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祠文化】牌位、神主、墓碑书写必知一、牌位分类我国民间传统习俗,人逝世后其家人要为其制作牌位,作为逝者的安魂之所牌位分为两种:一种是人死后设立的临时性,专用于新亡超荐时用的灵牌,又叫“祭荐位”;另一种是用木头雕刻后置于宗庙祠堂内,受后嗣子孙们香火供奉的“神主位”祭荐牌位前面书有亡者名讳及设祭人名,背面写有亡者生卒时间神主牌一般只在前面书有先人名讳如果是双层还有内函的牌位,再在内函层书写亡者生卒时间和奉祀人名二、牌位缘起民间供奉神主以缅怀先人的做法,据说源于汉代“丁兰刻木事亲”的故事,为历代儒家所倡导规范神主制作,则从宋代程伊川开始,经朱熹《家礼》一书向全国推广后普及之但兴建宗庙以奉神主的行为还仅局限于上层阶级或民间墓祠直至到了明代,民间宗庙大兴,举国上下“家必有庙,庙必有主”佛教自宋代亦开始学习儒教做法,各寺建祖堂以代替民间宗祠,制神主以祭大德同时,佛教还向社会信众开放承揽佛事,信众设牌位书写亡者姓名,到寺院作荐亡之用《二十四孝/丁兰刻木事亲》这种早期雕刻父母遗像的做法后来被木主所代替三、牌位处置祭荐灵牌是死者正魂临时性寄居之处,待出殡或祭祀活动结束后随灵柩一起埋葬或焚化有的地方特别禁忌丧葬期间用的祭荐牌位与后期供奉在祠堂里的神主牌位放在一处或两相见面。
神主位俗称“木主”或“神位”,是安置于宗祠,用作长时间祭奠或祭祀的工具供奉祖先神位意在“报本反始,慎终追远,不忘其所由生也”四、宗祠肇兴中国人家族观念很强,几乎每一族姓都建有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在墓地附近,称作“墓祠”一开始祠堂和宗庙都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庙,到明代嘉靖年间才“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后来,天子、诸侯称“宗庙”,其余称“宗祠”宗庙、宗祠是为供奉祖先神主而建立的,神主开始多以梓木为之,栗木、枣木亦可宋代程伊川建议专用栗木制作,深得朱子赞许栗者,“礼”也!五、木主制作现在祠堂里摆放的神主规格各地略有不同,现根据宋代朱熹《家礼》所载程伊川设计之神主制式简述如下神主要用栗木制,趺(底座)方四寸,象征一年之春夏秋冬四时;主板连趺一起高一尺二寸,象征一年十二个月;身博(宽)三十分(三寸),象征每月三十日;身趺皆厚一寸二分(十二分)象征每天十二时辰剡上(圆顶部分)高五分,由圆顶至下一寸高为额,神主板辟为前后两片,前片为三分之一厚(四分),后片厚三分之二(八分),额与后片为一整体神主后片正中刻凹槽名“陷中”,又称“内函”陷中阔一寸,长六寸(另说为一尺或不限),以书先人爵、姓、名、行,曰故某官,某公,讳某,字某,第几神主。
前后两片神主板书写毕,合在一起竖着插在底座上板身出底座一尺八分,并趺高一尺二寸(隼脚十二分)在神主后片陷中凹槽的两侧,距底座七寸二分高的位置,要开凿小孔,名之为“窍”,以通陷中,便于祖先灵魂出入或依附窍的孔径四分,相当于两层主板总厚的三分之一神主前面,题写先人属称,谓高曾祖考,称谓官或号行,如处士,秀才,几郎,几翁等最后在神主边沿(左下方)题写奉祀人名字,例如“孝子某某奉祀”以上所言制作神主的尺寸指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周尺,换算现在的公尺每周尺约等于23CM,每寸约等于公尺2.3CM子《家礼》所载程伊川制神主样式尺寸图山东烟台居士坊主人制作神主牌分体式山东烟台居士坊主人制作神主牌合体式今存民间的神主样式(分体)民间收藏神主样式(分体)只有后片内函的老神主牌位六、虞、练之制按古丧俗,人死即殡葬,葬后回家设祭叫“虞”,因是送葬返回时举行的虞祭活动,故又称“返虞”在虞祭时所用的神主必须用桑木制作,俗称“虞主”亲丧一周年后再举行一次祭礼,称为“小祥祭”,又称“练祭”举行小祥祭时,所用神主要用栗木制作,俗称“练主”或“栗主”,同时把原来所立的桑木神主“埋虞主于两阶之间”(过去祠堂门前有东西两处台阶)。
