省制的明确分工,(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在此基础上明确三省的职权,熟记三省的长官及参加政事都是宰相。师:指导学生理解学习三省六部制的意义。3.宋代对宰相的分割师:宋代依据宰相的具体权力将宰相分割为三部分,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到了元朝,由于实行的是行省制

8、度,在中央设置了中书省代替了三省。4.元代的中书省师:元以中书省总理政务,为宰相府。六部亦归其指挥,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构。思考:从汉至元中央对地方管理呈现什么趋势?说明了什么问题?生:略(提示:趋势,宰相权力逐步削弱,皇帝权力逐步加强。说明相权与皇权矛盾一直存在并加剧)。过渡:虽然如此,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仍将继续膨胀,而在治理国家中,人才的选拔是非常重要的。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为主,完成下表: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实行时间秦汉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隋唐北宋明清特点以官举士,来源基层中正评定,授官依据考试选官、仕途开放局限以官举士、权操于上成

9、为世族,把持政权工具八股取士,束缚思想课堂小结: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不断完善与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中央严格地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在分权基础上,中央控制地方官吏的任命、监督与考核。地方官对中央与君主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的职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第3课 从汉子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都国二制并行与推思令。2.唐:藩镇割据3.北荣:中央集权的加强4.元:行省制度二、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代的中外朝制。2.隋唐的三省六部制。3.宋代对宰相的分割。4.元代的中书省。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察举制2.魏晋:九品中 制。3.隋唐以来:科举制。教学反思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