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琴《对韵歌》说课稿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1491265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秀琴《对韵歌》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张秀琴《对韵歌》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张秀琴《对韵歌》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张秀琴《对韵歌》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张秀琴《对韵歌》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秀琴《对韵歌》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秀琴《对韵歌》说课稿(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对韵歌说课稿 哈巴河县第二小学 张秀琴 一、说教材分析对韵歌是人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识字5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我来分析一下教材,对韵歌是一首优美的对子,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山清水秀、桃红柳绿的美丽景象,体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喜悦之情。这首对子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贯彻语文课程原则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同步进行据说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据说能力。固然本课被安排在一年级入学的第一单元识字单元,可见通过本课进行识字和写字的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方面。二、 说学生状况分析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摸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

2、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学时,学生能在教师指引下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步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也许会浮现唱读的现象。个别学生组词是错的,个别学生说话有语病。识字的措施相对比较单一,由于是刚开始接触识字不久,写字方面握笔姿势等细节都需要教师很耐心地指引。三、说教学目的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和新课标中对高段学生习作的规定,我把本课的教学目的定为如下:知识与能力:1、结识“对、云、雨、风、花、鸟”等7个字。2、会写生字“山”和基本笔画竖折3、对的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

3、文。(知识与能力目的中对学生书写的良好习惯做了合适的规定。)过程与措施:通过自主、合伙、探究的学习过程完毕学习任务。(过程与措施的目的中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情感态度价值观:到大自然中寻找对子,对语文产生爱好,热爱大自然。(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即是语文,树立一种大语文观,爱生活即是爱语文,爱语文即是爱生活。)四、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措施,识记生字。2、用不同形式的读指引学生读好课文。(根据课标的规定和个人的感悟,可以发现低段的教学重点之一就是识字写字,在教学中必须抓好。读书的形式多样才适合这个年龄段,才易于激发孩子的爱好。)教学难点1、 通过听

4、、读、看图想象等措施,识记生字。2、 读课文不拖音。(一年级的孩子就是不会措施,不太明白学习的许多事情,因此要慢慢去教她,孩子拖音很厉害,也是一种不好改的问题,因此就要耐心进行指引。)五、说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做好课件,准备好生字卡片,准备好粉笔。六、说教法从本课对对子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重要采用情境教法。把孩子带进学习的氛围中,激发她们学习的爱好。七、说学法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本节课采用的重要学法有观测法、小组合伙学习法、表演演习法等。对子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于是我带着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最贴近生活的对子。八、说教学过程一、 玩对对子游戏,导入新课。(根据一年级孩子的身心

5、特定设计此种导入)二、 学习新课1.导入读题。同窗们玩对对子游戏特别聪颖,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自然景物有关的对韵歌。来,孩子们,请读课题对韵歌。 (简洁为其特点,不要啰嗦。)2.结识“对”字。 课件出示“又”,再出示“寸”。边演示边说顺口溜:好朋友,手拉手,让我们结识了一种新朋友。这个字宝宝念“对”,齐读三遍。出示字卡:对 随机贴字卡。(生动活泼,符合孩子的特点。)三、 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过渡:音乐课上,教师听孩子们唱歌非常好听,其实,韵文读好了,也像你们唱歌同样好听。不信,你听-教师范读。1.自由练读。请孩子们自己学着读一遍吧!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读文。谁来试着读给人们听?指名

6、读后,同桌两人听读。 3.师生合伙读两遍。(教师当大喇叭,孩子们当小喇叭。)(每一种内容过渡到下一种内容,必须循序渐进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新课标的精神。) 三、 图文对照,随文识字。(图文是关注和运用好课本的理念,随文也是当下比较承认的好的识字措施。).过渡:孩子们,看!动听的读书声把谁吸引来了?(出示:乌云图片)2. 出示字卡“云”,指名学生领读。 3. 再指名读。 4. 谁来给“云”字找个好朋友?学生组词,随机粘贴字卡。 5. 你看到的乌云是什么样的?看谁的眼睛最亮,最会观测。出示课件,展开语言训练。 6. 小结:教师很喜欢你,由于你有一双会观测的慧眼。云是怎么形成的呢?黄教师告诉你

7、们:云是水蒸汽在空中遇到冷气形成的。这个小知识,我也是从书上看到的,但愿孩子们多多看课外书。看到黑压压的乌云,那就阐明天气将要下雨了。 7. 过渡:知识丰富的孩子们,谁来告诉我,这是什么字?结识“雨”。(出示雨的演变过程)8. 引导学生观测甲骨文“雨”。如果回答不上来,引导学生观测甲骨文的点儿像不像小雨点儿。 9. 小结:这个字,是我们中国古人最早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这个是金文、小篆,最后就演变成了今天的楷书-雨。(出示字卡3-雨。)跟着教师读两遍,开火车读。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雨呢?10. 目前我们懂得了,当我们再看到天空中有这样的乌云,我们就可以告诉身边的人,天气立即要下雨了。因

8、此,出示:云对雨 11. (出示雪花图片,)乌云跑了,看,谁来了?这是什么样的雪花?(从颜色、形状引导孩子去观测) 12. 雪花是个顽皮的小精灵,特别想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可是它一种人怎么也飞不起来,需要谁的协助? 13. 课件出示风字。(出示:风)。认读生字-风。风是一种后鼻韵母,学生容易读错,重点指引读准字音。师领读三遍。开火车读,通过语境组词,让孩子加深印象。如:今天刮大风了。春天来了,妈妈带我去放风筝,它就是风筝的风。 14. 只有风的协助,雪花才干飞舞起来。因此,我们说-课件出示(雪对风)。开火车读。 过渡:孩子们学得用心,听得认真,黄教师真为你们快乐。奖励你们欣赏几张美丽的图片。