练祭活动后,把栗木神主请入宗庙或宗祠,称为“藏主”,供后人岁时祭祀虞祭属于凶礼,练祭属于吉祭《公羊传·文公二年》说“凡虞主用桑,桑犹丧也,丧礼取其名;练主用栗,栗者,敬也,祭礼取其恭七、木主书写1、竖排,正楷字书写,不得写同音字、异体字,不得用草书,不得涂改2、神主称谓与奉祀人辈份要对应,例如父与子,祖与孙,伯与侄等,不得多辈份同祀时主次不分,伦常紊乱3、木主题字内容不得用标点符号,字体需雕刻时,一律阴刻4、奉祀子女为父母作主时最好不要自称孝子,以示谦恭,且忠孝与否,祖上有知5、因神主对先人已有姓氏说明,故血亲奉祀人著名时无须带姓6、中榜字数按民间习俗须符合“生老病死苦”之“生、老”二字即从中榜第一字按“生老病死苦”循序数去,一竖行总字数尾数应在“1、2、6、7”四个数上为吉7、亡者有朝廷赐谥功名的,神主用朱漆金字;爵卑者用乌地绿字;士庶用粉底墨字题之八、木主安奉祠堂有三种,总祠、支祠、家祠供奉木主的祠堂如果是一族之总祠,则由开基祖始供起,始祖居中,后世按左昭右穆规制依序排列支祠从房头始祖供起,家祠神龛以高祖开始总祠中间一个开基祖的牌位最大最豪华如果开基祖以下有数代无分支传下,就把直系祖先按昭穆统统写在一个牌位上。
从有分支开始,单独一人一牌按昭穆分别在左右摆放待神橱第一排放满,再接下来第二排、第三排如果始祖的下一代就已分支,中间的大牌位则写迁居以前的祖宗神位九、神主称谓:神主中央的题名,有些是以“呼姓唤名”的方式称呼死者,如“某公某某府君”神主牌上的“显考”、“显妣”、“显祖考”、“显祖妣”、“显十一世祖考”、“二十四世显考”等字样,都是用来说明死者与立祀人之间的亲属关系的由父亲这一世开始往上溯九世为鼻祖,鼻祖以下,九世先人和奉祀人相对称谓如下:某氏鼻祖———耳孙某氏远祖———云孙某氏太祖———礽孙某氏烈祖———晜祖某氏天祖———来孙高祖考、高祖妣———玄孙曾祖考、曾祖妣———曾孙显祖考、显祖妣———孙显考、显妣——男(儿)一般的宗祠因过去祖宗太多,离时遥远的就不再供奉,只供一个始祖,然后由父亲以上四代高祖开始,供奉高、曾、显、考四世神主即可始祖以下,高祖以上历代祖宗的牌位一过时间就被剔除,这种行为称之为“祧”,所谓“亲尽则祧”例如父亲在世时,他供奉的高祖,到父亲去逝,父亲的神主入祠后,原来的高祖就上升为“我”的天祖,就可以把天祖神主“祧”出祠堂,不在供奉相对始祖而言,要永久供奉,称为“万世不祧之祖”。
另外,对神主的称谓还有其他不同叫法,再试举一二:神主上称谓关系自称先考、显考、公、府君、老大人父亲孝男先妣、显妣、母、孺人、太君、太夫人母亲孝男先祖考、显祖考、祖考、太府君祖父孝孙先祖妣、显祖妣、老太君、太夫人祖母孝孙先伯考、故伯考、某公、老大人伯父胞侄先叔考、故叔考、某公、老大人叔父胞侄岳父、岳父大人,某公岳父孝婿岳母大人、外姑某母、某太夫人岳母孝婿先夫、良人、某某君丈夫荆室先室、贤妻、某夫人妻为夫故继父、老大人继父继男故继母、老孺人继母继男故姑父、某公、老大人姑父内侄故姑母、某府、某氏、老孺人姑母胞侄故寄父考、老大人干爹寄男夫子、恩师、某某大人老师门徒某君、仁兄、彦兄、贤弟朋友世弟男性神主上的名字,生前曰名,死后曰讳,对直系长辈不能直呼其名,在名字之前必须加一“讳”字女性神主,由于过去重男轻女,女人只写姓不写名字,牌上有姓无名女的姓氏之前还必须冠以夫家之姓,例如田姓女嫁到张家,逝后,张姓儿子应在母亲神主牌上写:“先妣张母田氏孺人之神主”在女子称谓中,“母亲”是最伟大而高尚的对母亲称“妣”、“太君”、“太夫人”另外,清朝有封赠的命妇,一品二品称夫人,三品称淑人,四品称恭人,五品称宜人,六品称安人,七品以下称孺人。