9、15. (出示-盛开的桃花树)看看这幅图,图中有什么? 6出示字卡:花 指两名学生读。你都见过哪些花?(樱桃花、梨花等。)这些鲜艳的花朵开在哪里啊?你还见过哪些事物像花呢?例如:妈妈带你到海边看到的叫浪花;元宵节燃放的美丽的叫礼花;擦燃火柴碰撞出的叫火花。 17. 那谁来说:补充(课件出示:花对(树),指名学生读。18.过渡:这时树上来了一位新访客,它就是会唱歌的小鸟(出示鸟的象形字)猜一猜,这个字宝宝念什么?鸟,你怎么懂得它念鸟呢?细心的孩子还发现这个地方像鸟的什么?像比着鸟的样子导致的字就叫象形字。鸟的变形“鸟”中间的一点仿佛它的眼睛。后来写它的时候千万不要漏掉了小鸟的眼睛,否则它会伤心的

10、,(出示字卡:鸟)指两名孩子读。 19谁懂得,小鸟最爱吃什么?2.出示生字卡片虫。学生开火车读。1.那谁来告诉人们,鸟对什么呢?课件出示补充(鸟对()虫)小鸟没有了眼睛,连虫子也看不到的。四、课中游戏,编对子歌。 过渡:孩子们学得真认真,一定有点累了,我们来做个课中操拍手歌放松一下,孩子们请起立,小手伸出来。跟着黄教师的口令来做拍手操。拍拍我的小手,摸摸你的眼睛1、2、3;拍拍我的小手,摸摸你的耳朵1、2、(耳对眼);拍拍我的小手,摸摸你的鼻子、2、3,拍拍我的小手,摸摸你的嘴巴、2、(鼻对口)拍拍我的小手,跺跺你的小脚、3(手对足)。 随机大屏幕出示:耳对眼,鼻对口,手对足。总结:我们也能编

11、对子,我们也是小小作家了,了不起!掌声送给自己!”请坐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结识的规律进行,并且把新课标的理念和当下流行和承认的识字措施融入进去,教学生学习的措施和练习,而不是满堂灌。)五、学习最后一句,指引朗读。过渡: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来,我们一起欣赏桂林的美景吧!出示课件:桂林山水的美景图片。 1. 你们看到了什么? 2. 什么样的山?什么的水呢? 3. 孩子们,当你看到类似这样美景时就可以说“山清水秀”(课件出示此词)师领读几遍,学生读几遍。 4. 出示字卡-山 5. 古代的山字可不是这样写的,它也是个象形字,请看我们的祖先是怎么导致这个字的:出示山的演变。好玩吗?每一种

12、字背面均有一种情景的。来,孩子们,我们把山字牢牢地写在田字格里。在没有写之前,我们来温习一下写字小窍门:一看,二写,三对照,四修改。(出示课件)一看:山共几笔?第一笔是?中间竖最长,第二笔是我们今天新结识的笔画-竖折,再观测,竖折的竖最短,第三竖下端略出头。竖与竖之间距离是相等的。先看黄教师在田字格里的书写吧!边写边说顺口溜:中间竖长两边短,竖折写时应连贯。然后再描两个,写一种。过渡:刚刚我们欣赏了桂林山水的美丽画面,来,让我们欣赏一下我们漯河的河堤美景吧!出示(柳绿桃红)请看图片说一说,这是什么树?5.这是什么花?像这样,有绿树、红花,我们可以称为:柳绿桃红。师领读几遍。看!课件出示:(山清

13、水秀变成山清对水秀,桃红柳绿变成柳绿对桃红的课件) 六、朗读训练,合伙对读。1. (出示课文)指名学生读。 2. 我们来观测韵文,无论单字对还是双字对,她们字数相等,读起来朗朗上口,这就是韵文。我们把相应的事物名称略读重一点儿,“对”字轻读。 3. 师范读。4. 带上节奏读。 5. 师生接读;6总结:通过读,我们发现,对韵歌读起来可以快,可以慢,可以重,也可以轻,这就是读书的抑扬顿挫,这样才干读出书中的味道。 7.背诵。 七、 拓展延伸,推荐读书。 总结:孩子们学得真快,真是聪颖的宝宝,古代有一种叫陈文杰的人,她也非常聪颖,她还写了一本书,叫声律启蒙,小朋友可以买来读一读。孩子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下课!(读课文是较好的学习和感受的措施,有许多知识不需要苍白的说教和枯燥的反复,仅仅靠最具体的读就可以感悟。新课标里规定的读的措施和目的,是我们在课上必须探究和实践的。)九、说布置作业:1、读纯熟并背诵对韵歌。2结识本课会认字。3会写本课会写字。(此项作业紧扣今天的所学,有学有练,求科学合理,练习有收获。)十、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是课文最精髓在体现。这堂课中,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这个词语式的板书,力求突出重点,简要扼要,协助学生理清对韵歌,并能熟记于心。5、对韵歌云 雨雪风花对 树鸟 虫山清水秀柳绿 桃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