普通百姓称已故的母亲,祖母等为“老孺人”,即自谦最低等的十、“考、妣”释义:神主牌和墓碑上都以“先考”、“先妣”称呼已去逝的父母亲大人,很多人对考、妣二字含义并不明了据《考工记》解释:“考,成也;妣,媲也”大意就是父亲完成了自己的功业和责任,把儿女养育成人;母亲相夫教子,操持家务,其功德堪与父媲美此为考、妣二字原始含义在考、妣之前加一“先”字,意为父母已亡先考、先妣是对已故父母的敬称,也是普通老百姓认可的社会通谥十一、“显”字释义先考、先妣称谓是对已逝父母的褒谥,有的神主和墓碑上用“显考”、“显妣”来代替先考妣称谓,很多人对这个“显”字的含义也并不是很了解,以致网上出现很多错误的解释显”字用在神主和墓碑上以称谓亡故父母,正解有二:一是用“显”字代替“先”字,两字读间相近,含义相同;二是替代“皇”字以前神主牌和墓碑上有的称“皇考”、“皇祖考”等,“皇”这个字本来是指高、大、上的意思,并非专指皇帝君王元朝大德年间,朝庭规定不允许再用“皇”字,改为“显”字显,年老德望也《读礼通考·神主》:“古人于祖、考及妣之上皆加一‘皇’字,逮元大德朝始诏改‘皇’为‘显’,以士庶不得称皇也不知皇之取义,美也,大也,初非取君字之义。
十二、祭荐牌通例祭荐牌有三种,一种是在丧葬期间用的临时牌位,另一种是在出殡以后虞祭时用,还有一种请僧道做超荐法事时用的临时牌位三种牌位都须在背面写上逝者生卒年月及设灵人的名字祭荐位是为了供奉死者而暂设的牌位,故而上面应称某某“灵位”第一种殡丧时用:家严蒋公讳中正府君之灵位家慈蒋母毛氏太君之灵位第二种虞祭时用:先考蒋公讳中正府君之灵位先妣蒋母毛氏太君之灵位第三种超荐法事时用:先考蒋公讳中正府君往生莲位先妣蒋母毛氏太君往生莲位佛教荐亡法事用的往生牌位可以用纸制作,女性用黄纸牌位,男性用青纸牌位字数不讲究“大黄道”、“合生老”等迷信规则单独设灵位父母合祭灵位十三、神主通例相对祭荐时的临时牌位,神主牌是练祭后归藏到宗祠内长期奉祀的牌位,因为是用栗木制作,故又称“木主”或“栗主”,栗者,礼也!甲、 常规牌:1、曾祖父、曾祖母神主:先曾祖考蒋公太老府君神主先曾祖妣毛氏太老太君神主2、祖父、祖母神主:先祖考蒋公太府君神主先祖妣毛氏老太君神主/先祖考介石蒋公太府君神主先祖妣毛氏蒋母太孺人神主3、父母神主:先考蒋公府君之神位先妣毛氏太君之神位/先考介石蒋公府君神主先妣毛氏蒋母孺人神主/先考蒋公讳中正府君之神主先妣蒋母毛氏孺人之神主4、夫妻神主:如果夫妻没有儿女,可以互题神主。
妻子给丈夫所题的神主上称其为“皇辟”或“良人”皇辟,即“夫君”之义妻则自称“未亡人”丈夫题妻子神主称“细君”或“贤妻”,细君者,贤助也先夫某某皇辟之神位先室某某贤妻之神位图例,死者姓名马凤章,字紫晨,其子马玉汝为他所立的神主:“先考讳凤章字紫晨马府君之神主,男玉汝奉祀”古人有姓、名、字、号等等称呼,在神主牌位上这些称呼有时可以随机应变,例如明代爱国名臣袁可立,姓袁,名可立,字礼卿,号节寰,神主可题为“袁公可立”、“可立袁公”、“节寰袁公”等古时对男性长者或老人普遍尊称为“公”清待赠显考可情公偕妣张母林孺人神主”乙、 贵格牌如前所言,“显”字本与“先”同义,两者可互换通用,但用之久矣,便有了其它引伸义,并约定俗成:有功名者用“显”字,士庶百姓用“先”更多时候,显考、显妣特指亡者为家中最年长者,且已子孙满堂一家之主人,或有官爵之男人神主和墓。